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东北亚
朱芹:第三次"特金会"将给美朝关系带来哪些进展?
2019-07-03 19:15
尽管“板门店会晤”有政治作秀成分和选票考量,但特朗普确实突破了美国历届总统都不敢逾越的陈规偏见,这一举动确实可圈可点。特朗普越过分界线之举,也许已经触碰了彻底改变美朝关系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李成日:韩日关系能跳出恶性循环吗
2019-07-02 18:06
以往美国的干预往往可以使韩日关系回到正轨,但特朗普对于调停韩日关系关注不足,由此也导致韩日关系持续低迷。此外由于日本将于7月举行参院选举,为确保获胜,安倍政府必将拿出强硬姿态。因此,从韩日两国国内局势以及历史问题的立场差异等诸多方面来看,韩日关系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如果这种局面长期持续下去,必将影响到中日韩FTA协商等东亚地区合作。
郭锐:三八线上的握手:意外的第三次金特会能否打破朝美僵局
2019-07-02 17:58
由于朝美双方都有紧迫感,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年底前朝鲜无核化进程有很大可能出现重大进展。虽然到目前为止两国还未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让步,但不排除在(特朗普任期的)最后几个月双方突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尽管此次会面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但还不会很快能转化为看得见的成果。未来,美国可能会对与朝鲜进行接触的其他各方松绑,但又保持自己目前对朝鲜的压力态势不减弱。
曹世功:新时期中朝关系的再定位和新提升
2019-06-24 18:53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和半岛对话大势初成、挑战严峻、前途未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访朝揭示了中国对半岛问题新的战略思考和基本政策,即:以巩固、提升中朝传统友好的战略举措为抓手,加快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推动半岛永久和平与发展繁荣目标尽早实现。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历史性访问的重大意义所在。
马晓霖:习近平首访朝鲜,固双边扯动多边
2019-06-20 19:29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朝建交70周年;6月则是朝鲜战争爆发69周年,是首次朝鲜美国峰会一周年,是半岛无核化谈判卡壳但又柳暗花明的希望月,是中美贸易磋商11轮后暂停的寂静月,还是20国集团成员将聚首日本大阪的峰会月。因此,习近平这次被各方预测和注目已久的里程碑式访问,将巩固中朝双边关系并有可能撬动复杂的多边关系。
郑继永:习近平此时出访朝鲜,有何深意?
2019-06-18 19:46
中方选择这个时间节点访朝具有深刻意义。目前,中朝关系处于高水平时期,双边战略沟通常态化需要做出适当回应,同时朝鲜半岛问题处于关键期,需要关键动力予以补充,才能维持维系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对话状态。当前,世界局势处于转型关键期,中国的态度决定着转型的方向与态势,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稳定态度与坚定决心,推动东亚地区的局势由小稳定走向大稳定。中国有态度,就是对世界的负责任,对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负责任。
徐长文:韩国经济下行压力大 短期内难以回升
2019-06-17 20:31
据韩国政府预测,今年第一季度韩国经济实际增长率与上季度比为-0.3%,出现了预想之外的负增长,这也是近5个季度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主要表现在以半导体为中心的重要商品的出口全线下跌,韩国企业的设备投资也出现停止趋势。虽然韩国政府正准备通过制定新的补充预算等方式推动经济回升,但是已积重难返、难度加大。据预测,如果经济进一步放慢,文在寅政府的经济政策必将遭到强烈指责,也将影响明年4月份的韩国大选。
曹世功:朝美重启对话的高难“方程式”如何破解
2019-06-05 17:58
事实证明,妥协作为外交的应有之义,对朝美也完全适用。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妥协,而在于何时和以何种条件妥协。当形势发展到不妥协就会带来利益损伤、妥协则可能得到更多收获的时候,妥协就会到来。
李枏:朝美僵持,半岛局势随时复归原点?
2019-05-30 18:51
朝美已进入新一轮的胶着状态,一个新的“战略僵持期”已经开启,半岛局势随时可能一切复归原点。朝鲜半岛局势一向呈现大起大落特征。目前的朝美战略僵持如果持续下去,或许将是又一次恶性循环的开始。对此,超越冷战思维在今天半岛机遇期中的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国家只有坚定地破除这种思维,才能让春天永驻半岛,暖风吹遍南北。
张云:朝核问题外交韩国“无力感”困境
2019-05-28 19:26
由于国际关系中的斡旋者往往不是直接当事方,在朝核问题上,韩国处于一个非常窘迫的位置。偏向美朝任何一方都会削弱其作为中间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对此,韩国须意识到,单独扮演斡旋者孤掌难鸣。朝核问题不仅仅是朝美关系的事情,其根源在于东北亚整个地区在地区一体化上的程度不高,在地区秩序转型上的努力还不够。这方面主要地区国家须做出更大的决心和努力。
817条
上一页
1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82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