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日本
>
日本
师艳荣:恶性案件频发,折射日本“社会病”
2019-07-25 19:47
日本恶性案件频发所折射出的“无缘化”“格差化”“低欲望”等社会病,为日本敲响了警钟。如何重构“有缘社会”、缩小社会差距、调动年轻人的活力,成为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廉德瑰:参院选举后安倍执政无忧,但处理与美俄韩关系是考验
2019-07-23 19:29
现在安倍的执政地位趋于稳固,也正在向修宪目标在一步步接近,日本配合美国发挥军事作用的积极性越来越大,一个外交上日趋活跃日本新形象越来越清晰,今后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能否继续坚持战后以和平宪法为基础的和平主义路线,值得关注。
束必铨:日韩互掐,安倍在参院选举中能靠秀外交成绩拉到票吗
2019-07-19 19:19
当前日本对俄关系、对朝关系暂且以雄心开场,触礁收场。所幸中日、美日关系的总体稳定,维系了日本东北亚地区外交的相对平稳。日俄关系难有突破,不至于拖累自民党的选情。日韩关系交恶,能够激起日本国内部分民众长期存在的民族情绪,这部分选民将可能转化为选票支持自民党的对韩强硬政策。由此,安倍在参议院选举结束前,并不会急于解决。
张云:安倍访伊与日本“中间人”外交的历史与未来
2019-06-19 19:34
由于安倍超长期政权比以前的首相有更加强大的政治基础来规划外交并且付诸实施,如果有一些突破性成绩,在国际安全热点问题上,日本能够作为中间人发挥桥梁作用,这种新外交大国的新认同,就有可能被国民所接受甚至内化,减弱成为军事大国的意愿,还可以弥补经济大国地位削弱后减弱的部分自信。但日本的“中间人”外交持续性不强的历史,也意味着对这一动向必须谨慎乐观。
秦立志:特朗普访问日本,亲密外交背后的分歧难消
2019-05-31 19:23
尽管美日会谈致力于解决贸易失衡,但亲密外交背后经贸分歧难消。由于日本缺乏市场纵深,加之是美国盟友,美国对日贸易战无往而不胜。目前来看,美日两国的同盟基石依然难以动摇,美国在扶持日本军备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旦美日最终实现贸易问题的“一揽子解决”,那么就会更加“齐心协力”。
唐奇芳:日本新天皇:将创造怎样的“令和特色”
2019-05-16 18:19
明仁天皇的“平成风格”给德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日本媒体和学界普遍认为德仁天皇会遵照父亲的模式履行公务。德仁即位后5月4日接受民众朝贺时,表示“祈愿大家幸福安康,并希望我国与各国携手维护世界和平、实现进一步发展”。这与当年明仁天皇即位时的发言完全相同。
邓美薇:令和时代,日本经济有望“升温”?
2019-05-07 18:17
从5月1日起,日本社会迎来“令和时代”。相对于平成时代的“平稳但无所成”的经济发展,在令和时代,与“安倍经济学”带来的短期效应相比,第四次产业革命或许才是日本经济持续“升温”的关键机遇,但却面临着少子老龄化这只“拦路虎”。
张云:日本天皇的稳定器作用
2019-05-05 17:01
明仁天皇依靠个人的能力和魅力,通过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能动地发挥政治稳定器的作用。从国内政治的角度来说,天皇对于弥合政治社会面临极化和分裂挑战时候,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统合作用。从外交层面上,天皇用特殊的微妙方式持续地释放着信号,对于缓解周边国家对日不信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卢昊:走向令和:安倍能否躲过“改元魔咒”
2019-04-30 18:00
观察家们警告安倍“处于权力巅峰时,要看到脚下不稳”,并举出了所谓“改元魔咒”:近代天皇更替后,时任首相不超过半年时间就会下台。当然,考虑到目前政治格局,安倍很可能免于这一“改元魔咒”,但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下,针对安倍长期执政、独占权力的“审美疲劳”和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求变”正逐步成为新的政治诉求,这实际才是安倍政权必须克服的“魔咒”。
笪志刚:安倍“俯瞰地球仪外交”开启2.0版
2019-04-26 17:34
曾几何时,安倍政府外交的亚太初衷是与中国的竞争,思维上是遏制优先,底线上是防范威胁,形式上的主要体现是冷淡甚至去周边化。但现实证明,失去周边支撑的日本外交无异于跛脚,放弃周边也等于丢弃外交屏障,日本外交特色也无从谈起。现在“俯瞰地地球仪外交”开启回归或重新重视周边的努力,对日本外交和经济走势是好事,对东北亚周边外交与和平、乃至亚太通商合作也是利好。
447条
上一页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45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