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美国
  • 薛理泰:奥巴马“平衡术”非独对中国军事施压 2014-04-25 13:11
    中美之间有矛盾但远未达到对抗的程度。当前华府对华政策是“防”,对日政策也是“防”,对中日两国采用“平衡术”。美国要在亚太地区维持和平与稳定,力求“平衡”是低代价、高收效的不二法门。
  • 吴正龙:美国需反思亚太“再平衡”战略 2014-04-23 10:30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冷战思维的产物,是用19世纪的办法来解决21世纪的问题,会引发地区更大的动荡和不安。美国想遏制中国,两面下注,注定行不通。建设性地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并从中获益,有益于各方。
  • 格雷格·库萨克:美国该如何找回中国盟友 2014-04-21 16:40
    中国在二战中付出巨大牺牲,为二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是西方国家不应遗忘的盟友。但二战后由于美国右翼势力的政治行动导致两国间的隔阂与对抗。现在,中美两国应开拓一种新关系,避免强权政治的老路,美国应该首先伸出友谊之手。
  • 王嵎生:美国的TPP和茂物目标升级版 2014-04-21 16:38
    TPP谈判的某些内容同亚太自贸区(茂物目标升级版)设想并不都矛盾,某些方面甚至可相辅相成。TPP只要有利于公平开放的贸易环境,估计中国将乐见其成,但其曲高和寡,困难重重。美国如不脱离实际,与APEC成员齐心协力推动构建“茂物目标升级版”,对催生TPP也可能有所裨益。
  • 郑永年:中国如何建设性地平衡美国? 2014-04-15 16:57
    中国“平衡”美国既可以是负面的和对抗性的,即类似于冷战期间前苏联和美国之间那种军事上的互相威慑,也可以是建设性的和合作性的,即中美两国避免军事竞赛,加强经贸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承担国际责任,迫使美国对中国进行“合作”的同时,弱化美国对中国可能的“围堵”战略。
  • 陈积敏:美国霸权式微与信任危机 2014-04-14 16:29
    无论是叙利亚危机,还是乌克兰问题,美国所遭遇的尴尬不仅仅在于地缘战略博弈中所处于的“守势”地位,更在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盟国对于其履行承诺能力的质疑。这种不信任感对美国维持全球领导地位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如果处于式微中的霸权国家能够慎重进行战略选择,而其他大国可以充分考虑到该霸权国家的利益诉求与威望需要,新的历史图景将会被描绘于世人面前。
  • 戴维皮林:美中如何治愈“相互依赖症”? 2014-04-14 16:04
    中美两国处于一种本身就不稳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恶化的关系中。对此,美国学者建议美国应进行战略规划,缩减赤字,说服美国家庭加大储蓄,将储蓄转投入基建和培训中。中国需要减少生产、增加消费,在国内消化更多的本国储蓄。两国贸易战只能进一步恶化形势。
  • 郑永年:美国的“日本困境” 2014-04-10 16:38
    中日关系的恶化使得美国夹在中间。美国对中国不高兴,因为中国的行为在促使日本更快地走向正常国家,而日本国家正常化对美国所能带来的挑战,远远大于对中国所带来的挑战。美国对日本不高兴,日本打着“反中”的旗号来迎合美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美国是容许的,但如果日本一旦过度使用同盟来追求国家正常化,必然最终从日美同盟中逃离出来,挑战美国的霸权。
  • 爱德华·卢斯:美国民主只为1%人口服务? 2014-04-08 17:45
    未来多年里,不平等状况甚至会因技术与全球化的影响而加剧,可能会达到十分惊人的地步。政治是唯一真正能对此起到抗衡作用的力量。但是美国现在日益兴起寡头政治,其政治体制只能起激励而非制衡的作用,那么美国民主将面临一场灾难。
  • 郑永年:为什么说中国也要考虑“平衡”美国力量? 2014-04-08 17:15
    国际关系的其中一个铁律就是:如果你不根据国家利益出发来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你就要受到惩罚。中国一直在被美国平衡。中国如果要追求国家利益,就要改变被平衡的局面。具体说来,中国应当主动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反制美国的平衡;第二件也是更重要的事情是主动平衡美国力量。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