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欧亚 > 正文
张卫婷:阿富汗为何变成恐怖主义泛滥之地
发表时间:2016-02-15 17:31 来源:国际网
阿富汗走出当前困境的出路在于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广泛利用国际合作和多边机制,推动实现国家政治和解。阿富汗不宜过分依赖某一个大国,阿富汗应该积极寻求与国际组织或多边协调机制的合作,来抵消外部大国之间的相互敌意,促进塔利班问题的政治解决。随着美国的撤出,亚洲安全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阿富汗可以通过上合组织和亚信会议等地区安全机制,调解与周边邻国关系,获得部分国家安全保障。阿富汗和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都是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或观察员国。亚信会议作为地区安全论坛,正在向半官方、高层次的国际协调机构转型,阿富汗问题可以在亚信论坛下面的专题性、次区域分论坛中得到充分讨论,促进国际共识和协同政策的产生。

2016年1月25日,亚洲基金会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2015年阿富汗民意调查报告》发布会,相关链接:亚洲基金会报告:超过一半阿富汗民众认为国家发展方向是错误的,该报告显示阿富汗当地人普遍对安全失去信心、阿政府腐败严重、青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但普遍缺乏知识技能、失业率很高。针对阿富汗局势的历史成因、如何解读阿富汗当前形势、中国对阿富汗的影响以及阿富汗的未来方向等问题,共识网编者黄南特采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学者张卫婷。作者认为出于相互敌意竞争,全球大国和地区大国分别从不同方向对阿富汗进行渗透和干涉,导致了阿富汗的无政府状态。阿富汗走出当前困境的出路在于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广泛利用国际合作和多边机制,推动实现国家政治和解。作者认为中国是促成阿政治和解最合适的国家。以下为采访全文。

另感谢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教授对本文的帮助。

阿富汗从伊朗独立而来

共识网:请问为什么阿富汗不算传统中亚国家?其英文也有斯坦的后缀,为何中文不译?

张卫婷:地理上,阿富汗位于伊朗高原东部,东接帕米尔高原,南邻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草原,占据中亚、南亚和西亚的联接部,是古代东西向货物交流和南北向人口迁移的枢纽环节,处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因此很难被界定为典型中亚国家。

“阿富汗”在古代普什图语里是“骑马人、骑兵”的意思,后来即成为普什图人的代称。“斯坦”是个词缀,起源于古波斯语,指“地盘、地方”。伊斯兰征服伊朗高原后借鉴了波斯帝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官僚文化,也在扩张过程中推广了伊朗的地区命名方法。直到今日,伊朗高原周边、国家地名中仍多保留斯坦的称谓。

近代,英国为抵挡俄国南下,将阿富汗从伊朗独立出去,作为保护印度的缓冲。此后,阿富汗独立国家身份逐渐明晰,阿富汗本身即构成独立的地理政治名词。阿富汗的中文国名不再叫斯坦,未必是去伊朗化努力的证明,可能就是为了图个方便,因为在阿富汗的英语国名中仍保留斯坦的叫法。

苏联在中东中亚的颠覆行为

共识网: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原因是什么?苏联还在中东中亚哪些国家有类似支持共产党颠覆一国政权的行为?

张卫婷:苏联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尤其是越战后,开始执行全球扩张路线。入侵阿富汗,一为推翻阿明政权巩固对阿控制,打破美国主导的、旨在遏制苏联南下的“北层防线”;二是可以借此施压革命伊朗,增强苏联对波斯湾石油产区的影响;三是试图联通中亚和印度洋,增加能源出口创汇;四是获得印度洋出海口,打破美国海军优势。

中亚地区几个斯坦国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不存在苏联颠覆的问题,相反由于传统伊斯兰属性,苏联还需要防范西方和伊斯兰国家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中东,美苏对峙的背景下,双方都有多次参与政权颠覆活动的记录。

1946年,苏联撤出伊朗前,在伊朗北部阿塞拜疆地区扶植了共产党政权,有意将该地区分离出去,作为隔离苏联高加索与波斯湾英美存在的缓冲区。伊朗撤军事件也被认为是美苏冷战的起源。1953年,美苏共同支持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以排挤英法老牌殖民者。受此影响,英国在地中海和波斯湾的舰队难以兼顾,不得不准备放弃在波斯湾的主导权。

