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孙立鹏:谁将是下任美联储主席?
2017-10-27 16:53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预见,鲍威尔或耶伦胜出的可能性最大。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央行,人事任命的事态发展及潜在影响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拭目以待,看看究竟能花落谁家?
刁大明:特朗普将延续前任亚太政策?
2017-10-24 16:58
总体看来,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确存在一些变化,但远非是其竞选期间或者当选之初外界预测的颠覆式的不确定。不过,特朗普外交政策中的这种延续,更像是在不同议题上对不同传统的零散映射。这种“传统”更像是将美国历史上涌现过的各色外交理念黏合起来的弗兰肯斯坦式的存在。而且如此混合的外交倾向更像是面对不同议题时倚重不同群体而作出的被动因应,而非深藏不露的战略逻辑。
马钊:美国退出教科文组织背后的更大隐忧:对“软实力”拂袖
2017-10-16 17:20
特朗普上台以来,并无明显建树,而且,他的任性做法还为自己惹来麻烦。这些导致了他与美国国内犹太游说团体的关系出现不睦。此次特朗普高调重提支持以色列,不无缓和关系的意味。算是以较小的外交代价,稳住支持他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盘。从竞选至今,特朗普已多次表明对国际组织既不信任,也没兴趣,更不愿意承担更多全球治理的国际义务与责任。由此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的三年内,国际社会需要适应一个没有美国参与或领导的新国际体制。
丛培影:阿富汗战争16年 美国得到了什么
2017-10-12 16:16
16年来,美国国内一直都没有停止对阿富汗战争进行反思。事实上,阿富汗战争束已经缚了美国的手脚,使其难以自拔。通过反思,美国对整体局势有清晰的认识,阿富汗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美国、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可能还要包括巴基斯坦等多方力量进行全面深入的和谈。特朗普当下对阿政策很清晰,打击渗入阿富汗境内的其他极端组织,控制住局面,等待时机,实现和谈,最终全面撤军。
袁野:美国民主党的重振及未来前景
2017-10-11 14:28
2016年美国大选后,民主党遭遇“滑铁卢”和“黑天鹅”的双重打击,在美国政坛地位受到打击,未来走向陷入迷茫。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就职以来,民主党重振旗鼓,不断掣肘新政府。同时,民主党党内的相关反思和重整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民主党能否在2018年国会中期选举取得好成绩进而东山再起、重塑美国政治生态,值得关注。
张锋:特朗普联大自诩“发光的例子”,美外交精英痛心疾首
2017-09-22 16:46
从其联合国演讲看,特朗普是美国外交传统矛盾体的结合,是美国例外论中孤立主义和干涉主义两大倾向交织斗争的体现。其外交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其能否化解美国外交传统的种种矛盾,调和孤立主义和干涉主义的倾向,并为美国找到适合于其当前内政外交需求的国际角色。
孙兴杰:债务上限这场大戏,特朗普共和党谁背叛了谁?
2017-09-15 19:28
对特朗普来说,这次债务上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如果能够实现两党之间的合作,他可能会做更多的改革。当然,特朗普面临的一个潜在的挑战就是,如果“通俄门”的事情发酵,甚至到了被弹劾的地步,谁能够保护这个非典型的共和党总统?本来共和党内,尤其是建制派就认为副总统彭斯比特朗普更适合当总统。到那个时候,才会真正面临谁背叛谁的问题。
张敬伟:特朗普“约会”民主党只是小聪明
2017-09-13 10:42
特朗普不要高兴得太早。特朗普“约会”民主党只能偶尔为之。毕竟,他是共和党的总统,必须考虑中期选举的大目标。如果他真的“中立”了,或者对两党都采取机会主义的工具策略,结果还是两党联合对付特朗普。能否处理好府院关系,是特朗普面临的大难题。“约会”民主党不是大智慧,只是小聪明。
张志新:特朗普或让“追梦者”梦断美国
2017-09-08 18:43
特朗普不仅达到履行竞选承诺、驱逐非法移民的目的,还将责任推给“不负责任的”国会,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只是,特朗普在一味讨好保守派基础选民的同时,也在疏远在美国选民中比例日益上升的少数族裔,共和党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中期选举中失去国会多数席位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鲁莽的特朗普是否看到了这一点呢?
吴祖荣:美国没有放弃“领导”世界图谋
2017-09-05 16:53
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本性没有变,变的只是其手段和策略。不过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持续崛起的世界大势面前,不管美国如何变换外交手法,其独霸世界图谋终因战线过长,野心过大而造成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的困局。
1118条
上一页
1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112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