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海洋 >
海洋
  • 金永明:稳定东亚海洋安全秩序 中国应积极作为 2016-11-29 17:37
    美国新总统的上台,包括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上的调整,则不可避免地削弱管控东亚海洋秩序的“能力”。这就要求地区大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发挥更大的作用,以稳固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将是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的重要机遇,也是维系东亚区域海洋秩序的重要舞台。换言之,在新的国际和区域情势下,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中国必须有所作为并作好准备,以发挥中国在构筑东亚区域海洋秩序上的作用,以持续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中国能否合理地处理东亚海洋问题及构筑其秩序,则是中国成为区域性海洋强国的试金石。
  • 吴士存:让南海问题早点回归本位 2016-11-23 17:32
    目前鉴于菲、越、马等声索国的南海政策和对华态度调整,由仲裁裁决引发的南海争议高位运行的态势趋缓和降温,南海争议的解决回归正轨,我国以岛礁建设为中心向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逐渐成形,“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正稳步有序推进。作为南海和平稳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我国应该抓住当前南海形势向好发展的有利时机,从中美关系、中国和其他声索国关系,以及中国东盟关系三个层面着手,稳定南海形势、引导南海局势继续保持目前的良好发展态势。
  • 王翰灵:中菲首脑会谈: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2016-10-21 16:56
    至今为止,南海、东海和黄海的绝大部分海洋边界均未划定,渔业纠纷频发。在最终达成划界协议及渔业协议之前,只要有关各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上述规定和有关的渔业协定和安排,友好协商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争取互利共赢完全是可能的。而采取严厉的单边渔业执法行动,甚至对手无寸铁的渔民采取暴力行动,适得其反。
  • 古普塔:海牙在南海问题上的狭隘正义 2016-08-26 18:15
    拥有五名成员的仲裁庭专家组,在亚太最重要的法律(也是政治)问题上,有大好机会来制定一个建设性、中间道路的方案。它能够也应当选择在这些极其重要而又不明确、难理解的法律条款上培育互相合作的趋势。但结果,仲裁庭点燃了南海问题的法律和政治之火,并置两者于互相冲撞的轨道,其实是帮了倒忙。其后果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复回响,而国际法很可能因此面临更糟糕的结局。
  • 科普斯:零和还是双赢,菲律宾需想明白 2016-08-26 18:08
    外界曾就菲律宾这个小国与中国这个大国之间的谈判表达担心。在这个问题上,我认可毛泽东的说法,“坏事情可以变成好事情”。“小”是我们在接下来与中国谈判时最好的筹码。整个世界都在观察南海局势的发展,中国不可能针对菲律宾这样的小国实施威逼战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绝不希望被外界视为“霸道”的国家。我们的谈判代表应该利用我们的“小”,来融化并最终赢得“龙”的心。
  • 郑若骅:南海争议的出路:有关主权国家进行友好磋商和谈判 2016-08-24 17:52
    “菲律宾诉中国案”的裁决并不是结束,而只是两国间更广泛的长期关系中的一个篇章。仲裁裁决充其量解决了一些法律问题,但不可能对其他所有冲突、分歧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作出决定性的判断。能够妥善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只能是南海问题当事国在2002年11月批准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所采纳的方式,即中国和东盟国家同意“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对于这些分歧与冲突,最好的办法是秉承亚洲文化中非对抗、妥协、相互理解的核心价值,由两个国家直接解决。
  • 薛力:“南海仲裁案”不会动摇“双轨思路” 2016-08-17 17:01
    中国未来将继续执行“双轨思路”,但局部可能有所调整。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要求中国在强化与东盟经济合作、推进与东盟人文、社会交流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深化彼此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最终使中国成为地区安全的提供者和保护者。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南海问题已成为东盟国家最关切的地区安全问题。中国的角色任务是:主导设计出一套包容性的解决方案,既守住自己的核心、重大利益,也容纳东盟国家的合理关切,同时为其他南海国际航线使用国所接受。
  • 胡波:环太军演映射下的中美复杂关系:真对手还是真朋友? 2016-08-09 14:10
    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两支海上力量,中美两国海军间的交流机制的数目和质量均仍显不足,如要增进互信、避免战略误判,两国都有必要扩展类似环太军演的合作与交流。海军平台机动性强、开放程度高、操作灵活,海上联合演习的政治、技术难度都远低于陆上或空中联合演习。当然,这种扩展或和外溢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两国特别是美国的决策者,是否有足够的理性和决心去排除各种干扰。中美军事合作属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两次环太军演合作之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需要认真考虑,双方的合作如何才能继续前进。
  • 阿里森:大国一向无视国际仲裁 中国同理 2016-08-05 18:55
    通过观察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所作所为,而非它们的说辞,很难不同意现实主义者的看法:常设仲裁法院及其在海牙的兄弟机构国际法院和国际刑事法院,只对小国有效。大国不会理会这些法院的管辖权,除非在个别案件中它们相信承认管辖权符合他们的利益。修昔底德对米洛斯岛准则的总结——强者为所欲为,弱者只能认命——或许过于夸张。但本周,当法庭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北京会按照大国的传统行事方式来应对。
  • 吴士存:应以何态度面对南海紧张局势 2016-07-27 18:20
    “南海行为准则”一旦达成,将形成一个更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中国比任何国家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机制使南海局势趋于平静。但指望相关方在短时间内马上达成共识是不现实的。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在选举期间和当选之后都有积极改善中菲关系的表示,有意将中菲南海争议重新拉回到通过双边途径、谈判协商解决的轨道上来。中方的善意信号能否得到积极回应,取决于杜特尔特政府能下多大决心,有无能力和意志抵御一些域外国家对其施加的影响。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