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外交与战略
  • 李峥:APEC峰会上的中美合作与两国共处之道 2023-11-15 18:58
    基于APEC的多边合作平台属性,及其促进发展取向,再加上其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APEC往往能对促进中美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些特质也给推动中美正确相处、合作共赢带来一些启示。首先,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真正的多边主义更有利于中美实现正确相处。其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引导中美两国追求共赢的基本思路。最后,亚太地区足够宽广,可容纳两国共同发展。
  • 达巍:现行国际秩序演变的方向与中国的选择 2023-11-10 19:45
    中国与西方国家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现行国际秩序,双方对国际秩序的认识也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当前国际秩序演变出现了自由主义色彩消退、民族国家作用逐渐强化的趋势,这将导致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某些方面的竞争加剧,但也有可能导致双方对国际秩序演变方向的认知差异缩小。只有准确理解国际秩序演变的这些脉络,中国才能更好地进行战略和政策抉择以趋利避害。
  • 黄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从言辞到行动 2023-11-03 19:4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峰会的召开为SDG议题重回国际议程核心位置提供了机会。在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时代,倘若落实SDG不能取得进展,全球不平等现象将会继续加剧,世界将会更加四分五裂,生态环境也将会进一步恶化。因此,世界各国须加倍努力,加大承诺与行动力度,为2030年实现SDG做出贡献。
  • 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 2023-10-25 18:26
    《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基于对亚洲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的评估及看法,全面阐述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成果、政策理念和目标,宣示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自身发展促进周边发展,同地区国家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共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绘就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新时代亚洲愿景。
  • 邓励: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六届高官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23-10-24 22:42
    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主席、外交部副部长 邓励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六届 高官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23年10月23日,北京)
  • 贾庆国:重建中美民间交往:挑战与应对 2023-10-24 22:29
    重建中美民间交往,需要双方转变观念,抵御来自国内政治的压力,做出更大的努力,做正确的事情。首先,双方需要引导民众重视和支持民间交往。其次,双方需要主动采取措施为民间交往提供便利。最后,双方都需要想办法化解对方人员安全上的担心和焦虑。
  • 黄仁伟:“一带一路”不只是造桥修路,而是新型国际公共产品 2023-10-20 18:32
    “一带一路”不再是简单的造桥修路,而是世界和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的必然产物。经过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内涵得到丰富,逐渐形成由中国政府倡导,中国和共建国家合作,以企业行为为主,符合市场规则的新型国际公共产品平台。展望下一阶段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鉴于当前国际环境较10年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应加强对地缘政治因素的关注,提高保护海外利益的能力建设。
  • 段非平:恪守条约精神 为中日和平友好注入新内涵 2023-10-20 18:24
    从1978年至今的45年间,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关系也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如何根据《条约》的原则和精神,进一步探索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处理两国间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挖掘“和平、友好、合作”在新时代的内涵成为双方关注的重点。
  • 唐晓阳:“一带一路”标志着全球化进入了以中国为关键元素的 2023-10-19 19:20
    一带一路十年,也是国际局势剧烈变化的十年,欧美国家发起的“去全球化”浪潮,再次印证了西方以资本增殖为驱动力的全球化发展道路。本文作者看来,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其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总体性,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全球化发展道路,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探寻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方向,使全球化真正成为全球共同践行,共同探讨,共同承担的责任。
  • 薛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跨过哪些拦路石? 2023-10-19 19:14
    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要而言之,挑战有三:美西方为代表的消极势力,共建国家与中国自身。鉴于“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纪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进程,重在长远效果。因此,面对挑战,下一阶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首先要求中国保持战略定力,评估利弊因素,扬长避短,稳步推进共建进程。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