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宿景祥:谁制定区域规则?中美关系中两种哲学的对立与协调
发表时间:2015-02-06 16:17 来源:国际网
中美两国的哲学相映成趣。中国秉持发展的哲学,美国笃信控制的哲学。两种哲学清浊交互,相激相荡,决定了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美两国将继续曲折周旋,颉颃相抗,在对立与协调中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中国:发展的哲学

北京APEC峰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新格局。中国以有为之姿,据有为之位,乘有为之势,行有为之事。拨乱反正,廓清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正确路径。

进一步提升了中美关系,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局势可望趋稳。外部环境相对安定,无疑有利于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但从长远观之,中美两国关系的本根分歧依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度,自古以来便强烈地吸引着西方世界。从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西欧便与中国有了经常性的联系,但一直不足以形成对抗之势。进入19世纪,西欧由于工业革命而获得了足够的力量,中国和西欧两个文明的接触面日益扩大,无可避免地形成了直接碰撞。随后,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相继与西欧合流,与中国直接碰撞。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个方面,不得不屈从于列强,其后果至今仍清晰可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锐意自坚,逐渐恢复了应有的国际地位,但安全问题仍有很多隐忧。冷战期间,中国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折冲樽俎,努力维护自身安全。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多将中国定位为中等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能力都很有限,对内一心搞经济建设,对外则力争和平环境,尽快融入国际经济。发展是中国的主要任务,中国秉持发展的哲学,亦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美国:控制的哲学

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笃信控制的哲学,这是美国在世界上所占据的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所决定的。美国的工业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皆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美元是世界上通行无阻的国际货币,华尔街则是国际资本调配中心。在世界秩序中,美国最核心的优势是傲视他国的军事与情报能力。自二战后,美国就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在全球各地展现武力的国家。自苏联解体后,美国对武力的运用比以往更加自如,而且对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兴趣也更大了。

美国的确是一个太平洋国家。早在1844年,即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与签订了《望厦条约》,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商务和政治关系。1854年,美国派军舰到日本,结束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历史。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占据了亚洲的门户。此外,美国在19世纪还夺取了夏威夷及南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于1921年主持召开华盛顿会议,主导了东亚地区的战后安排,预示着美国未来对太平洋的统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太平洋战争中击败了日本,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太平洋地区。

日前奥巴马总统在澳大利亚参加G20峰会时谈到,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将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焦点。“我们不仅是口头上说说,我们是真正地在投入”,美国在亚太地区投入了“鲜血和金钱”。这句话并无特别的深意,只是再次强调美国不会轻易地让出对太平洋地区的控制权。

中美矛盾是亚太地区的基本矛盾

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东北亚有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朝鲜,东南亚有众多新兴国家,大洋洲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诸多岛国,南亚、中亚和中东在辐射范围之内,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早早就宣称属于太平洋,南美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也日益转向太平洋方向。整个亚太地区,看似破碎分裂,实则混为一体。扰之则乱,抚之则安。

过去10多年来,随着中国崛起的步伐加快,国际媒体热炒“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要求中国要当“负责任大国”。中国则以一贯之,强调“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对于周边国家的挑衅行动,通常采取友善态度回应。然而,中国的善意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尤其是2009年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之后,日本、菲律宾等国响应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战略”,顿生轻中国之心,怀私挟诈,试图利用与美国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挑起中美之间军事冲突,以达到阻遏中国崛起之目的而后快。

2011年,奥巴马宣布“亚太再平衡”战略。2012年,日本和菲律宾分别在钓鱼岛和黄岩岛问题上挑起事端,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强硬立场进行反击。中国对外战略随之大转型,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概念,申明中国已重新回到了“一流大国”的行列,世界应接受中国已经强大这一事实。中国不仅与美国,而且与欧盟和俄罗斯同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此来打破美国在世界中的单极地位,重新构建世界格局。

以国际大势观之,中国快速崛起,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势必对亚太地区旧有的政经秩序构成重大冲击。由于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支配性力量,中美矛盾自然成为该地区的基本矛盾。中美矛盾是“纲”,其他各种矛盾都是“目”。中美矛盾是主干,其他各种矛盾皆为枝节。

