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钮松:以色列与黎巴嫩因何达成海上边界协议
发表时间:2022-11-08 19:03 来源:国际网
尽管以黎海上划界协议有多重积极意义,但由于协议具有气田利益划分考量,且能源博弈又与大国博弈相交织,因此将产生双面潜在影响。对东地中海地区而言,协议的达成有助于建构以黎两国初步政治互信,但这或促使土耳其提升其在东地中海天然气博弈中的力度。对欧洲而言,该协议有助于部分缓解欧洲国家的能源危机,但会导致化石能源在国际关系中被加速工具化,进而对欧盟价值观和欧洲地区一体化造成冲击。

2022年10月11日,以色列与黎巴嫩宣布达成两国关于地中海东部海域的划界协议。双方对此都有积极评价。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该协议为“历史性成果”,既能维护以色列的安全和北部边境的稳定,又能获取经济收益;黎巴嫩总统奥恩则称,该协议满足了黎方需求并保护了本国权益。以色列和黎巴嫩尚无外交关系,迄今甚至未解除敌对状态。此前两国均声称对地中海东部一片大约860平方公里的水域拥有主权,希望开发海底蕴藏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020年10月起,在美国调解和联合国主持下,两国就海上边界划分举行了多轮间接谈判,但因分歧严重,谈判一度被无限期推迟。

虽然目前两国并未公布协议全文,但据外媒报道,以黎海上边界将大体依照黎方提出的“边界线23”(Line 23)来划分;争议海域内的卡里什气田将划归以色列,卡纳气田的大部分区域将划归黎巴嫩,但黎方需向以方支付部分天然气收益。

外部因素助推

以黎海上划界协议得以达成,与美国的积极推动、东地中海地区局势及欧洲能源危机有着紧密关联。

美国促成以黎达成海上划界协议是其推进阿以关系进一步突破的重要举措。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极力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阿拉伯国家关系实现全面正常化。2020年10月,特朗普政府为以黎海上划界间接谈判“搭台唱戏”,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延续了前任在阿以关系上的思路,力促以黎恢复谈判,并就争议海域的划分比例提出方案。协议达成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强调这是美国多年调停的结果,并敦促各方尽快履行协议。

东地中海地区的局势也促使黎巴嫩积极寻求与地区国家协同发展。以黎海域划界之争的核心是气田争端,这也是东地中海地区国家围绕天然气资源激烈博弈的组成部分。2020年9月,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塞浦路斯、希腊及意大利七国组成的“东地中海天然气论坛”正式成立。黎巴嫩从地缘上与以色列陆海接壤,与岛国塞浦路斯隔海相望,更为关键的是它与以色列的海上划界问题直接与塞以、塞黎间的海上地理坐标息息相关。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同属“东地中海天然气论坛”成员且该论坛对黎巴嫩形成了机制化的集体效应,这使黎不得不认真考量与多数邻国协同发展。

此外,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洲将以色列天然气输欧作为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黎海上划界谈判的“柳暗花明”,与当前欧以能源合作的紧迫性密切相关。当前,欧洲面临着严峻的“断气”压力,并正不遗余力地寻找新的天然气输入来源。2022年6月,一艘以色列天然气开采船驶入尚存争议的卡里什气田预备作业时,遭到黎巴嫩政府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强烈抗议。随着冬季的临近,欧洲面临的能源压力日益加剧。此次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海上划界协议和卡里什气田归属于以色列,将提速此前达成的以色列经由埃及向欧洲出售天然气的计划。

难得的机遇期

虽然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力,但以黎海上划界协议达成的关键仍在于内部因素。海上划界对以黎两国维护国家经济与安全利益有着重要作用。对以色列而言,该协议确定了卡里什气田将完全归属以色列,这将提升以色列的能源自给能力,并使其获取来自气田的巨大经济收益,也利于以色列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该协议据称也确保了以色列按其单方面设立的海上“浮标线”来维护其国土安全尤其是北方边境安全的权益。近些年,黎巴嫩深陷严重经济危机,2020年该国首都贝鲁特港发生大爆炸后其经济更是加速恶化。该协议将确保黎巴嫩获取卡纳气田大部分权益,这对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具有“雪中送炭”的特殊意义。

同时,以黎两国的政局现状及选举进程为协议的达成提供了难得机遇。以色列将在2022年11月1日迎来最近三年半以来的第五次议会选举,因此作为该国看守政府总理的拉皮德积极推进与黎达成海上划界协议。2021年6月,终结内塔尼亚胡连任12年总理生涯的以色列执政党联盟上台后,因内部派系众多和反对派的压力而日益举步维艰,在上台一年后便解散议会。期待在新一轮议会选举中创造“王者归来”局面的内塔尼亚胡谴责该协议“可耻”,这反映出围绕该协议的态度已成为以色列政治博弈的新议题。与此同时,近些年黎巴嫩教派分权政治体制的僵化已表现得淋漓尽致。2022年9月29日,黎议会未能选出新总统,而奥恩总统的任期将在今年10月31日结束,依照该国宪法,应最迟在总统任期结束前十日选出新总统。奥恩总统力推黎政府对以达成协议,有化解总统选举僵局以满足黎获得国际救助前置条件的考量。深度参与黎政治进程的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甚至也对该协议表示支持,这反映了海上划界问题对黎选举政治的影响。

双面潜在影响

以黎海上划界协议的达成从多角度看都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该协议具有气田利益划分考量,且能源博弈又与大国博弈相交织,因此将产生双面潜在影响。

对东地中海地区形势而言,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以黎长期处于敌对的“冷和平”状态,不仅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色列在北部边境还与黎真主党武装冲突不断,此次以黎政府间协议的达成及真主党的支持态度,将有利于沙姆地区安全形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也有助于建构两国初步的政治互信。然而,以黎就气田分配达成基本一致的态度,在事实上会增强“东地中海天然气论坛”成员国作为整体的实力,这可能引发与该论坛立场相左的地区大国土耳其的高度警惕,甚至促使土耳其提升其在东地中海天然气博弈中的力度。

对欧洲地区形势而言,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该协议的达成有助于以黎在气田利益分配上以最大限度弥合分歧,能为两国全力投入天然气勘采和对欧出口提供法律保障。以黎此番海上正式划界将会受到联合国的承认,这有助于欧洲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部分缓解能源危机,从而维护经济与社会稳定。然而,欧洲国家通过与以黎等东地中海天然气输出国紧锣密鼓的能源合作,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俄罗斯对欧洲“断气”的影响,但会导致以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在国际关系中被加速工具化。近些年不断朝着绿色、低碳乃至“元宇宙”时代迈进的欧洲国际关系,或将面临被工具化的化石能源瞬间“打回原形”的更多可能性,而这又会对欧盟价值观和欧洲地区一体化进程造成冲击。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