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孙海潮:欧洲议会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真正意义
发表时间:2016-07-05 17:13 来源:国际网
可以预料,欧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还会经历曲折和斗争。报道称欧盟正寻求所谓的“中间道路”与中国周旋。今日的中国已远非昔日的中国,手中掌握的牌日趋多样和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问题终会得到解决,只是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罢了。

一、欧洲议会决议应被视为一个政治信号。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WTO成员在过渡期内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可不以中国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根据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即“替代国”做法。该条款的适用期限为15年,将于2016年12月11日失效。欧洲议会的决议却以中国未满足欧盟有关确定市场经济地位的五个标准为由,建议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使用“非标准”办法。欧洲议会的决议并非纯粹出于商业目的,被认为反映出一种明显的政治态度,即向欧盟委员会发出一个政治信号。欧委会拟于今夏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提交议案,交由欧洲议会讨论表决。

中国在经过15年的马拉松谈判后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美国政府对国会的说辞是将有利于在国际贸易框架下约束中国,使中国朝着美国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来,美欧所期待的事情并未发生,不时感到“大失所望”。欧美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本意之一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西方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却发现中国反而成为全球化的最大获利方。欧美内心并不乐见中国对世界经济35%的贡献率。欧美一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将难以再利用有关限定条款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制裁和征收惩罚关税。欧盟2012年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地位国家,2014年也曾计划给予中国同等待遇,但被美国阻挠。欧盟多个成员国都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至今仍坚持对华武器禁运,最大的阻力仍来自美国。欧洲议会的决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美国可能也会采取类似动作。

中国认为欧洲议会的决议毫无道理,迅速做出反应,强调指出,一是中方不希望有人继续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更不愿看到有人要开历史倒车。该决议不具有任何建设性。二是多年来,中国为欧盟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市场,创造了大量就业。三是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深化双方的经贸合作,也希望欧盟客观看待中国发展,尊重世贸组织游戏规则,遵守应尽的条约义务,做出明智和正确的选择。中方严正要求欧盟:请遵守承诺。

二、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将趋于恶化。欧盟作为拥有28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的经济和政治共同体,曾有过令世人羡慕的辉煌时期,现则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政治、经济、安全、移民以及信心危机,曾经引以为傲的社会福利模式难以为继。近10年来,欧盟高福利低增长的经济环境导致国际竞争力持续下滑,失业率高居不下,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收到预期效果,意大利和西班牙近又爆发债务危机,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欧洲金融危机。欧盟因自身“衰落”而对外部世界的警惕和悲观情绪日甚。民众对前途深感失望和迷茫,“疑欧”、“悲欧”情绪空前高涨,极端势力和民粹主义强势抬头。法国劳动法改革受阻并引发强烈动荡,全国性罢工导致社会瘫痪。英国“脱欧”公投是民众对欧盟失望情绪的总爆发。

欧盟的高福利社会模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但改革阻力极大,任何改革方案都会引发剧烈动荡甚至政治危机。法国政府提出旨在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劳动法改革方案遭遇强烈反对,全社会处于严重撕裂状态。公路、铁路、航空、主要港口、石油部门各行业工会联合举行为期一周的总罢工,导致全国瘫痪。欧洲杯期间,各工会联合组织超大规模游行抗议活动,光在巴黎的游行就有百余万人参加,经济损失难以统计。

欧洲议会决议指出,欧洲一些企业和工会担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后,会有更多的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威胁欧洲企业生存,进而影响欧盟就业。欧洲钢铁行业近期爆发的危机加剧了此类担忧。欧委会此前发表的独立报告认为,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洲将会损失6万至21万不等的就业岗位。若停止“替代国”的计算方式,欧盟就业市场将流失170万至350万不等的岗位。汽车零售件、造纸业、钢铁、陶瓷等行业将成为重灾区。

1979年以来,全球共有34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近700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惩罚,使中国遭受近4000亿美元的损失。一些国家以中国不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为由,用“替代国”办法判定中国产品是否构成低成本倾销,对从钢铁到光伏、从鞋帽玩具到食品的众多中国产品进行高关税封杀。欧美近来对中国商品采取的一系列反倾销措施,可以看出在“替代国”条款失效前联手抗华的倾向十分明显。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欧互为第一和第二贸易伙伴,中美互为第二和第一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美每天的贸易额达数十亿美元。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强势抬头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将使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趋于恶化。美国新一任总统就任后,头两年的对华政策将会出现反复,对华贸易政策也将趋于保守。

三、中国和平崛起遭遇阻力属意料中事。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持续迅速增长,是推动冷战后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变化最重要的因素。面对中国的发展,西方的焦虑感和紧迫感日趋强烈,溢于言表。欧美习惯于把自身遇到的困难归咎于外部因素,“我得病是事实,但应该就诊吃药的是你而不是我”。“不是自己不争气,只因别人太杰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伦敦和巴黎遭到严重干扰,许多人是在借机发泄对中国的不满,实际是一场政治反华行动。美国每届总统选举都要拿中国说事,所有的对华“强硬”表态都能被大多数人接受。那怕是无中生有的批评和污蔑甚至妖魔化中国,都会被看成是“政治上正确”而受到欢迎。

上世纪80-90年代的10多年间,日本经济强势增长,美国深感焦虑,担心“美国世纪”被“日本世纪”取代。舆论界称之为“日本在时隔40年之后用经济手段报珍珠港之仇”,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痛击日本”运动。里根政府连续通过强硬的对日贸易法案,不惜动用备受争议的“超级301条款”。莽汉抡起大锤狠砸日系汽车的图像广为流行。直到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美日经贸关系才逐渐缓和。美国对待最亲密的政治盟友尚且如此,何况中国。

2010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笔者陪同随访的中国学者与法国研究人员举行双边关系座谈。法国学者本应就如何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出谋献策,却抓住机会“语重心长”地向中方坦露心声:中国人切不能过西方这样的生活,因为中国人口众多,那样消耗的资源就太大了。我们已经过上了这样的生活,没法改变了,你们不能啊!潜台词是:中国不能太过富强了,西方无法承受中国人过富裕生活之痛。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公开发表电视评论说:“中国人如过上像美国和澳大利亚人那样的生活,将是全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悲惨的境地。美国并不想限制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在发展的时候要承担起其国际责任。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承担。”美欧表面以资源环境为借口,内心确实不希望中国发展壮大,这一点是肯定的。

欧洲议会的“非立法性决议”更具象征性意义,说明欧美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对华施压的工具,提醒我们注意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不断遭遇的不同阻力。从美国对华为、中兴两大中国公司进行的所谓“调查”,到欧盟执委会大幅提高中国企业收购欧洲资产的门槛,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审查,说明的都是一个问题。

第八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结束,奥巴马总统便在白宫地图室会见达赖。历史经验表明,欧美大国领导人在任职期内都会与达赖会见一次,形式和地点的选择虽有所不同,但利用达赖向中方施压的用心不会改变。德国总理默克尔2005年就任以来第九次成功访华,是访华频率最高和最重视对华关系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中方给予相应礼遇,但并未在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做出任何承诺。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但形势发展往往不以我们善良的愿望为转移。欧美从自身利益出发,轮流挥舞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两把斧子,往往获利颇丰。欧美在历史上就曾打着贸易自由的幌子,用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可以预料,欧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还会经历曲折和斗争。报道称欧盟正寻求所谓的“中间道路”与中国周旋。今日的中国已远非昔日的中国,手中掌握的牌日趋多样和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问题终会得到解决,只是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罢了。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欧洲中心主任,前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