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谢浩:“画饼式”骗局?“奥库斯”前景惨淡
发表时间:2025-01-26 22:57 来源:国际网
目前,“奥库斯”第一支柱现在已经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无论是“艰难前行、遥遥无期、直接流产”哪三种结局,澳大利亚都是最大输家。假设它得不到核潜艇,恐怕它很难有动力将所谓技术合作为框架的第二支柱持续下去,届时“奥库斯”将必然走向灭亡。如果及时终止“奥库斯”,转而采购法国潜艇,澳大利亚在时间上和战略上也许还有转圜之机。

12月5日,澳大利亚前海军少将、澳大利亚潜艇研究所所长彼得·布里格斯在澳大利亚智库战略政策研究所官网刊文,认为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简称“奥库斯”)风险正在累积,美英向澳大利亚交付潜艇的可能已经越来越小,澳大利亚必须另寻他路,准备采购法国潜艇。2024年来,随着国际上不确定政治和技术因素增多,关于“奥库斯”的反思越来越多,该协议暴露的风险也逐步增加,澳大利亚如不及时调整,恐怕未来将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三种风险叠加

“奥库斯”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于2021年成立的潜艇技术转让联盟。其第一支柱首次允许美国和英国与第三国分享核潜艇技术,澳大利亚将在美英两国技术的帮助下拥有八至十艘核动力潜艇。为此,澳大利亚违背了与法国的承诺,撕毁从法国购买12艘常规动力潜艇的大型合同。根据“奥库斯”协议,美国将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向澳大利亚出售三至五艘二手“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其余五艘新型“奥库斯级”核动力潜艇将基于英国的技术在澳大利亚本土建造。然而,“奥库斯”迄今已成立三年有余,当初美英的承诺正被巨大的风险冲击。

首先是成本风险。澳大利亚政府估计,采购和运营八艘核动力潜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将达3680亿美元。该潜艇计划整体成本平均计算,占澳大利亚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15%左右,约占每年国防预算的1/4。事实上,美英澳三国签署“奥库斯”协议时可能并未经过严格的成本估算。美国国会在2024年10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三国均认为“奥库斯”是一个“耗资巨大但不能失败”的项目。为了避免失败,澳大利亚将倾向于投入更多资金完成该项目,致使其面临严重成本超支风险。

其次是时间风险。“奥库斯”协议在时间上给澳大利亚画了一张“大饼”,根据协议澳大利亚得到八至十艘核动力潜艇可能要等近半个世纪。按照计划,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向澳大利亚出售三至五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第一艘英国技术主导、采用美国作战系统且在澳大利亚本土建造的核动力潜艇将在本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交付,到本世纪50年代甚至是60年代,五艘新型核潜艇才能全部交付给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时间战线如此之长,可以预见,其中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将会层出不穷。

最后是技术风险。当前,美国和英国舰船建造行业严重衰落,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还要努力实现给澳大利亚画的“大饼”似乎不太现实。美国海军在2024年4月承认,海军舰艇的建造工作严重缓慢,两艘新型号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建造工作推迟了两至三年。为了保持战备,新潜艇无法交付,美国海军的旧潜艇就无法卖给澳大利亚。英国方面,彼得·布里格斯分析了英国未来十年国防采购分析报告认为,基于英国技术的“奥库斯级”核动力潜艇将难以如期开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也认识到,英国面临财政限制、工业基础挑战和“欧洲优先”战略的影响,英国对“奥库斯”的承诺是否可行尚不确定。

澳大利亚各界在反思

“奥库斯”潜艇协议签署已经三年有余,最初的“美好设想”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散发出一些“骗局”的味道。美国通过潜艇协议将澳大利亚绑上战车,其实并非真正想助力澳大利亚的国防建设,而是看中了澳大利亚的地盘,将其作为钳制台海的前沿军事阵地和技术阵地,对中国在军事战略上进行威慑。

澳大利亚是否真正需要“奥库斯”?“奥库斯”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附带损伤”?这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澳大利亚各界反思的重点。

一是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中国并不对澳大利亚产生军事“威胁”,澳大利亚也不是台湾问题的当事方。美国强行把澳大利亚拉入群,主要目的就是拉帮结派威慑台海。虽然根据协议,澳大利亚并没有预先承诺加入美国与中国因台湾问题可能发生的冲突。但澳大利亚诸多反思声音指出,通过购买核动力潜艇,澳大利亚在客观上已经支持了美国对中国采取更为好战的姿态,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这会增加冲突的可能性。

