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正文
黄靖:从美国政府权力交接中的乱象看美国政治的逆变
发表时间:2025-01-27 15:51 来源:国际网
特朗普的强势和拜登政府的“挖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政治的大变局。在这场大变局中,拜登与特朗普的权力交接并不只是白宫易主,而是美国政治整体向右翼保守逆变的开始。在这一逆变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大旗下,回归杰克逊保守主义,对外全面战略收缩,对内全面清算左翼自由主义,内卷是其政策主轴。在这样的政局中,势不两立的双方各自压倒一切的政治目的,就是要让对方翻车并彻底打垮对方。可以预见,美国政治的极化现象和社会分裂将持续甚至加剧,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权力交接过程中的乱象仅仅是美国政治内卷的序曲。

特朗普胜选以来,已经开始展现其“强人”政治,在与拜登政府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呈现出了令人担忧的乱象。

首先,特朗普胜选后,立即成立的以马斯克为首的国家效率部。就国家法律而言,这个“效率部”是违宪的——它既不在总统法定的内阁系列之内、更无国会授权。但就是这样一个“体制外”机构,却已经将包括国会在内的各国家机构闹得坐立不安。更有甚者,特朗普尚未就职,就强势干预国会运作,打掉了基于两党共识的过渡政府预算案(government funding bill)。在“三权分立”美国政治制度中,只有当国会通过一个法案并送交总统批复后,总统才能表态。若支持,则法案生效;若否决,则送回国会再表决。若国会三分之二投票支持法案,则总统的否决被推翻,法案成立;若支持法案的议员不到三分之二,否则法案无效。特朗普尚未就任,竟然就能在一个基于两党共识之上的国会法案在送交拜登总统批复之前搅黄。对此明显违宪之举,美国朝野竟然噤若寒蝉!特朗普前所未有的强势,对美国“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绝非幸事。

同时,尚且在位的拜登政府也不遗余力地给特朗普“挖坑”。已在过渡期的拜登政府近期进一步加码针对中国产业的限制措施,尤其是加强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物项的对华出口管制、将包含中国半导体和人工智能公司的140家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启动了对中国制造的“传统”计算机芯片进行“301条款”调查等一系列措施,甚至将腾讯和宁德这样与美国商贸关系密切的公司也列入制裁名单。与此同时,拜登政府旨在禁止美国个人和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发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领域等先进技术的新规也将在明年1月生效。表面上看,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的一系列对华贸易限制措施似乎与特朗普宣称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60%的高关税政策不谋而合,都意图打压中国。但事实上,拜登政府不仅不是为了给下一任政府“铺路”,反而是在竭力给特朗普“使绊子”。特朗普征收“高关税”是同中国讨价还价的手段而非目的。特朗普要的不是切断中美经贸,与中国“脱钩断链”——如果切断了中美贸易,特朗普征收“高关税”岂不成了空中楼阁。相反,他是在以关税为筹码,通过重新谈判贸易协议和“买美国货”的政策来减少贸易逆差,同时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向上世纪里根执政时期的日本车企那样,“三带”——带着资金、技术和供应链——到美国本土建厂生产,以此复兴美国工业基础、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进而“使美国再次强大”。与美国经贸关系密切的相关企业一旦被纳入实体清单,将再难以获得受美国管制的物项和技术;而被移除清单又需要经过商务部、国务院、国防部和能源部一致同意的繁琐程序,因此,拜登政府在下台前快速将上百家成规模且与美国有密切经贸往来的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就是为了尽快缩小和限制中美的贸易往来,进而削弱特朗普用“高关税”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安全问题上,拜登政府也在给特朗普解决俄乌冲突与中东冲突的承诺挖坑设障。拜登政府在拜登退出大选后,纵容乌克兰打入俄罗斯领土;在哈里斯败局已定后,更是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纵深目标,并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反步兵地雷。这一系列违背拜登自己于2022年5月在《纽约时报》撰文为乌克兰战争制定的“红线”——不允许北约直接参战、不试图让普京下台、美国(和北约)不首先主动攻击俄罗斯,不鼓励或允许乌克兰越境功击俄罗斯——的操作,目的就是要给特朗普解决乌克兰冲突的计划设置更多的障碍。毕竟,后者曾誓言要在上任后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尽快实现和谈停火。

同样,拜登政府在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力量推翻阿萨德的时间收纳柜也表现暧昧。特朗普胜选后,“沙姆解放组织”在土耳其的高调支持下,突然发起多年来对政府军的最大攻势。这一组织的首领艾哈迈德·沙拉(原化名: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曾经是基地组织骨干、美国长期以来悬赏千万美金要抓捕的“极端恐怖主义分子”。但在其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后,拜登政府很快撤销了对抓捕他的千万美金悬赏,并与其“积极接触”建立联系;而美国支持的内塔尼亚胡政权则趁乱对叙利亚所有的军事目标连续实施越境打击,以色列地面部队也越过停火缓冲线,占领了戈兰高地缓冲区。所有这一切——土耳其高调支持的反阿萨德武装力量在此时突然发动大规模攻击并迅速推翻阿萨德政权、内塔尼亚胡政权在该地区大肆“趁火打劫”以扩张其在本地区权力的强力控制——没有拜登政府的暧昧甚至是默许是难以想象的。无论如何,叙利亚的遽变势必使得这一“中东十字路口”的关键地区更加动荡不安。不断的分裂和冲突不仅将产生更多人道主义灾难,甚至带来极端主义和动乱的外溢,给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构成更大的威胁。如此乱局必将给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带来更大的挑战,甚至使特朗普为中东带来和平的承诺沦为空谈。

特朗普的强势和拜登政府的“挖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政治的大变局。在这场大变局中,拜登与特朗普的权力交接并不只是白宫易主,而是美国政治整体向右翼保守逆变的开始。在这一逆变过程中,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大旗下,回归杰克逊保守主义,对外全面战略收缩,对内全面清算左翼自由主义,内卷是其政策主轴(详见《美国与亚太简报》第14期主编点评:“特朗普第二任期:挑战与选择”)。在这样的政局中,势不两立的双方各自压倒一切的政治目的,就是要让对方翻车并彻底打垮对方。可以预见,美国政治的极化现象和社会分裂将持续甚至加剧,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权力交接过程中的乱象仅仅是美国政治内卷的序曲。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美国与太平洋地区研究所所长,文章转自“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