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日本 > 正文
李若愚:安倍施政演说希望对华友好,真心实意还是“两面人”?
发表时间:2018-02-01 16:36 来源:国际网
只要安倍晋三的执政理念不彻底改变,围绕对华问题他就难免成为王毅外长所说的“两面人”。所以,判断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不能仅看某人口中的善意,更要看他的实际行动。毕竟,言行合一才能取信于人。

1月22日,在日本国会2018年度的开幕仪式上,安倍晋三以首相的身份发表了本年度的施政演说。由于演说中出现了“日本和中国担负着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重要责任,日方将与中国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的说法,因此有媒体把安倍的发言解读为日方在向中国释放希望能改善两国关系的信号。自安倍上台以来,中日关系遭遇了种种问题,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但从去年开始,安倍却提出要重新审视日本在“一带一路”上的消极政策,而现在他又想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没有学过川剧中“变脸”的安倍,这次是不是变脸变得太快了?中国人最忌讳断章取义,通观安倍施政演说的文本,就会发现一些端倪。

首先,演说关于中国的部分是放在其中“俯瞰地球仪外交”的段落里。而在以往,“俯瞰地球仪外交”和“自由与繁荣之弧”并列,被认为是日本在外交上围堵中国路线的象征。现在安倍对“俯瞰地球仪外交”扩容将对华关系也纳入其中,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日本外交政策是有所调整的。但就在该部分的上一段,也就是日美同盟的有关段落中,安倍旗帜鲜明地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基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必将如此。”这也就是说,与作为日本外交主干的日美关系相比,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其他对外关系仍处在一个枝叶的地位。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也不能脱离其外交的主线——日美同盟。只要以此为前提,日本能在改善对华关系上做到何种地步就可想而知。

即便两国关系在政治上面临一些困难,但在经济上中日仍然有很多互利互惠的基础,这也同样显而易见。比如同样是在安倍施政演说中提到的“观光立国”政策中,中国的作用就不可忽视。根据日本观光厅的统计,2017年1月至9月间访日游客数累计为2119.64万人次,而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位居第一。尤其随着中国游客访日的常态化,其访问行程也从传统的东京大阪等大都市向其他地区延伸。中国游客的日本深度游对一直困扰日本中央政府的“地方振兴”难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办好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日本在接下来几年所要面临的又一课题,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场举世公认的成功盛会,相信中国经验对于解决日本问题也能有很大帮助。

从前面所举的几条来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无疑有助于安倍向日本民众兑现他在施政演说中所许下的承诺。笔者认为,这也是安倍对华释放友好信号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演说的其他部分,又存在“引进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推动在2018年内修改防卫大纲”等容易引发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疑虑的内容。再结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安倍发表演说的同时宣称:“日方不能接受任何改变东海现状的做法”,日本的政策似乎呈现出一种自相矛盾的不确定性。

笔者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即便中日关系在安倍执政后遇冷,也不能证明安倍是一个故意破坏中日关系的搅局者。其实,安倍晋三从不避讳在外交问题上展现出柔软姿态,2006年他第一次执政时首次出国访问的目的地就选择了中国,这在当时还被称为”破冰之旅”。只是安倍所奉行的“修宪强军”等保守主义理念,把他眼里的中日关系推到了一个“零和”的地位,也就是认为中国的强大必然会影响日本的发展空间,这也使得安倍的很多政策看起来都是在针对中国。换言之,“改善中日关系”、“带动日本经济发展”是安倍政府的真实心愿,但“参拜靖国神社”、“在东海问题上搞小动作”等破坏中日关系的行径也是安倍本人的所作所为。归根结蒂,这都是安倍执政理念内在逻辑矛盾的表征。

只要安倍晋三的执政理念不彻底改变,围绕对华问题他就难免成为王毅外长所说的“两面人”。所以,判断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不能仅看某人口中的善意,更要看他的实际行动。正因如此,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才会一方面强调“改善和发展中日两国关系”是中方的一贯立场,同时又义正词严地指出:“我们希望日方言行一致,将改善中日关系的积极表态切实落实到政策和行动中去。”毕竟,言行合一才能取信于人。

(作者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