二是澳大利亚无法得到核动力潜艇。澳大利亚前国防部战略和情报副部长认为,澳大利亚并不需要核动力潜艇。首先他认为核动力潜艇成本过高,制造难度大,操作难度大。其次,他认为过度依赖美国和英国的决策和援助,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澳大利亚“不会得到潜艇”。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加雷思·埃文斯认为,八艘核动力潜艇能否按时交付完全不确定,美国和英国都有明确的选择退出权。

三是冲击地区局势。澳大利亚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其临近亚洲东盟国家,其军事实力的增加对亚洲的安全环境产生了强烈冲击。在“奥库斯”刚刚成立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表达了对该协议的担忧,认为其会增加地区军备竞赛,增加核扩散风险。东南亚各国还担心“奥库斯”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抵消其与中国的正常关系。

四是丧失澳大利亚主权。“奥库斯”表面上加强了美英澳三国的军事合作,客观上已经将澳大利亚彻底变为美国的“附庸”。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表示,澳大利亚参与“奥库斯”可能会导致该国的军事控制权被移交给华盛顿,并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他清醒地认识到台湾不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利益,而美国的目标就是“把澳大利亚变成傻瓜,把我们关在里面40年,到处都是美国的基地……而不是澳大利亚的基地”。法国前外交部长勒德里昂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澳大利亚人完全听任美国政策的发展。我希望我们的澳大利亚伙伴不会在事后发现,他们牺牲了主权……”

可能出现三种惨淡结局

且不说因为成本、时间和技术等问题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现实的种种迹象业已表明,“奥库斯”的前景一片惨淡,未来可能出现三种结局。

第一种,艰难前行。从现实的成本、时间和技术角度看,“奥库斯”是个非常难以持续的项目。但基于美国对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美国和英国可能会对澳大利亚实施“延迟满足”战术,将澳大利亚拖垮。根据协议,澳大利亚将从美国购入三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如果新型“奥库斯级”核动力潜艇研发工作出现延误,将会增购两艘。交付澳大利亚的首批两艘潜艇是美军的二手BlockIV型潜艇,美国目前仅有五艘该型潜艇,该型潜艇也是美国最新型的“弗吉尼亚级”潜艇。在美国造船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何时向澳大利亚交付该型潜艇已经无法预测,美国一旦在交付前漫天要价,这种“延迟满足+坐地起价”的行为方式最终会将澳大利亚拖垮。

第二种,遥遥无期。为了缓解澳大利亚的焦虑,美国向澳大利亚提供了过渡政策,这种政策也直接暴露了美国的真实目的。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派遣美海军潜艇赴澳大利亚港口,对澳大利亚军队进行适应性训练,在2027年左右在澳大利亚西部部署核潜艇。表面看来,这是“奥库斯”继续推行的第一步,但也可能是最后一步。美国未来可能借口无法交付核潜艇而长期霸据澳大利亚军事基地,为其“印太”军事战略服务,最终将此作为替代交付潜艇的“B方案”,导致澳大利亚获取潜艇的计划“名存实亡”。

第三种,直接流产。美国是“奥库斯”的最大东家,特朗普再度上台后,该协议在2025年或将迎来最大的变数。众所周知,“美国优先”是特朗普的政策导向,如果某个政策无法给美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特朗普大概率不会继承。“奥库斯”作为拜登的政治遗产,特朗普也会充分评估该协议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美国《政治报》报道称,英国政府已经严重担心特朗普寻求重新谈判或改变协议时间表,因为该协议将带来的客观后果是美国将暂时缩减其海军舰队规模以支持澳大利亚,这不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理念。《政治报》认为,客观现实是,美国既无法扩大国内潜艇产能满足自身需要,也没有多余的潜艇满足澳大利亚的需要。

从现实条件看,“奥库斯”第一支柱现在已经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的可能性已经十分渺茫。以上三种结局不管出现哪一种,澳大利亚都是最大的输家。假设澳大利亚得不到核潜艇,恐怕它很难有动力将所谓技术合作为框架的第二支柱持续下去,届时“奥库斯”将必然走向灭亡。如果现在按照彼得·布里格斯的研判,及时终止“奥库斯”,转而采购法国潜艇,澳大利亚在时间上和战略上也许还有转圜之机。

(作者为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国际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