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日本 >
日本
  • 廉德瑰:“森友丑闻”背后的日本政治顽疾 2018-03-16 17:08
    目前“地价门”再度爆出猛料,安倍内阁核心人物和“台柱子”麻生太郎成了众矢之的。如果麻生下台,安倍内阁将失去一个重要支撑,安倍首相的连带责任也必将被追究。在那种情况下,即使目前在野党仍然无力取代自民党,但自民党内的反安倍势力也会发难,逼安倍交出政权。就算自民党不下台,安倍也要下台,日本政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 严深春:安倍为何要冒着丢选票的风险“复活”TPP? 2018-03-09 17:55
    缺少美国的CPTPP风光不再,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下降。不过短期内,CPTPP可对我国产生一定贸易转移效应,但影响不大。长远看,中国应化压力为动力,以更加积极、主动、自信和包容的心态调动和盘活日本因素,共同推进东亚和亚太经济一体化。
  • 张云:日本为何执着没有美国的TPP 2018-02-05 17:48
    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对于TPP具有内在需求,TPP的内在动力主要源于日本希望借助“外压”来推动国内改革。以TPP为契机,安倍政府在多方面,迈出过去20年来日本首相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同时,从战略角度来说,日本主要希望通过TPP11建立框架后,将来说服美国加入,防止美国走单边主义道路。目前在不少人看来,在东亚地缘经济上中日似乎正在提出两个相对的版本,出现中日领导力对抗。笔者认为,中日两国应该更努力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领导力的合作,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 李若愚:安倍施政演说希望对华友好,真心实意还是“两面人” 2018-02-01 16:36
    只要安倍晋三的执政理念不彻底改变,围绕对华问题他就难免成为王毅外长所说的“两面人”。所以,判断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不能仅看某人口中的善意,更要看他的实际行动。毕竟,言行合一才能取信于人。
  • 廉德瑰:选民纠结折射日本畸形政治 2018-01-24 17:07
    高支持率掩盖不了党内权力斗争的暗流涌动,掩盖不了选民对安倍修宪政策的不满,掩盖不了在野党整合的进程。安倍一强的背后,其实是内外危机四伏,他必须不断调整政策,适应时势。
  • 周永生:从“印太战略”转向“一带一路”,安倍在想啥? 2017-12-21 17:35
    目前及时改善日中两国关系,防止出现边缘化的状态,成为日本外交当务之急。而且安倍政府要通过“印太战略”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既有想“共存共荣”的一面,也有以弱势对接强势,提升自己的一面。此外,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安倍倡导的“印太战略”而言,相互之间进行恶性竞争,肯定相互受损。这些成为安倍政府政策转变的原因。
  • 高 洪:虽是安倍的好年头,但绝对无法高枕无忧 2017-12-12 16:54
    安倍今后还面临一些坎儿。一是经济方面有不确定性因素。二是2018年自民党将举行总裁选举。但谁也不能保证安倍将来不会再出意外或丑闻。三是2019年夏天参议院改选,时间上可能与国民投票重叠,会产生一定影响。四是2019年10月日本将提高消费税(从8%调到10%),对民众生活会有影响。因此,对于安倍来说,2018年不是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年份。
  • 吴正龙:安倍缘何力推TPP11 2017-11-13 16:35
    目前安倍积极挑头组织除美国之外的11国继续推进TPP(以下称TPP11)谈判。不过,安倍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和“领导力”。种种迹象表明,TPP11谈判前行的道路荆棘丛生,矛盾重重,看不到重大突破的前景。TPP谈判持续了7年之久,没有美国参与的TPP11谈判或将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也许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谈判。
  • 须军:日本政治和外交中的“偏”和“耻”:从神户制钢丑闻说 2017-11-09 17:02
    所谓“偏执”即过分执着于某个局部而忽视整体,缺乏大局观的同时又固执己见。这种偏执不仅见于一些日本企业对局部细节的过分追求,在日本的政治外交中也常体现在其牵制中国的执念中。日本这一反面教材提醒我们,一国政治外交要服务于国家各方面的需要,不能被局部问题牵着鼻子走。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对一些国家的挑衅和干扰既要做出充分、必要的反应,又不能把主要目标抛在脑后。只有着眼大局,全方位统筹协调政治外交工作,才能有效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根本目标。
  • 文晶:朝核问题让美日关系再入甜蜜期 2017-11-07 17:23
    自从特朗普当选后,日美关系处于低迷状态。但是,朝鲜核问题让日美关系出现了另一种意义的蜜月期。美国对于安倍修宪的默认是基于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尊重,当然还有希望日本能够修改宪法为美国在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地区分担一些,包括人力与物力。面对朝鲜的核武问题,美国政府也有心让日本在某种程度上武装自己。就我个人的看法是,修改宪法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手续,不能使用曾经提出的解释性修宪。修宪必须在认真对待过去惨痛的历史教训之上,以谦虚审慎之态度,向日本国民做出真诚解释并获得最大共识情形下稳妥修改宪法,但修改后的宪法不应与和平主义以及不再战这些宗旨背道而驰。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