此后,苏联继续鼓吹阿拉伯激进民族主义,在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煽动反政府运动或军事政变。而美国由于在沙特有大量石油利益,先是在1953年支持英国扼杀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继而在伊拉克政变退出后,加入英国1955年组织的包括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四国的集体防御性——“巴格达条约”组织,转变为中东传统秩序的保卫者。在苏联的影响和支持下,伊拉克1958年发生政变并退出“巴格达条约”,阿拉伯民族复兴党于1963年和1968年先后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政变上台。在苏联阵营的攻势下,地区国家集体防御体系很快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美国被迫直接与相关国家签署双边安保协议,同时也为日后更多干涉地区事务埋下伏笔。

上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为破坏西方与中东的石油纽带,苏联资助埃及和伊拉克等阿拉伯激进国家支持也门佐法尔地区反叛运动。沙特、伊朗等君主制国家则在美国支持下与之相抗衡,进行多年的代理人战争。

美国反恐目的之一是获得中亚廉价能源

共识网:美国911后的反恐战争为什么打击阿富汗,阿富汗为何庇护拉登?简单评估美国阿富汗反恐战争后果?

张卫婷:美国反恐打击阿富汗,首先是对国内强烈民意的反应,当然也想借机控制阿富汗,进而达到一石数鸟的目的:一是借道阿富汗获得中亚廉价能源,巩固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强化中东、欧洲盟友对美国的依赖;二是通过沙特和巴基斯坦经由阿富汗向中亚地区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进一步隔断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文化联系;三是加快中亚地区的民主转型和市场开放,为美国开辟新的潜在市场;四是以阿富汗军事基地为轴,安全上同时牵制、威胁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大国。

塔利班占领坎大哈后,治理效率低下,逐渐失去民众支持,而“圣战者”残余在北方重新集结,对塔利班政权构成军事威胁。塔利班庇护基地组织一是因为两者共同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支持武力圣战;二是基地组织号召反美、反西方,塔利班彼时如交出拉登将进一步失去保守派的支持;此外,拉登的全球恐怖网络对塔利班来说仍是重要的资金和武器补给渠道。

美国本来的反恐目标是消灭基地组织,但是塔利班庇护基地组织,因此战争目标就自然扩及塔利班。盟军在不到2个月内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权,迫使塔利班残余转入游击战并大部撤入巴基斯坦境内。本·拉登本人却直到2011年才被消灭,基地组织向西亚北非地区转移也造成恐怖主义的全球扩散。随着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形势发展,IS等新兴恐怖组织崛起,全球反恐形势更加严峻。

阿富汗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

共识网:上世纪6、70年代的阿富汗照片上显示其挺繁荣开放的,原因是什么?经历苏联入侵、美国反恐战争又经历了美国扶持下的战后重建,现在的社会基本状况如何?

张卫婷:自独立以来,阿富汗是英国的半殖民地,实行世俗化的君主制。巴基斯坦独立后,阿巴两国因历史边界问题爆发冲突,阿富汗被迫向苏联寻求安全保障,也由此获得了摆脱西方殖民剥削和自主发展经济的机会。国王査希尔利用阿富汗突出的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一边争取苏联经济援助,一边积极寻求与德国等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初步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国家财政体系,现代工业也有所发展。

苏联试图将阿富汗控制在手中,通过宫廷和军事政变培植亲苏代理人,并于1979年直接入侵阿富汗。在美国和沙特、巴基斯坦等国的支持下,阿“圣战者”坚持10年抵抗战争,最终迫使苏军撤出。不过代价也非常昂贵,阿富汗城市间道路基础设施被破坏殆尽,国家也再次陷入军阀混战。

