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徐刚:巴尔干会成为新的冲突区吗 2022-11-07 20:13
    正因为主权之争如“死结”般难解,塞科间再度发生骚乱甚至小规模冲突的风险依然存在。7月底以来,俄罗斯也多次就科索沃问题发声,呼吁科索沃和美西方停止挑衅,表示坚定支持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塞族权利。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美欧也不希望事态扩大,但不会放弃在巴尔干地区与俄罗斯博弈。在可预见的未来,巴尔干内部的纷争和对抗或将此起彼伏,大国博弈恐有所加剧,但尚不至于滑向军事冲突乃至战争的境地。
  • 李振杰:阿盟峰会:阿拉伯团结说易行难 2022-11-04 16:04
    成立于1945年的阿盟是当今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地区性组织之一。几十年来,他曾在加强阿拉伯各国的联合与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主权独立及协调彼此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松散的联结关系决定了他不可能像欧盟那样实现有效的地区融合,也意味着其各成员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前很难一直保持团结、合作。尤其近年来,世界进入新一轮的动荡变革期,阿拉伯世界面临着深刻的地缘政治分歧和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在今后,阿盟内部的两极分化趋势会愈加明显,阿盟很可能将更加式微。
  • 吴士存:美国“印太”海洋安全战略的“阵营化”趋势 2022-11-03 19:22
    美国“印太”海洋安全战略的“阵营化”深陷“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怪圈,既是对多边主义合作机制与共识的悖离,也给域内国家造成选边站队的困境,日益显露出美国以实力而非互信和多边共识塑造地区海洋秩序的企图。美国的这一战略及其背后逻辑不仅无助于亚太地区海洋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治理,还将使本地区海洋安全秩序的“碎片化”趋势愈演愈烈。当前,南海和东海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治理形势。而面对地区海洋治理领域新挑战,如何压制、消解海洋博弈“阵营化”的负面影响,又是当前中国涉海外交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重构区域海洋治理秩序迫在眉睫。
  • 田德文:中德关系的韧性依然强劲 2022-10-31 18:27
    两个国家之间如果缺乏基本的“战略互信”,务实合作的交易成本将会因内耗而极大提高,最终损害双方的利益。近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自信心明显下降,对国际合作伙伴缺乏信任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结果。其实,对于欧洲国家而言,中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而且就中德合作而言,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德国大型企业的重要投资目的地,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缩影,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德国企业对中国的信任和信心。朔尔茨的即将访华恰恰说明中德关系的韧性依然强劲,中德依然有着广大的合作空间。
  • 唐志超:修正主义指导下的土耳其能走多远 2022-10-28 18:32
    埃尔多安的“新土耳其”不同于凯末尔的“旧土耳其”。他在内政外交上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是从根本上对一战后至今二战后初期所建立的土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国策发起的重大挑战,是对事关土利益和安全的旧的权力体系和地区秩序的重大修正。一个走修正主义道路的土耳其不仅是对土政治和文化价值观的重构,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寻找,还必然带来内外关系的重建和利益、权力的重新分配,并对国际政治和地区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它能走多远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要成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必将在国内外遭遇重大阻力,新旧土耳其之间必将面临长期而激烈的斗争。
  • 张沱生:亚太地区秩序面临严峻挑战 2022-10-26 18:27
    近年来,世界局势变化的消极面也在亚太地区日益显露。无论是去全球化逆流、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再现,还是信息化及科学技术新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都给冷战结束后的亚太新秩序带来重大挑战,使其面临不进则退的风险。对此,中日韩以及地区各国不应持悲观态度,我们应通过加强全球与地区治理,发扬积极因素,使世界的和平发展趋势得以维护,使后冷战时期形成的亚太新秩序得以巩固和发展。
  • 王晋:伊朗反政府示威浪潮的原因与影响 2022-10-26 18:00
    近期,一名伊朗库尔德年轻女性,因未戴头巾,被伊朗司法机构拘押,随后发病死于医院。其家属和同情者认为,她在押期间遭到殴打,导致重伤身亡。随后,伊朗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尽管伊政府出面澄清解释,并安抚家属,但仍未控制局面。伊朗国内动荡将对伊朗国内政治社会形势以及周边地区局势,造成多方面影响。第一,伊朗抗议示威浪潮可能进一步削弱伊朗政府的政治威信。第二,伊朗抗议示威浪潮以及伊朗政府的打击行动,可能使库尔德问题更敏感。第三,鉴于伊朗政府用导弹打击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美、土、两伊关系将进一步复杂化。不过虽然面临抗议示威浪潮,伊朗政治局势仍将稳定。
  • 项昊宇:“新五眼联盟”正在浮现 2022-10-25 18:05
    目前,美国“印太”安全联盟正在加紧重塑成型。在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的“印太”布局中,美英澳组成的“奥库斯”被认为处于最核心的圈层,但由于其涉及核不扩散这一敏感议题,不仅引发全球广泛批评,在美国同盟体系内部也存在极大争议。传统的“五眼联盟”由于缺乏代表性且功能单一也难堪大任。从当前美国全球战略的总体布局看,拜登政府正在着力推动亚太和跨大西洋两大同盟体系在“印太”地区合流。未来不排除美日英澳加形成的“新五眼同盟”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扮演核心角色。
  • 康杰: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再起冲突 2022-10-24 18:40
    9月13~14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在边境多地爆发大规模冲突,尽管此次冲突在烈度、伤亡和覆盖地域上均远超历次,是双方新老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也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和中亚地区稳定造成重大不确定性,但双方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同时,此次冲突也凸显南高加索地区大国博弈的复杂性。
  • 王林聪:大国竞争下中东局势新变化与中国—中东合作 2022-10-21 18:41
    在大国竞争加剧、中东战略格局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全球层面看,中东国家的战略自主性增大是重要机遇,但美欧拉拢中东国家和大国在中东地区激烈竞争对中国构成挑战;从地区层面看,中东国家间关系整体缓和对中国是利好,但这种缓和态势能否持久仍存在不确定性;从国家层面看,中东国家普遍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中国有利,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民心相通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大国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应坚持守正创新,在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安全互助方面开拓新的合作路径。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