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南亚 >
东南亚
  • 郭健:菲律宾新总统:南海“变量”与“常量” 2016-05-25 16:38
    杜特尔特或许能够打开中菲对话之门,实现中菲关系的软着落,但是改变菲律宾对南海觊觎之心的愿望将会落空。针对菲律宾产生的新总统,中国不应该抱有过度的浪漫主义遐想,毕竟中菲变量不能决定南海格局。即使新总统具有改善中菲关系的可能,给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提高新的战略机遇,但是改善空间和机遇大小仍值得商榷。因为近期菲律宾就中菲有关南海“海洋管辖权”争端提出强制仲裁结果即将公布,中菲关系会遇到新的挑战,至于杜特尔特总统对中国善意的表态是否能够兑现,需要时间的考验。
  • 纪明葵:菲新总统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与阿基诺有何不同? 2016-05-23 16:47
    从目前情况看,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显然会与前任阿基诺的过度亲美政策渐行渐远。他将更多的考虑推动与中国和解,带来的投资、贸易、旅游以及恢复中国对菲律宾的发展援助所获得的好处。同时他也很难抗拒美军进驻菲律宾给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负面效应,这可能对菲律宾的长期利益带来损害。因此,杜特尔特政府必须坚持两面下注的外交政策。另外2017年菲律宾是东盟轮值主席国,杜特尔特的立场对不断发酵的南海危机有实质影响,南海危机似乎会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杜特尔特的外交政策无疑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预期性,这种不可预期性也可能成为中菲关系改善的机会,但中国目前不是菲最大贸易伙伴,而是排在美、日之后,这对处理菲与中美关系是个大挑战,在两者之间搞平衡很难。
  • 肖河:越南大国外交忙:争取与俄利益捆绑,拉美日保持南海介 2016-05-20 17:33
    由于当前特殊的国际环境,越南的以“将南海争端国际化”为主要导向的外交政策不仅在美国、日本方面取得了不少正面的反馈,也没有妨碍其与传统伙伴俄罗斯进一步增进关系深度。鉴于其实际效果,越南无疑还将继续坚持这一外交方针。对中国来说,也应当明白越南之所以能够在大国和周边外交中看起来“长袖善舞”,绝非是因为其外交政策的巧妙和自身力量的强大,相反只不过是利用了当前的国际格局和气氛。从这一角度而言,是中国而非越南处于实质上的主动地位。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才能对越南的“南海问题国际化”外交做出长期妥善的应对。
  • 李若愚:安倍的“价值观外交”能实现联缅制华吗 2016-05-17 16:51
    除了“民主牌”外,日本在缅甸能打的牌其实不多。金元攻势就是日本手中最后的王牌。但在经济层面看,与GDP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相比,日本对缅甸的吸引力并没有优势。昂山素季虽然被称为民主派,但她并非书斋里的理论家,而是靠政治运动起家的实干派。因此她在外交上恐怕也会相当务实。早在岸田到访一个月以前的4月5日,昂山素季已经与王毅外长举行了会谈,这表明对昂山素季来说现在还不是在中日间“选边站”的时候。缅甸在外交上的选择必定会从本国的实际利益出发,日本手中被冠以“民主”名义的空头支票未必能起到“联缅制华”的效果。
  • 汪遒:起底杜特尔特的“南海经”,我们发现了啥 2016-05-16 17:55
    虽然杜特尔特的“南海经”唱起来不悦耳,但他常把南海问题与经济发展、能源合作相关联在一起,认同有条件的南海合作,这一现象值得深思。其实杜特尔特的“南海经”是综合了安全、经济等多领域的国家政策,既有现有机制的延续,如对美的军事合作与安全依靠;也有国内经济问题、发展问题、社会问题的外溢,可能不再通过逐渐失效的民族主义转移而是通过调整南海策略、更加注重对华经济合作来平衡过去强硬的南海地区政策。而中国也处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时期,菲律宾新的领导人选举上台正好提供了契机。不过,中国也要牵掣美国在地区的影响力,据理力争,争取掌握有关海洋问题的“规则”话语权,在南海问题上不仅仅从菲律宾关系改善的角度进行经济合作,也需从规则、机制这一层面上来掌握主动权。
  • 黄兴球:金兰湾:越南解除武器禁运的筹码,美国“重返亚太” 2016-05-13 15:08
  • 李开盛:菲律宾新总统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对华政策吗? 2016-05-11 14:52
    中国方面不必对下任菲律宾总统的对华政策抱以过高期待。事实上,即使下任总统180度地调整了对华政策也未必是好事。相较总统个人因素,我们更应该看到中菲关系的以下几个基本面:第一,菲律宾整体上还是亲美的。第二,南海争端将是中菲关系中的长期性问题。南海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只能管控。基于这一点,中菲关系维持稳定已属不易,要更进一步并不现实。未来中国对菲关系除了管控南海争端,把政治外交关系保持在稳定水平之外,还是宜以发展经济关系、人文关系为主。
  • 肖河:推动湄公河五国进一步参与澜湄合作,中国外交或应有所 2016-04-12 16:03
    目前中南半岛五国确实有发展经济的需求,尤其是需要外部的资金支持,因此与中国保持合作关系仍然是它们现实的选择。但是同样需要强调的是,这一选择也是斟酌权衡的结果,并不代表各国对现存模式完全满意。另外对中国而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部分的“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实际上拥有多个目标,其中既包括要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外汇收入,又包括增进政治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现在还加入了产能转移等新内容。作为一项对外政策,要想同时实现多个目标实际上是面临一定困难的。因此中国也许应当在实现经济收益和增进双边关系之间做出国家利益的先后排序、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 储殷:缅甸的未来与中国的机遇 2016-03-29 16:50
    昂山素季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能否让缅甸获得快速的经济发展。正因为此,民盟不会因为在意识形态上亲近美国,就会采取对中国的疏远策略。这是因为美国人在情感上和民盟很近,但在投资上和缅甸很远。民盟更可能采取更为开放与灵活的姿态,以最大的可能吸引外国的投资,而在这其中中国的投资不仅将是最主要的,而且由于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力、港口、公路、铁路等事关缅甸经济起飞基础的领域,它也将是最重要的。由于自身没有历史包袱且相对干净,民盟将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迈出更大的步伐,许多巩发党时期搁置的工程(比如密松项目),都很可能重新启动。
  • 宋清润:民盟当家了,但军方也不是好惹的 2016-03-18 18:18
    由于民盟和军方在政治理念与利益方面存在巨大差别,未来,随着民盟执政地位的稳固,民主化的推进,民盟在政治中的主动性会越来越强,而军方的守成态势会愈发明显,此消彼长将伴随着利益格局的巨大变动,愈发触及军方的利益底线,双方必然要不断博弈。这样的交锋还能否心平气和地进行,尚待观察。如果利益受损严重,军方反弹的可能性仍在,尤其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第一,军方和民盟能否能谈妥内阁部长与地方省邦行政长官等关键职位的分配?第二,昂山素季和民盟2015年推动的修宪进程暂告失败,何时再次推动修宪?修改哪些条款?通过修宪削减军人权益的速度会多快?幅度会多大?第三,在国家重大决策上,尤其是国防、安全等重大决策,民盟与军方会否产生矛盾?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