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 钟飞腾:“新华盛顿共识”能否取代“华盛顿共识” 2023-07-26 18:28
    针对美国面临的多项根本性挑战,美政府提出了一套“新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这不意味着美国愿意完全放弃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而且,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也并非全盘接受“新华盛顿共识”。同时“新华盛顿共识”标志着美国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的系统性调整,其目的之一是重塑中国的外部环境。鉴于中国经济的规模、发展势头和政策取向,这一进程并不容易。
  • 张茉楠:从耶伦访华看未来中美“菜单式合作” 2023-07-25 20:03
    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是贯穿“拜登经济学”的主线,而强化国家干预、制定产业政策也是美国对华“去风险化”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去风险化”但“不脱钩”意味着在非核心敏感领域美国接受“菜单式合作”,却也意味着其将进一步限制中国在关键领域的战略竞争能力。
  • 苏晓晖:美国财长即将访华,还在想着给中国“立规矩”? 2023-07-07 21:19
    美国希望稳定中美关系,但仍希望尽可能地对中国造成伤害,实现其一己私利。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我们一方面不拒绝对话,而在沟通的过程中,中国会强调我们的底线和红线来主动地塑造中美关系,让美国看到的是,如果美国只为了自己的战略竞争目标来不断地推动相关议程的话,那么中国方面是绝不会配合的,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中国也会明确未来关系发展,中方希望能够走向的一种前景,希望美国放弃一些幻想,能更多地与中国相向而行。
  • 王浩:“中国屋”,美国对华政策实施新机构 2023-07-07 21:11
    以服务美国对华竞争战略为宗旨的“中国屋”,其设立对中美关系的稳定、改善和发展显然并非积极信号。值得关注的是,该机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试图通过权力和资源的集中,打通外交系统与政府各部门间的壁垒,将美国国务院涉华职能部门纳入统一协调,以提高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执行效力。但基于“中国屋”创设以来的表现,它能否实质性提升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能力,有待观察。
  • 唐慧云:极右翼与种族仇恨阴影下的2024大选:谁将获利? 2023-06-29 17:25
    总体而言,族裔问题将是2024年大选的重要议题之一;极端右翼力量活跃对共和党利弊共存;白人仇恨少数族裔事件可能频发,民主党或许能从中获利。
  • 张昭曦:共和党的2024,德桑蒂斯之选 2023-06-25 18:40
    德桑蒂斯是当前共和党内影响力突出的少壮派政治人物,政治前景被普遍看好,其正式参选反映出共和党内部政治生态的最新变化。目前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优势很大,如果他赢得初选,他不排除挑选德桑蒂斯作为副手,联袂冲击总统、副总统职位。更长远地看,只要不出现颠覆性的丑闻或失误,各方面条件突出特别是年龄优势明显的德桑蒂斯拥有广阔的政治潜力。
  • 崔荣伟:“不改革可能会死,但改革死得更快?” 2023-06-15 16:16
    “新华盛顿共识”是美国中产阶级外交理念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反驳,更是着眼于大国竞争,推进美对外政策转向做出的理论铺垫。这一战略思维转变体现在三方面:一、促进国内阶层整合,以实现新均衡。二、以国家安全名义扭曲对外经济政策,排挤、孤立他国。三、在经济手段上加码,弥补军事手段的缺陷,更多影响地区形势发展。“新共识”是沙利文整合美国内外政策,为国家下一步如何走开出的一剂猛药。但阻力重重的现状加上内在的零和属性,限制了其发展前景。此外,它的副作用甚或令美陷入“不改革可能会死,但改革死得更快”的危险境地。
  • 刁大明:共和党的2024阵容:他们为何选择陪跑 2023-06-14 18:42
    如果最终特朗普赢得初选、三度竞选总统的话,届时彭斯等人的态度最为关键,如果仍然坚守与特朗普保持距离,共和党虽因内部整合不顺更易败选,但其未来的整合还更有可能走出束缚、获得更为宽广的政治空间。届时,参与2024年初选的这些初步积累了经验和人气的试水者将迎来真正的机会。于是,特朗普在选2024,彭斯和克里斯蒂在求历史定位,斯科特在选出任副手的机会,黑莉在选未来出任国务卿的机会,德桑蒂斯则在选2024或2028。
  • 刘强:美“三海联动”策略是恶化局势的毒药 2023-06-13 18:19
    美“三海联动”策略对抗意味极重,不仅严重影响了中美彼此的战略沟通和战略互信,还会导致地区安全局势变得凶险,增加中美发生冲突的风险。因此,希望美国政府放弃冷战思维,认清中国和平发展的善意。同时,中美应本着求同存异的理念,妥善处置分歧,建立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防止误判和冲突。
  • 黄靖:经济孤立中国,美国真有一整套方案? 2023-06-07 18:18
    沙利文的讲话只是一个政策构想,不是拜登政府要制定并执行的一套对华经济政策。其实质是批判共和党奉为圭臬的“里根经济学”,这更像为拜登提出的一份针对共和党的竞选大纲。而提前将“中国议题”引入大选,目的是要以反华共识为挡箭牌,加大共和党的反击难度。可以预料,下届美国大选,两党必将在对华强硬上展开竞赛。美国政治的不确定性,将继续成为维护中美关系稳定的最大障碍。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