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外交与战略
  • 牛新春: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声明很多,这一份为何独特? 2024-06-05 15:14
    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从来不缺少各种各样的决定、裁决、文件和声明,而此份联合声明,是单一全球性大国与阿拉伯全体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首个联合声明,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地位,既是对当前最紧迫的加沙冲突与长远巴以和平的综合性回应,也代表了全球多数国家与人民的呼声。“三不能、三支持”成为中阿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新共识,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看来,美国主导的巴以和平进程已穷途末路,巴以和谈需要新力量、新活力和新方案。
  • 崔天凯:关键是要解决好认知问题 2024-06-05 15:10
    崔天凯大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指出,“香会”从来不缺议题,这说明世界不仅不再稳定,而且相当不确定。联合国架构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当大国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时,联合国安理会也可能失灵。按照西方一些人的思路,建立两大相互对峙的军事集团,极有可能爆发真正的战争,甚至核战争。因此,各国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己、以及如何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问题。
  • 封帅:人工智能全面、系统、颠覆性地影响国家安全 2024-06-04 17:43
    人工智能(AI)技术跃迁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全面且系统,因此,我国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应对其挑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体而言,始终坚持以大安全理念应对安全威胁,将AI安全置于整个安全体系中加以处置;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既要把握AI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又要确保其安全、可靠、可控,有效处理AI在各领域的安全影响。同时,还要充分关注AI对政治、经济、军事等诸领域产生的深层影响,防止体系变革产生的安全风险外溢到社会层面。
  • 陈友骏:延续政党外交活动,发展中日关系任重而道远 2024-06-04 17:30
    作为对于此次政党外交活动的延续,未来中日关系发展将如何有序展开,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如何推进,如何深化交流与合作,或许有以下若干重要抓手。第一,坚定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方向。第二,扩大中日两国在经济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尽可能扩大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突破性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互惠”。第三,进一步扩大中日两国在多边场合的务实合作。第四,中日双方应积极拓展民间外交的渠道与路径,为中日关系的中长期发展构筑基本盘。
  • 黄日涵: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美国新版“星球大战计划”吗 2024-06-03 17:46
    事实证明,美国正在真抓实干,对内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政企结合,加速技术创新;对外严控对华技术转移,并在世界范围内打造所谓“民主技术联盟”,加固“小院高墙”。因此,我们应该准确认识到,就时代发展大势而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肯定不是简单的新版“星球大战计划”,而是中美两国之间真实存在的全方向的竞争,中国应加快布局,不断创新。
  • 李成文:中阿合作向着下一个成功的20年前进 2024-05-31 19:30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5月30日在北京举行,巴林、埃及、突尼斯、阿联酋四个阿拉伯国家元首应邀访华并出席会议开幕式。论坛成立20年来,中阿双方秉持共同价值,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实现了关系水平的迅速提升,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安全合作呈现良好势头。未来20年,通过继续加强双多边合作,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人文交流,中阿关系将发展得更好,更多惠及双方人民。
  • 刘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需要中美合作 2024-05-23 18:26
    2024年被普遍视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元年,如何确保人工智能革命公平惠及全人类发展,如何切实防止颠覆性智能风险出现,都是攸关人类前途命运、亟待合作也必须合作的重大课题。作为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大国,中美必须从对历史负责、对人类负责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真诚有效的双边协调,引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智能治理机制建设,才能使人工智能安全、公平、高效地增进人类福祉,创造持久繁荣。
  • 简军波:这件事上美国霸道、欧洲谨慎:背后是中欧间两类结构 2024-05-20 19:28
    鉴于中欧关系中的结构性冲突因素与结构性友好因素共存,今后的中欧关系必定是稳定性与冲突性长期同时存在的复杂关系。考虑到欧洲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尽量维持和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和健康发展符合中国利益。在上述前提下,中国对欧政策在思路上可以考虑如下几点:第一,以双方能接受的方式淡化和管理中欧制度和价值观差异。第二,不针对第三方的、致力于全球稳定与繁荣的双边关系发展。第三,经贸领域的利益互嵌是应对保护主义和恶性竞争的最佳方式。第四,寻求多元主义的中欧关系发展路径。
  • 林民旺:地缘政治剧变下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2024-05-15 18:46
    当前亚洲地区秩序有两个消极趋势值得高度关注:美国正在改变亚洲的安全架构,建立一套美国主导的“印太”架构;同时,东亚地区架构的核心是东盟“中心地位”,但正遭到削弱。在此背景下,东盟和中国的共同利益突显出来:首先,仍要坚定不移地以东盟的集体力量来应对周边形势大变局。坚持东盟在地区的“中心地位”,可以起到牵制和抵制美日印澳“另起炉灶”的四国安全对话机制对本地区安全架构的破坏。其次,东盟国家应大胆说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样的理念,因为,安全、繁荣与稳定是本地区所有国家最大的共同利益。
  • 张沱生:国际秩序走向与中国的战略抉择 2024-05-13 18:16
    目前全球、地区及国家治理和国际法规、制度建设未能跟上全球化、多极化及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以至全球摩擦、冲突日益上升。对此,近年来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三大倡议。它们与中国在冷战结束后做出的国际战略抉择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凸显中国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受益者、维护者、改革者、建设者。因此,美西方国家若真想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就应与中国开展积极坦诚的对话与合作。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