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秩序加速重组的大背景下,扩员后的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分量更重、合作更广、潜力更大,同时,金砖国家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持续深化多边合作,推动“大金砖合作”从区域性协作逐步迈向全球性治理,成为世界应对“特朗普风暴”的压舱石。 |
2025年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成功举行,各方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达成多项重磅成果。扩员后金砖国家成色更足、分量更重、合作更广、潜力更大,让西方臆想的“金砖失色论”不攻自破,成为世界应对“特朗普风暴”的压舱石。 一、金砖之“大”,厚植合作基础 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经济体量、资源储量、市场容量占全球比例上升,多项指标超越七国集团,为金砖国家合作奠定深厚根基。 一方面,金砖国家成员国面积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经济占全球的4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的GDP已达77万亿美元,大幅超过七国集团的57万亿美元。另外,金砖国家经济潜力更足,GDP年均增长率约为5%。 另一方面,随着伊朗、阿联酋等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在能源资源,尤其是关键大宗商品方面的战略优势扩大。官网数据显示,金砖国家集中了全球约44%的石油产量,36%的天然气产量和78%的煤炭产量,以及近四分之三的稀土材料,具备影响全球价格和供应的能力。 此外,从需求端看,扩员后的“大金砖”市场规模庞大,人口优势促使消费市场持续扩容,资源互补助力产业链快速升级,合作机制优化推动贸易出口竞争力不断攀升。内需与外需双管齐下,“大金砖”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更进一步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带来大利好。从供给端看,金砖国家本身产业链条齐全,并且本次峰会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建设,优化全球供给布局。中国“链博会”等平台将继续推动成员国间产业链协同,应对全球供应链碎片化。 二、机制之“金”,搭建合作平台 “金砖机制”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通过设立更灵活、更多样、更公平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起“全球南方”合作发展的“金色舞台”。 金砖国家欢迎新成员加入,近期金砖国家峰会是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的首次峰会,金砖国家成员国扩展至11个。同时金砖国家以更灵活合作方式邀请非正式成员国成为伙伴国,“大金砖”的朋友圈越来越广阔。 在合作渠道上,金砖国家多措并举,促进成员国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包括领导人会晤、部长级会议、工作组会议等合作机制,层层递进、分层合作、各尽其职,为成员国之间求同存异、务实合作、开拓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合作规则上,金砖国家在本次里约热内卢峰会上重申“主权平等”的金砖精神,在多边贸易、卫生治理等多个领域提及平等的价值追求。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不存在主导力量,各国更愿意接受此框架下的规则。这一合作机制与七国集团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以美国为主导,被戏称是“G6+1”。美国将七国集团视为“美国优先”的政策工具,不断侵蚀七国集团合作根基。 三、理念之“新”,重塑合作范式 金砖国家秉持世界多极化的治理理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理念和安全一体化的安全理念,围绕世界百年变局的发展新趋势,重塑国际合作新范式。 多边主义的治理理念。与七国集团搞“小圈子”“小集团”的单边主义不同,金砖国家致力于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持推进国际体系多极化。面对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中心主义,金砖成员国在清洁能源、粮食安全、反恐、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协调立场、发出更强南方和音,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全球南方”合法权益。 “正和博弈”的发展理念。金砖国家不单是“全球南方”在经济上的群体性崛起,更是以团结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正和思维”同西方“零和思维”的一次交锋。金砖合作形塑了全球发展的新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贡献了“金砖方案”和“金砖智慧”,显著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议程设置权和规则制定权。 安危与共的安全理念。金砖国家普遍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倡导构建和平发展、安危与共的世界秩序,争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不做世界麻烦的制造者。本次里约热内卢峰会就巴以冲突、以伊冲突等地区热点再度阐明金砖立场,彰显了金砖国家作为一支集体力量,始终致力于走普遍安全之路,始终致力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世界秩序加速重组的大背景下,金砖国家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持续深化多边合作,推动“大金砖合作”从区域性协作逐步迈向全球性治理。金砖国家茁壮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世界向何处去”最有力的回答。 (作者为现代院研究人员,文章转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