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陈积敏: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三大挑战
发表时间:2015-04-03 17:50 来源:国际网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即认知差异、利益冲突与议题分歧。首先,美方对于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图保持很大疑虑,并对“相互尊重”这一内涵存有异议。美国认为,“相互尊重”包含了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认同,而中国在核心利益界定上存在模糊,尤其是在领土争议问题上,这让美国不能接受。,第二,中美两国间存在现实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不仅仅体现在经贸层面,更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选择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目前这种差异难以弥合,从而造成中美间“结构性矛盾”的固化。此外,中美的现实利益问题还间接存在于第三方,第三方因素已成为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最后,美方的认知为中美关系设置了障碍,如果单纯从美国的角度来设定议题,确定中美关系的主要努力方向,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取向,也无助于双边关系发展。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历史性创举,这决定了它是一条没有先前经验可循的探索之路,必将遇到各种可以预见与难以设想的挑战。

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动权在两国自己手中,其主要挑战与障碍也是来自于两国本身。综合来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即认知差异、利益冲突与议题分歧。

认知差异

从总体上来说,中美双方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态度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中国方面热情推动,美国方面则态度谨慎。实际上,美国对于中方所界定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关于第一点,即“不冲突不对抗”,美方对此不持异议,因为这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与战略构想。2015年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任内所发布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表示:“虽然我们会有竞争,但我们不认同会有必然冲突。”

然而,美方对于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图保持很大疑虑,并对“相互尊重”这一内涵存有异议。美国有学者认为,中方之所以热衷于提出这一新概念,主要缘于:一、取得与美国的平等大国地位;二、在核心利益上取得美国认同,从而实现中国的利益诉求;三、中国国内政策的需要。

美方对于“相互尊重”提出异议的原因部分在于心理层面,即美国仍具有超级大国的“孤傲情结”,认为美国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其他国家需要尊重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相互尊重。

但更主要的是现实利益考量。美国认为,“相互尊重”包含了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认同,这是其所不能接受的。在美国看来,中国在核心利益的界定上存在模糊性,尤其是在领土争议问题上。一旦美国认同了中国核心利益,其在亚洲的利益(如盟友关系)可能会受到损害,而美国的亚洲利益与全球利益护持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抓手——稳定的同盟关系。

利益冲突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现实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不仅仅体现在经贸层面,更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贸领域的利益之争是一种常态,因而并不会对中美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是,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选择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从现阶段来看,这种差异尚难以弥合,从而造成了中美间“结构性矛盾”的固化。

尤其是美国在全球推广美式民主价值观的冲动不减,这使得中美之间形成了很深刻的战略互疑,继而造成中美两国对对方战略意图的质疑,这已成为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巨大羁绊。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不能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错误,否则就会一错皆错。”

此外,中美存在的现实利益问题不仅体现在两国之间,还间接存在于第三方。甚至,第三方的干扰因素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性变量。例如,中美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立场差异。实际上,美国并不是南中国海问题的当事方,其传统政策也是保持相对超脱的立场。

但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强调,南中国海问题事关美国国家利益,并且公开支持菲律宾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诉求。再比如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的政策也发生了重要转变。2013年2月,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奥巴马避免与之谈及钓鱼岛问题。

然而,2014年4月21日,奥巴马在接受日本《读卖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5条。4月24日,他在与安倍晋三会晤后的记者会上又再次重申了这一立场。这是美国在任总统首次公开、明确表示这一主张。其后,两国在联合声明中再次写入了这一政策主张。显见,第三方因素已经深刻嵌入到中美关系之中,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

议题分歧

中美两国对于保持双边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是存在共识的。但是,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路径选择:中方希望先勾勒发展蓝图,确定发展方向,然后再具体操作;而美国则强调先从优先议题入手,逐步累积共识,确立发展愿景。换言之,中国主张先宏观设计,再微观推进;美国则与此相反,更加重视以具体合作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除思维差异性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双方在议题设定上存在分歧。从中国方面来看,事关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等核心利益的原则性问题一定要清晰表达,优先确认,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作。但美方认为,关于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本身就存在争议,可以先从具体问题入手,在合作中培育互信。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麦艾文(EvanMedeiros)曾指出,美国主张发展美中关系应“从扩大合作,管控分歧的模式开始……我们需要少谈核心利益,多关注共同利益以及我们共同努力解决关键地区与全球挑战的方式,这符合我们的利益。”在他看来,这些需要关注的共同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不扩散、全球增长、能源安全等。

然而,美方的这种认知,实际上为中美新型关系的构建设置了障碍:一方面,中国自近代以来所经历的历史遭遇令中国对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倍加重视。可以说,中国对外关系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其核心利益。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与彼此重大关切也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的一个政治前提,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鲜明体现。另一方面,美方所提出的众多紧迫性问题并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现实需求。

毫无疑问,这些全球性问题是中国的利益关切,但很多却不是中国需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问题,甚至在某些问题上,中美之间还存在较大分歧。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单纯从美国的角度来设定议题,确定中美关系的主要努力方向,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取向,也无助于双边关系发展。

显而易见的,中美在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重大问题上存在很多亟需澄清与克服的误解、矛盾,这意味着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符合双方的预期与利益,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契合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因此,中美双方应共同努力,相互理解,相向而行,并通过坚定务实的合作不断扩大共识,培育互信。正所谓“事在人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亦复如此。

(作者为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文章转自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