塔利班最初凭借开辟巴基斯坦到中亚的安全贸易路线而得到民众拥护,继而又给人民以结束内战的希望,因此势如破竹很快夺取政权。但是,塔利班以极端保守的沙里亚法和部落传统治国,令国王时期辛苦培育起来的多元社会、开明教育和现代工业苗头横遭扼杀,相反毒品、枪支走私泛滥,极端思潮繁殖,恐怖活动盛行,结果导致教育、医疗、供水、供电、就业、安全等社会公共产品严重萎缩,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又打了10多年。长期战乱下,阿富汗民族国家已濒临消解,政府治理长期缺位,社会处于事实的无政府状态。2004年伊斯兰共和国宪法和2014年民族联合政府都不能带来和平和稳定。在此背景下,阿富汗民众连最基本的生存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更遑论追求现代教育和经济繁荣。

巴阿美中四方会谈依然进展缓慢

共识网:阿富汗现在的安全形势如何?当地人普遍没有安全感的最主要原因是阿富汗政府无法稳定当地局势吗?

张卫婷:阿富汗仍很不太平,政治和解进程困难重重,政府安全保障能力非常有限,新的安全威胁却不断涌现。塔利班与联合政府理念分歧严重、互信缺失,加上邻国干扰导致残部之间相互竞争,因而参与政权或者回归社会都有很大困难。2015年,塔利班恢复攻势,出现重新恐怖组织化的趋势,加上“IS呼罗珊省”的介入,阿富汗总体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阿富汗50%以上人口在16岁以下,由于社会就业和教育供给严重不足,恐怖势力可以轻易获得新的人员补给。相反,安全形势恶劣延滞了经济开发,进而导致财政局促,阿安全部队在武器装备、后勤及培训上严重不足,战斗力弱,减员率高,既无力完全消灭塔利班,也不能迫使其加入和谈。阿富汗安全保障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北约驻军,但是北约已经在按计划分批撤出阿富汗。

阿富汗人的不安全感是多重的,层出不穷的恐怖威胁只是表征,最大的原因是短期内看不到和平重建的希望。安全恶化与贫困加剧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留给阿政府改变危局、提升民意支持的时间窗口正变得越来越小。2014年,南北方阵营在美国协调下相互妥协,组建民族和解联合政府。然而联合政府违背宪法精神,天生合法性不足,加以国家资源短缺,财政、民生和安全均仰赖于国际援助,民众对政府信心严重不足。随着美国的撤出,国际援助规模也不断减少,可以预计阿富汗财政困难将更加突出。国际上,阿富汗被恐怖组织和周边邻国肆意渗透和利用,与塔利班和解问题和周边地区问题高度互联,需要全球大国协调立场才能解决。当前,巴阿美中四方会谈已经举办过两轮,但是进展依然缓慢。

共识网:阿富汗的经济形势如何?为什么当地政府腐败问题严重?阿是否迫切需要紧急援助?谁可能会援助和资助?

张卫婷:持续几十年的战争几乎将阿富汗打回石器时代。发展经济所需的能源和基础设施以及人才储备都严重匮乏。安全形势恶化也限制了国际资本对阿富汗的投资兴趣。从2001年开始,阿富汗进入低水平高增长阶段,但是由于基数小,阿富汗仍然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2014年人均GDP不足800美元。

美国反恐作战和国际援助为阿富汗提供了可观的外汇收入。美国大兵在阿富汗的消费有助于刺激当地服务业繁荣,但是由于阿富汗本来就物资短缺,加上来自交通运输、支付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美军消费也推高了当地通货膨胀。随着国际联军的撤出,本地一些原油开发也将因为失去市场需求和安全保护而将出现严重萎缩。阿富汗另一项非常重要的收入来自畸形繁荣的毒品。阿富汗毒品种植和贸易每年贡献收入达26亿美元,约占阿国家收入的12.6%。

没有正常稳定的收入,政府开支和社会民生就不得不竞争有限的国际援助。阿富汗35万人规模的安全部队已经对财政形成巨大压力,而政府内部的派系竞争更加剧了政府与民争利的情况。资源和生产不足还放大了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政府贪腐传闻经常出现在对国家资源的开发和转让中。国际资本投资阿富汗矿产资源,但往往并没能普遍惠及当地民众。另外,当地警察收入偏低,往往会在执法过程中贪腐自肥,这更强化了民众对政府贪腐形象的认知。

