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刘宝莱:弘扬万隆精神,加强同中东国家战略合作
发表时间:2015-04-23 18:14 来源:国际网
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在新时期赋予万隆精神新的内涵,促进中国同亚非国家一道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从而使万隆精神弘扬广大,更加灿烂辉煌。尽管当前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复杂多变,存在机遇与挑战。且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提出建设新丝路,是践行中国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同中东地区国家加强合作,定能实现互利双赢,进而有利于促进地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4月22日,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峰会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拉开序幕,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00个国家或代表与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愿同有关各方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挥好丝路基金作用。

六十年来,亚非地区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地区国家的神圣使命也由过去的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运动转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然而,万隆精神始终是地区国家的一面旗帜,引领它们求同存异,联合自强,和睦相处,发展壮大,政治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和争端。今天,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是在新时期赋予万隆精神新的内涵,促进中国同亚非国家一道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从而使万隆精神弘扬广大,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同中东地区国家建立关系,是从1955年的万隆会议开始的。当时,周恩来总理会见了埃及总统纳赛尔,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1956年6月30日,中埃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中国同地区国家建交的新纪元。截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同该地区21国全部建立了外交关系。进入21世纪,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有了长足发展。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在中东地区国家已引起强烈反响,普遍表示愿同中国加强合作。值得提及的是中东地区正处于“一带一路”的中心地带。中国人民和该地区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双方通过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密切了友好往来。随着中阿合作论坛十年取得巨大成就和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及美国加速战略东移,逐步减少对该地区的投入,地区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普遍加快“东向”政策步伐,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振兴本国经济。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发表的《北京宣言》足以证明。根据《宣言》精神,“会议”通过了《中阿合作论坛2014年至2016年行动执行计划》和《中阿合作论坛2014年至2024年发展规划》,从而将习近平主席在该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出的构建中阿“1十2十3”合作格局(即一是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二是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三是以核能、航天工程、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新的突破口)设想具体化。习主席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2013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商品1400亿美元,只占今后每年2万亿美元进口商品额的7%;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22亿美元,只占今后每年1000亿美元对外投资额的2。2%。差距也是潜力,更是机遇。”鉴此,估计双方贸易额将由2013年的“2400亿美元在未来十年增至6000亿美元”;中方对阿方非金融类投资争取由2013年的“100亿美元在未来十年增至600亿美元”。双方将加强在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电力、通信、核能、建筑等领域的合作。根据阿方发展优先领域的需要,中方可参与阿方一些重大项目,特别是铁路及民生项目的建设。中方愿参与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走廊”和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双方将积极促成中海(合会)自贸区建设,消除有关障碍。在能源方面,双方合作领域广泛,可先实施石油的勘探、开采、运输和炼化等方面的投资项目和和平利用核能及再生能源领域的重大项目。在农业方面,双方可“实施农业、粮食安全、动物和渔业资源、食品加工、荒漠化防治、环境技术等领域的共同项目,建立中阿荒漠化防治培训中心。”。在工业、科技方面,双方积极建立和实施“中阿科技伙伴计划”。

关于中阿文化交流,双方已将“2014年和2015年定为中阿友好年”,并将举行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动,以弘扬丝路精神;完成“中阿千名艺术家互访计划”;“在2015年至2017年继续在双方商定领域为阿方培训6000名人才。”

关于安全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双方均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国际反恐中心,沙特为此捐款1亿美元“。随着国际、地区形势的变化和双方合作的深化,双方将加大军事交流和联合打击三股恶势力和各类犯罪活动的力度等,并将适时成立中阿安全协调中心。……。

此外,近年来,中国同伊朗、土耳其、以色列三国合作关系均有了较大发展。三国都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位置,并对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中国合作持积极态度。在此情况下,中东地区国家的发展规划和重建完全可以同“一带一路”建设对接,以便使双方打开合作新天地,开辟合作新领域,开创合作新局面。当前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复杂多变,存在机遇与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符合“天时、地利、人和”。

今天,中国提出建设新丝路,就是践行中国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政府多次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走“国强必霸”老路。尽管如此,许多国家仍心存疑虑。在此情况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的诚意,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决不损人利已;坚持自愿原则,决不强加于人。这完全不同于201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从而向世界人民展现一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新举措、新道路。正如习主席讲的那样,“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当然,建设“一带一路”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有各方的努力;既要有远景规划,又要有抓铁有痕的实际效用;既要有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项目,又要有民众期盼的民生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一带一路”内涵,增加青春活力,使之发展壮大。

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中国同中东地区国家加强合作,定能实现互利双赢,进而有利于促进地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作者为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副会长、前驻中东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