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外交与战略
沈陈等:金砖国家扩员正在进行时
2024-02-07 11:25
沙特等五国加入金砖机制,对其发展空间的扩大、竞争力的提升乃至促进世界和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扩大经济机遇,二是加强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三是促进地区和平,四是有利于新成员国建立多元联系。同样,扩员对金砖国家在扩大机制规模和影响力、增加国际事务话语权、提升务实合作水平、增强“全球南方”凝聚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毅在外交部2024年新年招待会上的致辞
2024-02-02 18:00
韩立群:从“护栏”到“边界”:探求中美相处之道
2024-02-01 23:00
护栏是物理性的,避免的是硬性碰撞、即时冲突,不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而边界是原则性的,既有行为边界,也有意识边界,是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的具体化。同时,边界也是底线和价值观,认识上的边界比物理上的护栏更加牢固。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关键利益等问题上,中美两国必须从根本上、认识上主动对自身行为进行限制。换句话说,美国的行为不能没有边界。
赵明昊:王毅会晤沙利文:中美如何落实“旧金山愿景”?
2024-02-01 22:49
如何落实好“旧金山愿景”,是此次王毅和沙利文会晤沟通的重要议题。双方同意推进中美各领域各层级交往,用好目前的战略沟通渠道以及外交、两军、经济、金融、商务、气候变化等领域一系列对话磋商机制。应看到,中美关系在去年下半年出现企稳之势来之不易。但美国大选等因素对下阶段中美关系的缓和进程构成较大挑战,大选背景下两党政客都倾向于展现对华强硬。在此情况下,拜登政府对华作出妥协的动力可能会受到冲击。鉴此,今年上半年或是中美加紧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共识的窗口期。
陈积敏:更加积极有为的中国外交
2024-01-25 22:30
随着中国以及更广泛意义上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以及全球治理面临挑战的日益增多、现有国际治理体系与治理机制困境的更加凸显,推进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已成为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一大共识。中国将顺应并推进这一改革作为承担国际责任的当然选择。但遗憾的是,这被一些国家解读为试图改变二战后的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被贴上了“修正主义”的标签。对此,中国一再明确坚定维护联合国秩序。本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坚持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等于再次明确了中国的立场。
王帆:迷茫世界的引航灯塔与提质增速的持久动力——2023年国
2024-01-25 22:24
当今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发展与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两场局部战争影响深远,三大地缘政治板块明显活跃。国际格局发生裂变和重组,竞争态势下“小多边”俱乐部加速形成,使“脱钩断链”出现新的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正在遭遇严重冲击,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正在导致经济碎片化。欧洲发生“新冷战”的可能性上升,“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助推地缘格局版图重组。人类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方向性的引领和选择。面对当前世界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挑战,中国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全球治理方案,推动对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以自身持续发展为世界进步创造新机遇、作出新贡献。
赵永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法合作,步步深化与提质升级
2024-01-18 23:17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法关系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及时就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在经贸、科技、人文等众多领域内的合作也突飞猛进,双方签订了很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合作协定和协议。在希拉克总统执掌法国政权期间,中法关系持续平稳发展、更上层楼,两国先后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总体看,回看过去40多年的中法合作关系,既进行着螺旋式上升的“层级提升”,也发生着主导作用的“角色转换”,以及从传统合作形态到新兴合作形态的“辞旧迎新”。
张骥:中法关系60年的启示和未来发展之道
2024-01-18 23:09
回首来路,中法关系60年的长足发展和不断提质升级能给我们提供以下启示。中法关系具有鲜明的战略性,战略自主是中法关系的基础,战略引领是中法关系的独特价值,因此我们应坚持从战略上认识和把握双边关系是中法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展望未来,鉴于中法战略合作面临新的空间与契机,只要我们在新形势下确立客观正确的战略认知,继续发挥战略引领的独特优势。相信我们可以既往开来,在新的大变局中打造更加牢固、更富活力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孙德刚:相互依存、提质升级的中国-中东关系
2024-01-18 22:49
2023年中东热点问题跌宕起伏,中国中东外交精彩纷呈。上半年,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推动中东“和解潮”,减少了中东信任赤字;下半年,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引发“中东冲突潮”,中国推动停火止战,努力减少中东安全赤字。和解与冲突二元变奏下,中阿合作论坛提质升级,上合组织与金砖国家组织在中东实现“双扩员”。中国推动“全球三大倡议”,与中东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中国新发展为中东国家创造新机遇,努力减少中东发展赤字。
崔洪建:以“中国之治”引领“世界之变”
2024-01-16 23:04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对外工作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部署展开。同时,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能否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规律及各国自身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将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此外,能否处理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推动现有国际秩序改革之间的关系,将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与外部环境之间是否能够持续保持总体良性互动。最后,能否处理好“中国之治”与“世界之变”的关系,将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高度。
1080条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12
..
108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