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海洋
>
海洋
吴祖荣:警惕美国遏制中国、强化海洋霸权的新招数
2016-07-13 14:56
美国披着《公约》条款外衣,在南海对中国大打出手,大有转移国际社会视线,掩盖自己在太平洋肆意按照国内法加紧扩充海洋霸权步伐的事实。近几年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选取远离大陆的偏远地区,陆续新建数个海洋保护区,并成倍扩大原有保护区范围,将诸多太平洋战略要地包括其中,侵占大片公海。美国禁止他国在其保护区内进行捕鱼、能源勘探等活动,将保护区视为本国海域。同美国处心积虑企图侵占中国南海领土野心应当受到批判一样,美国强化海洋霸权的行径必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谴责和制止。
王文:关于南海问题的十大迷思
2016-07-12 16:56
现代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有70%-80%的国际贸易途经南海,如此说来,中国难道不应该是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最大受益者和自觉维护者吗?这片海域也是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因此,中国始终认可并支持国际航海与飞越自由的规则,并将承担责任和提供公共品,来维护保障这种自由。中国当然也可以接受美国海军舰只和飞机在批准同意或合法通报的情况下无害通过,并且可以为美国舰船提供必要的协助。如果有人认为中国想“把美国排挤出亚洲”,“让南海变成中国内湖”,那一定是很严重的战略误判。
吴士存:南海仲裁裁决会生出哪些祸端
2016-07-11 17:20
因为裁决的干扰,有关南海的规则和机制建设进程可能受挫。因为仲裁可能导致的南海利益格局调整和游戏规则突变,必然造成争端方和利益攸关方调整其新的利益诉求和战略目标。具体来讲,仲裁裁决对中国和东盟国家正在进行的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将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个别争端国要么对已经达成共识的有关内容提出异议,要么节外生枝地拖延“行为准则”磋商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仲裁裁决出炉将使未来南海地区的安全和危机管控机制建设徒生变数。
朱锋:南海仲裁案“靴子”落地能有多大动静
2016-07-07 17:11
今天,国际社会对中菲仲裁案的首要关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仲裁裁决内容,而是各国究竟在仲裁裁决出台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从中国来说,我们的立场和意志都是坚定的。我们既不能跟着仲裁裁决走,也不能跟着有关国家在仲裁案问题上的政治喧嚣走;既不能随着美国刻意在南海扩大军事化的步伐走,更不能随着仲裁案激发的民族主义情绪走。中国的大国崛起进程注定煎熬,南海仲裁案是对中国人世界意识的重大考验。中国不仅需要大国崛起,更需要人才、观念和主张等诸多领域的“大国成长”。菲律宾仲裁案的磨砺,一定会有助于、并提升中国的大国成长。
张锋:“南海仲裁”拟7月12日公布,结果未必“一边倒”
2016-07-04 17:51
吴建民:南海争端,中国克制是种自信
2016-06-22 17:23
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会多起来。这是必然的,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面临这些挑战我们一定要冷静观察,通盘考虑。切忌意气用事,切忌用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旧思想来处理今天的问题,那样会犯时代错误。中国要保持自己的发展势头,这是我们经过100多年的奋斗所积累和创造的。保持这个势头,中国再有30年、50年就起来了。这是中国人在21世纪最大的利益。保持发展势头必须保持对外合作。综上所述,包括同周边国家合作的势头。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的克制,是符合中国和本地区各国人们根本利益的,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朱锋:中菲仲裁案结果将改变南海局势?
2016-06-12 17:09
中菲仲裁案的裁决并不能改变中国拥有南海岛礁主权的事实,如果不顾中国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一味要求中国接受国际仲裁裁决,似乎国际法的大棒可以是万能的,这种想法并不符合国际关系的内在逻辑。不过,南海争议的国际司法介入可能因为菲律宾仲裁案而刚刚起步,对此,中国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南海主权争议毕竟只是中国整体周边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南海的维权和维稳必须符合、更需要配合中国可持续崛起的整体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争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对手是什么。中菲仲裁案应该有助于我们理性、准确和长远地审视和追求我们的南海战略。
梁云祥:中菲南海仲裁案评析
2016-06-12 17:08
目前中国虽然正处在一个崛起的过程中,但中国的实力还远没有强大到绝对强大的程度,完全依靠实力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南海领土争端是目前中国南海政策的主要内容,但争端各国对南海岛礁的不同实际控制及其各自立场和主张的差距太大,很难通过谈判相互妥协得到解决。因此,中国也必须要考虑通过国际司法的方式解决南海的领土争端,即要更多地熟悉国际法律规则和运用国际法律规则以现有国际法规则所能够接受的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而不是一味简单地“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和不执行”,否则中国自身很难真正地和平崛起,甚至很难长久立足于国际社会。
孙哲:应对南海局势演变不妨多做兵棋推演
2016-06-08 16:21
中国恐怕要有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要从随势到谋势的角度来做战略准备,而做“有理、有利、有节”的各种预案,恐怕不是某一家单位、某一位学者所能承担的重任。目前,国内对南海形势演变的兵棋推演太少,可操作的方案更是罕见。在此,笔者呼吁不妨采取中央召开某个领域工作会议的模式,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出面,邀请外交、国防、媒体、学界各方了解情况的专业人士来分析南海变局,然后出台总体对策和分阶段工作重点。适当时机甚至可以考虑邀请海外人士参与讨论,避免因为知己不知彼、不了解国外情况而“自说自话”,否则效果自然和理想目标南辕北辙。
马尧:日本有能力在东海“围堵中国”吗
2016-06-06 17:51
目前中日海上实力对比的天平已经开始倾向于中国,且中国潜力巨大,未来优势可能会更为明显——中日钓鱼岛博弈的态势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在日本看来,现在也许是能够在东海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的最佳机会,失去了这个机会窗口,日本将没有实力与资本再和中国讨价还价。
177条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18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