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南亚 >
东南亚
  • 葛红亮:承诺对美关系升级,东盟的真实意图何在? 2022-05-23 16:28
    东盟定义下的东盟—美国关系,本质上是以东盟保持“中心性”的地区多边框架的延伸,意味着美国要继续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要在遵守东盟规范方面展示出更大的诚意,要在美国的地区战略实践中,展现出更多与“印太展望”相一致的包容、公平、多边主义精神。如此看来,东盟升级对美关系的承诺有其自身逻辑,在本质上是东盟对美博弈,以及在大国竞争时代提升自我价值的外交话语表达。
  • 张云: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与亚洲多边主义未来 2022-05-18 10:39
    此次东盟-美国峰会再次展示了过去几十年来,东盟在引领地区多边主义中所坚持的非意识形态化、非军事化和强调在互联互通中求发展的理念。“东盟中心”也将被继续证明是推动亚洲多边主义唯一可行的模式。
  • 王珍:一个罕见而重大的外交举措 2022-05-12 20:53
    三个东道国发表联合声明,这是一个罕见而重大的外交举措,因为:第一,这标志着亚洲的地位在提升,东盟的地区核心作用在加强。第二,这也彰显了亚洲国家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加强团结、同舟共济的强烈愿望。第三,联合声明突出强调,三个主办国“将为所有成员国和经济体提供机会,与所有伙伴及利益相关方合作”,这是针对美西方试图把俄排除在G20和APEC会议之外的图谋而做出的集体回答,是三国联合声明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凸显了三个主办国至少在办会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公平公正原则,不向强权和高压屈服的精神。第四,三会的主题各有侧重,但共同关键词是“团结应对挑战”,“携手复苏”,“开放、包容发展”。这表明,维护和平,促进合作,推动发展,携手复苏是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 查雯:温和的共同立场与各自谋求利益的身段:俄乌冲突中的东 2022-05-11 21:31
    东盟成员间的分歧,会降低东盟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而大国竞争加剧,也将进一步影响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但在俄乌冲突这样的大事件上,东盟原本就没有直接参与的兴趣。温和的集体声明反而给成员国留出了更大的政策空间,使成员国得以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张薇薇:拜登亚洲之行前,为何要急着见他们? 2022-05-07 14:18
    鉴于东南亚在美国“印太战略”的布局中占据独特位置,美国便对其大力诱惑拉拢。但东南亚已不再如冷战时期那般脆弱无力,经过数十年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亚太经济繁荣的重要贡献者和地区和平的坚定支持者,对美国利己主义的本质和地缘政治操盘手的真实身份有着清醒的认识。美国企图操控东南亚开展地缘竞争,实难得逞。
  • 翟崑:亚太地区合作环境正在恶化 2022-05-06 20:00
    鉴于当前亚太地区发展与安全的矛盾在加剧。作者有几个建议:一是应提倡去安全化,亚太地区不去安全化就没法发展。二是要相信发展的力量,也就是市场的力量。三是要维护RCEP,继续推进东盟-印太展望所提供的一种合作框架。四是要探讨多种版本互联互通的兼容性。
  • 张铁根:美国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意欲何为? 2022-04-24 18:44
    拜登政府“印太经济框架”意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方面,以“价值观和规则为核心”,建立独立于中国的关键供应链。它是美国冷战思维的产物,美国用地缘政治手段搞区域经济合作,企图把亚太经济合作目前进展良好的局面搅乱,这不符合亚太地区国家的根本利益,注定没有前途。但我们也不能指望美国会知难而退,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战胜和跨越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
  • 葛红亮:东盟不会成为“印太战略”棋子 2022-04-19 17:47
    东盟对“中心性”地位的诉求及其与美国在地区追求领导地位的矛盾将使美国-东盟再难复制往日的“蜜月期”。同时,东盟还要从中美战略竞争的时代背景下考虑与拜登政府的关系。所以,确保美国对东盟国家的态度和政策有利于东盟“中心性”建设,以及中美在地区内管控好分歧,确保东南亚不置身由大国竞争带来的安全风险,才是东盟所愿。
  • 陈晓晨等: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是什么货色? 2022-04-13 20:24
    “印太经济框架”不是自贸协定,而是一种排他性、约束性的贸易规则。自贸协定也有约束性条款,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成员行为,避免实施一些限制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举措。“印太经济框架”则是对特定贸易对象、方式和领域进行限制,并鼓吹所谓“替代性”,实际就是要把中国从地区供应链中排除出去。它是打着“多边主义”旗号的伪多边主义,将对地区既有贸易秩序构成挑战,对地区贸易自由化产生负面影响。“印太经济框架”未来发展将面临“三难”,即它所追求的代表性、排他性和实质性三大目标注定无法同时实现。它的特点和属性决定其不可持续,不会走得太远。
  • 许利平:印太经济框架在东盟难如愿 2022-04-12 21:19
    由于东盟内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薄弱,严苛的数字经济规则不一定适合区域内国家。在绿色经济方面,过高的环保和劳工标准,势必提高东盟国家产品的成本,使其难以在全球化竞争中取胜。所以印太经济框架恐难如美国所愿。但按照印太经济框架的逻辑,未来中国在经济安全环境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可能面临以过高环保和劳工标准衡量,受到更多污名化挑战;另一方面,西方以半导体为核心的关键供应链体系将对中国形成越来越多的挤压。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