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美国宣布将战略重心东移的同时,中东爆发导致阿拉伯世界分崩离析的“阿拉伯之春”。三年来,美国决策者90%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处理包括叙利亚、伊拉克、埃及、沙特、巴以和平等中东地区危机的“淘江湖”战略中。尽管美国强调其向亚太“再平衡”的决心坚定不移,但其速度却取决于世界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情。 |
2011年下半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先后高调宣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地区将是美国今后外交战略的重心,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奥巴马总统当时宣称,我们现在可以安全地把注意力转向亚洲,因为阿富汗战争逐渐退去,“基地”组织正在走向失败。美国重返亚太的言论引起了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然而,奥巴马宣称的情况至今并没有出现。 人们注意到,正当美国宣示战略重心东移的同时,在中东爆发了导致阿拉伯世界分崩离析的“阿拉伯之春”。三年来人们发现,随着传统的阿拉伯政权被削弱、国家被分裂、旧边界消失、极端势力获益和宗派争斗不止,而美国则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奥巴马的批评者指责他忽视了一个攸关美国重大利益的地区,这让中东一些人认为,美国不再重视或没有能力影响这一地区。中东眼下的现实是,暴力冲突不断和动荡肆虐,一些阿拉伯国家出现了权力真空,并让“基地”组织和伊朗的势力日趋增强。阿拉伯世界开始在思考,谁丢弃了中东? 心猿意马的“再平衡”战略 从理论上讲,美国战略东移或所谓“再平衡”战略,是要将亚洲作为战略支点,也就意味着亚洲事务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然而,如同一位美国官员所言:综观2013年美国白宫处理的外交政策方面的危机有90%来自中东。这一年,叙利亚发生内战、埃及出现军人政变、与伊朗核谈判认真开始、克里国务卿为重启巴以和谈破纪录地10次出访中东,忙得“不亦累乎”。这表明,中东问题仍是美国外交的优先选项,美国不仅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回了中东,而且深深地参与了该地区事务。克里在担任国务卿整一年的过程中,强化了美国将重心转回中东的倾向。他上任之初,首先踏上了前往耶路撒冷,寻找重启以巴和谈之路,而没有采纳他的前任暗示将首次出访地点选为亚洲的劝告。克里选择的外交政策重点出人意料,不仅将中东置于亚洲之上,还意味着把关注点放在以巴和平进程而不是可能更为紧迫的政治和人道主义危机问题上,如已经夺取10万人生命的叙利亚内战、埃及暴乱以及伊朗核计划引发的紧张局势。 在克里向中东投入了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奥巴马也没有信守他大力宣扬的亚洲支点的承诺,他没有出席具有象征意味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不仅如此,奥巴马在其2014年国情咨文中暗示亚太地区不是其政府的一个重点。他在谈论对外政策时,把重点放在了广义的中东地区。从更广义的层面上,奥巴马错过了一个重申自己标志性的对外政策创举,即美国向亚洲的“再平衡”战略(即支点转移)的机会。他的演讲中没有对“再平衡”战略作任何提及,只是笼统地承诺要继续重视亚太地区,在那里我们将支持盟国,塑造更为安全和繁荣的未来。给人的感觉是,美国的亚洲支点战略还未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为那些声称“再平衡”战略已死的人士提供了更多口实。美国决策者90%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为处理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在内也仅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一人口的中东地区危机的“淘江湖”战略,让人感到被忽悠和被弄糊涂。 美国在中东“淘江湖” 3年前“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奥巴马在中东一直如走钢丝,如履薄冰。批评人士认为,作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缺少战略和优柔寡断,在中东“淘江湖”。美国中东外交目前面临的挑战是: 1、叙利亚危机问题上,去年9月份,奥巴马似乎最后一刻决定不立即打击叙利亚,这被批评者视为严重错误。先划红线然后退缩有损于这个世界大国的信誉。答应向反政府力量提供援助的承诺没有完全兑现。奥巴马将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归咎于“基地”组织有关的极端势力的兴起,从而淡化了要巴沙尔立即下台的紧要性。 2、伊拉克问题上,美国2011年从伊拉克撤军被誉为奥巴马最重大的外交成就之一。暴力和恐怖主义加剧的可能性是当时考量的内容之一,但是最近伊拉克部分地区与“基地”组织有关的好战势力兴起让华盛顿有了压力,伊拉克目前的安全局势恶化正是奥巴马外交成就所致。 3、埃及问题上,2011年以来美国长期盟友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被推翻让奥巴马很苦恼,而去年7月份穆巴拉克的继承者穆尔西被军队赶下台也让奥巴马很头疼。华盛顿似乎对这些事件感到措手不及。它依旧不称穆尔西被废黜为政变,华盛顿的反应似乎半心半意。它暂停对埃及军队的援助,但对要求军队退到一旁、恢复民主的呼吁颇为克制。 4、沙特阿拉伯:美国对于军事干涉叙利亚退缩不前,而且推动伊朗核谈判让利雅得感到恼火,而华盛顿需要沙特阿拉伯支持解决巴以冲突。 5、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中东当前局势不安宁对巴以达成和平协议不利,经过多年的僵局后华盛顿决心重新推动和平进程,国务卿克里十下中东,希望在一个月内提出巴以框架协议方案,。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有不可估量的风险,一旦会谈破裂,人们大失所望可能演变为新的暴力冲突。 美国“再平衡”战略远未定型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需要在中东重新树立自己作为该地区领袖地位,但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在中东驻军,但确实能担当起领导作用。由于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反美的圣战者完全可能趁机接手,迫使美国重新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回中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美国会按自己的想法来塑造该地区,而不是被迫按照别人想法仓促行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尚处在初期阶段,远远没有定型。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这个过程远远没有完成。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欧洲、特别是最近乌克兰发生的事情,中东发生的事情,仍然吸引着世界的主要注意力。尽管美国强调,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决心坚定不移,“再平衡”的时机和步伐可能会随着推行的过程中进行调整,也可能由于包括中东在内的其他地区的动乱而不得不放慢速度。这取决于世界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情。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对“再平衡”战略是否会按计划顺利进行持怀疑态度,他们正等着看美国的成功,同时他们可能两面下注,以确保他们自己的利益不因此受损。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