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国际形势
  • 孙德刚:中东新“四极”—— 2024-06-14 13:12
    目前域外大国对中东事务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中东地区强国正填补权力真空,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在竞合中不断调试彼此间关系,形成新的“队列图谱”。与此同时,阿拉伯世界凝聚力愈发增强。尽管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地区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地区热点有进一步外溢和扩散的风险,但地区也孕育着新的希望。今后战略依附还是战略自主、主战还是主和,都是考验中东地区强国的现实问题。
  • 简军波:欧洲,变天了? 2024-06-13 17:10
    这次选举标志着欧洲政治“极右化”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趋势。从短期来看,“极右化”会冲击欧盟和欧洲国家的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长期来看,这可能对整个欧洲内外政策造成影响,主要是制度层面、政治层面和政策层面的影响,局部政治动荡难以避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欧洲议会及整个欧洲“极右化”趋势的强化,将会给欧盟和欧洲各国的内外政策带来长远且深刻的影响,会改变目前欧洲的内外政策内涵。
  • 寿慧生:重构“后美国时代”的中东地区秩序 2024-06-06 17:14
    中东国家不能再依赖美国或域外大国解决中东问题,这一重任最终还是要落在自己肩上。目前来看,袭击发生前几年里发展起来的地区合作关系还没有被破坏掉,但战争持续愈久,地区出现更广泛分裂的风险就越大。在这一趋势逆转之前,地区国家能否团结起来,为预防冲突和最终实现和平建立持久的机制,是最紧迫的任务。这些地区国家必须放弃此前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消极态度,在巴以之间寻找到一个有意义的政治进程。为此,建立更有效的地区合作机制,提供一个包括以色列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而非局限于阿拉伯世界的区域合作机制,是地区国家的当务之急。
  • 邹治波:美西方拉诱分化,“全球南方”凝聚力遭遇考验 2024-06-04 17:32
    近年来“全球南方”的崛起受到各方重视,但面临着内部的团结挑战和外部的分化掣肘。美西方对全球南方国家采取拉诱和分化的双重手段,并刻意将中国从“全球南方”中剥离,从而削弱“全球南方”的凝聚力,遏制中国发展。全球南方国家拥有共同的身份、理念和利益,新形势下应强化自强自立和团结协作,抓住新科技革命和能源与经济转型机遇,协同推动现有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演进。
  • 余文胜:塞内加尔新总统不一般,法非关系或再生变 2024-05-31 19:36
    法耶执政预示着塞有望发生“真正”的制度变革,并将重新平衡与国际伙伴的关系,特别是重新调整与法国的关系。他欲改变前政府亲法路线,使该国国际伙伴更加多元,同时也将进一步削弱法国在西非的影响力。法耶称自己为“泛非主义者”,希望加强塞在非洲的外交存在和影响,并为非洲大陆的团结和经济、政治一体化而努力。
  • 金良祥:无论谁当选下任总统,保守性务实主义仍将是伊朗外交 2024-05-24 18:27
    伊朗政治日趋保守固然有深刻的国内政治背景,但更是美西方国家不断打压的必然结果。鉴于美西方国家短期内不会改变对伊政策,伊朗国内也在刻意限制亲西方改革派力量。因此,将于6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只会是伊朗保守派内部的一场权力洗牌,不会对伊内政外交产生实质影响。此外,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将是下一任总统必须思考的问题。为创造必要的周边国际环境,保守性务实主义仍将是其外交基本方向。
  • 王晋:巴勒斯坦曲折的联合国之路 2024-05-23 18:29
    冷战结束后数十年,巴勒斯坦专注同以色列展开和平谈判,希望通过对话实现巴以问题的公正持久解决。但随着巴以问题产生多方面变化,2011年,巴勒斯坦开始寻求通过外交途径——尤其是申请加入联合国,来改变巴以僵局,试图“倒逼”美以作出改变。尽管两次入联申请都被美国否决,但在最近一次的投票环节,巴勒斯坦获得了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中12国的支持,仅有美国反对,这显示出国际社会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越发高涨的呼声,具有重大政治和现实意义。
  • 凤凰网:总统坠机影响哈梅内伊布局?专家:伊朗领袖交接一直 2024-05-22 15:40
    莱希的遇难对伊朗国内政局的冲击有限,但对最高领袖本人的权力布局肯定有影响。副总统穆赫贝尔有一定概率成为新总统。鉴于伊朗历史上只有一次最高领袖的更迭,且现任的哈梅内伊当时也是被临时选择的,所以现在来谈继承人问题为时尚早。伊朗的改革派式微已久,国家总体保持了保守化趋势。反对保守派的民意也很难在莱希去世这么一个悲伤的时刻有所举动。因此,保守派会继续把持伊朗政局。伊朗的外交政策不会因此事有较大转向,且伊朗对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外交政策由革命卫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决策,外交部对此并不负责。事故后,伊朗对外政策仍会向“求稳”的方向倾斜,但不排除随着事故原因调查和巴以冲突等外因,出现对外“示强”的可能。
  • 王晋:伊朗总统莱希罹难:意外的变动与变量 2024-05-21 18:21
    尽管莱希的继任者很可能延续其内外政策,不会出现较大的政策变动。但莱希的突然罹难,意味着此前伊朗各方接受的最高领袖继承人共识被打破。伊朗各派政治力量希望借新一轮大选重新树立政治威望,或导致未来伊朗国内政治斗争更趋激烈。今后,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领导下,伊朗国内政治、司法和军事系统密切配合,保证着伊朗政局的稳定。但在当前中东地区冲突频仍的背景下,此次空难所引发的伊朗国内多方面变动,将很可能给中东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 刘中民:作为伊朗政治“钟摆”的操盘手,哈梅内伊面临什么压 2024-05-21 17:52
    伊朗最高宗教领袖为处理国家稳定与发展的矛盾,会在偏保守派与温和改革派之间不断调整以求平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朗政治基本上体现出这种“钟摆”效应的特点。另外,无论总统属于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到了第二任期,伊朗的经济社会问题就会比较突出。由于伊朗政治的“钟摆”每八年校正一次,总统完成两届任期问题不大。问题在于,莱希是偏保守派的总统,在第一任期就去世,打断了这个规律。哈梅内伊会如何选择?是为寻求延续与稳定,选择伊朗副总统当选总统。还是,从平衡派系斗争的角度出发,转向支持偏温和派的人物参选总统,并借此机会向民众展示伊朗的一种变化?作者认为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