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贾秀东:特朗普要“拉俄制华”?这个小目标有点高
2016-12-15 16:01
当前美对世界事务的掌控能力相对下降,俄中仍会继续相互借重以减弱美的战略压力。俄不愿与美关系持续僵化下去,但也没有理由因此而降低对华关系在俄外交中的地位,美国通过拉近对俄关系来离间中俄关系的空间并不大。中国以两手准备面对特朗普上台给中美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美俄关系是否改善并不是中方考虑对美关系的重要参数。实际上,中美俄三角关系的良性互动才最符合中国的长远和战略利益。
武心波:普京访日预测:领土问题仍难解决,和平条约签署或可
2016-12-15 15:57
普京访日恐怕无法解决北方四岛领土主权归属的问题,但如果在《和平条约》签署或者俄日经济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话,外界不必感到意外,因为双方不仅有现实的政治压力来推进俄日合作,两国领导人也拥有足够的政治空间来说服国内向对手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一旦日俄关系出现突破,势必会对东北亚地区的格局与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陈积敏:特朗普时期的中美关系前瞻
2016-12-14 16:50
未来中美关系的敏感性会继续增加,双方的战略力量对比会继续发生变化。但两国把精力主要投入到内部事务上,且双方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配合,因而双边关系可能会在过渡期的震荡后,经过回调进入常规发展轨道,即重回中美竞合型关系常态。这种关系将呈层次性分布:贸易领域竞争加剧、安全领域竞争可控、价值观领域博弈减轻、国际议题合作继续探索。从根本上来说,中美关系的形态取决于两国力量对比变化与战略管控能力。
郑永年:从资本主义到特朗普主义
2016-12-13 16:57
凌胜利:一个关键词看透特朗普对华政策
2016-12-09 17:49
相比于奥巴马政府期间在中美关系中大打“规则牌”而言,特朗普将会更多地秀“实力牌”,奉行“实力政治”原则,与中国在具体问题上进行摊牌、较量与谈判。可以预计,特朗普还会不断地给中国出难题,对此中国要避免过于急躁接招,对于一些难题要冷静观察,耐心应对,必要时甚至要软磨硬泡、以拖待变、以谈促变、以竞促合。
王鹏:特朗普版“重返亚太”能比奥巴马强多少?
2016-12-09 17:44
奥巴马版的“亚太再平衡/重返亚太”随着TPP的否决,骑墙国家的行为,以及美国自身在世界其他战区所受的牵连而付之东流。特朗普上台后,他虽然将继承这一战略的衣钵(可能换新名词、新提法),但其可操作的空间仍然有限。四年之后,当我们为特朗普版的“亚太再平衡/重返亚太”打分时,恐怕不会比奥巴马高出太多。
陶文钊:特朗普对华政策预测
2016-12-08 17:57
特朗普不是孤立主义者,不要把他一些内向的表态扩大化。他可能对同盟关系作出某些调整,但不会根本改变美国的同盟体系。他会跟盟国讨价还价,让它们承担更多费用。他不会再使用“亚太再平衡”的说法,但不一定就会减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不过同时他也承担不起与中国关系严重恶化的风险,尤其现在美国财政困难,内部分裂。恶化中美关系的政策在美国没有基础。在他任内中美两国不会爆发贸易战,但他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做,两国的经贸摩擦可能增加。
孔令瞳:美俄关系改善缺乏条件
2016-12-07 16:04
将美俄战略关系改善寄望于两位领导人的个人特质并不可靠。客观上,两国关系改善缺乏足够的国家利益基础和经济动力,还面临缺乏沟通渠道等来自政策执行层面的阻力。这决定了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改善的空间、幅度都很有限,即使有所改善,相比中美、中俄关系也都脆弱得多。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应保持足够战略定力,不必过于担心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剧烈变动,坚持稳健灵活、有所作为。
贾庆国:未来国际安全发展趋势堪忧
2016-12-06 17:31
全球安全秩序发展前景堪忧,原因在于,首先,国际上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但主要大国并没有与时俱进,调整心态,加强合作。其次,美国仍然坚持依靠以排他性的军事同盟体系为主的国际合作机制来维护国际安全秩序,这种做法使得其他更具有包容性的国际安全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也增加了新兴大国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戒心和敌意。第三,崛起大国在崛起过程中身份和利益的双重性和矛盾性使得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义务的多寡之间寻找平衡。在传统身份和利益的强大影响下,中国该如何维护现有国际安全秩序?
江时学:意大利公投失败是第三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吗
2016-12-06 17:26
意大利公投的失败被认为是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国际舞台上出现的第三张“多米诺骨牌”。且不论这一判断是否成立,这一公投的结果及伦齐的辞职,都将对意大利和欧洲产生两方面不容低估的影响。不过五星运动虽然“初战告捷”,并有望在意大利政治舞台上进一步扩大地盘,但它在大选中获取政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我们不必为意大利公投结果而失去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信心。
1893条
上一页
1
..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
190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