以中日矛盾而论。日本自甲午战争之后,便一直以亚洲强权而自居。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固然发轫于“明治维新”,但其早年的资本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肆掠夺中国和朝鲜等亚洲国家的结果,这也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二战后几十年,日本从冷战政治环境中受益颇多,尤其是经济上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但在政治和安全方面,日本则丧失了自主权,被美国所羁勒,这是日本为其当年发动的不义战争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虽然从经济上看,日本目前仍是一个强国,但其地缘政治环境极为恶劣,与中国、韩国和俄罗斯均有领土争端。日本和美国名为盟友,实为主仆,日本右翼政治集团的最终目的是摆脱美国,取得实际上独立国家的地位。日本不加掩饰地称中国为战略对手,利用钓鱼岛主权争议,积极整备军队,解禁集体自卫权。同时,试图借用菲律宾、越南和印度与中国间的领土争议,构筑对中国的包围圈。但其所作所为,却不过是为了向世界证明其有抗衡中国的能力,借此加深中美之间的嫌隙,并以此加重自身分量,要求与中国和美国重建关系而已。

中国内政稳固,尤其近年来,正纲纪,除旧污,立新政,创法制,使天下一新,国势日张。中国外交成效卓著,与周边几个邻国之间的摩擦,皆非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冲突。中日矛盾虽近乎于战略层面的冲突,实质上只是结构性的冲突。日本是中美对立关系中的一环,美国需要日本与中国维持紧张关系,需要一个政治上虚弱的日本政府,因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会听命于美国,把美国的支持当作它继续存在下去的唯一希望。

对立与协调中影响亚洲发展进程

发展的哲学侧重经济,控制的哲学侧重政治。但政治永远是手段,目的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二者源同而流异。美国之所以孜孜以求,维系其超强的军事力量,实质上是为了保持对国际安全市场的垄断,从而合理地向各个受到其保护的国家收取巨额的费用。在人类社会中,军事力量从来都是第一重要的资本,它总是要求获取比其他技能更高的回报。但由于军事力量的非生产性,一个国家如果维持过多的军力,而又无法从其他国家寻求到足够的补偿,那么,它不仅对国际社会无益,同时也势必会损害本国经济。

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多年陷于停滞状态,全国各地的公路、铁路、桥梁、堤坝和电站多建于几十年前,亟待更新改造。早在1992年老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政府就曾规划了全国高速铁路网建设方案,在各主要城市之间修建高铁,这些方案至今也未见落实。今天,全球高铁市场上,只有中国、欧洲和日本的企业竞标,见不到美国企业的踪影。美国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资金,却不能充分投入到国家建设上,这一切都是因为所奉行的政治哲学所致。

世界大势是发展经济,发展的哲学乃人心所向。日前在澳大利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提出振兴全球经济的宏图,宣布设立“全球基建中心”,大力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这表明由习近平主席去年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整个世界的发展节奏高度吻合,正所谓“卓然与天地并,沛然与造化同”。“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运输大通道,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串连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长期目标。“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进欧洲经济圈,涵盖总人口约4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3%,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9%。为推进这项宏大的战略,中国近来密集地落实了诸多重大举措,包括筹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在北京APEC峰会上力主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等等。中国以卓然有为之姿,据有为之位,乘有为之势,而为有为之事,整个亚洲的发展前景为之一片光明。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是美国经济的未来所倚,美国有学者估计,未来5年,美国来自海外的经济增长将有一半在亚洲。

辩证法的精髓在于对立与协调,矛盾的双方向对立面的转化。习近平主席去年提出要和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经过一年来的具体实践和摸索,至不久前北京APEC中美峰会所达成的共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才渐渐地显露出来。西方学者一致强调的大国必然对抗的理论,在中美关系中并没有得到印证。中美两国是一种既相互对立,又彼此协调的关系。中国所秉持的发展哲学,与美国所笃信控制哲学清浊交互,相激相荡。奥巴马日前所说的“美中合作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核心”,并不是一句没有意义的空话,美国如果不积极地与中国合作,参与亚洲的发展,也就无法维持其在亚洲的领导权,更遑论控制亚洲。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里,中国将多倚重经济手段,美国则更重政治手段,两国将曲折周旋、颉颃相抗,在对立与协调中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进程。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转自澎湃新闻外交学人)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