阿富汗亟需新的国际援助。一方面,政府需要增强安全保障,提高民众生活以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巩固政权合法性;另一方面,当地民众也需要提高生活水平,以增强对恐怖组织招募的抵制力。另外,长期战乱已经产生了300多万阿富汗难民,他们会是国家重建的生力军,但是重新安置难民同样需要大笔开销。

现在对阿富汗援助最多的还是美国和联合国难民署以及一些国际人道主义NGO,比如无国界医生等。巴基斯坦是塔利班的主要资助者之一,持续向其提供经济援助、基地庇护和军事训练。在塔利班被推翻后,印度积极介入阿富汗,并向阿政府提供大笔援助。伊朗倾向于支持亲什叶派的阿北方联盟,在现金不足的情况下,积极鼓动中国参与伊朗与阿富汗边境地区的基建开发。可以预期,中国出于顺利推进中巴经济走廊、打击地区恐怖主义、维护西北边境安全的考虑,也会增加对阿富汗的援助力度。

过渡政府的顶层权力分配未解决

共识网:现在阿富汗国内的权力结构是怎样的?

张卫婷: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总统制,由直选产生。总统在行政、军事和立法方面都具有广泛的权力。总统制比较符合伊斯兰教法传统,而且适度集权也是结束国内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手段。长期战乱后,阿富汗民心思定,谁能结束内战,改善民众生活,谁就能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2014年的总统大选中没有出现有说服力的胜选者。美军为了保证在规定日期前撤军,协调南北方候选人组建了民族联合政府,由来自南方联盟的加尼担任总统,来自北方联盟的阿卜杜拉担任首席执行官。二元制权力架构安排超越了新宪法的规定,因此也没有能得到前任总统卡尔扎伊的背书。尽管现政府两名领袖之间工作关系良好,对外交事务和塔利班政策基本一致,但是新政府的顶层权力分配仍未解决,影响政权稳定和执政效率。两名领袖协议以两年过渡期为限,届时通过议会大选修改宪法,调整政府结构,增加总理职务。不过,以目前民意看,政府要在过渡期仅剩不足1年内完成选举改革、选民登记、设立选举监督委员会、成立宪法修订委员会等任务,困难非常大,成功可能性非常小。考虑到塔利班不愿意妥协立场,不愿意参加和谈,他们很可能采取行动破坏政府的为完成修宪而举行的选举活动。

塔利班仍奉行原教旨主义,对和解进程影响较大

共识网:伊斯兰教在阿富汗人民的生活中的地位如何?宗教领袖的号召力和作用如何?宗教领袖能否领导阿富汗团结稳定?

张卫婷:按照2004年宪法,阿富汗是一个伊斯兰共和国,伊斯兰教是国教。传统伊斯兰社会里,宗教与部落一样是两大统治支柱之一,担负着司法、教育、救济、精神指导和社会动员等关键作用。阿富汗远离伊斯兰世界中心,宗教气氛本来较温和,经历西方殖民统治和国王时期世俗化的冲击,一般社会民众的宗教意识更加开明。但是近些年,主要由于军阀混战和社会发展停滞,使得阿富汗成为地区大国积极输出宗教影响力的对象,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阿富汗有很大增长。

按照最新出炉的阿富汗民意调查数据,57%的民众认同阿富汗民族国家身份,而只有22%民众首先认同宗教身份。不过在普什图和塔吉克这两个最大的族群族中,分别有超过60%的人支持宗教应该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宗教在阿富汗的政治地位不像在沙特或伊朗那样突出。普什图人和塔吉克人分别信奉逊尼派和什叶派,而这两个教派的精神领袖均在国外。温和伊斯兰是弥合部落和教派冲突、维护国家团结的粘合剂,也是辅助政府施政、完善地方治理的重要手段。

在抵抗苏联入侵时期,沙特和巴基斯坦向阿富汗输出比较激进的逊尼派瓦哈比主义,阿富汗宗教思想趋于激进化。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联手夺取阿富汗政权后,将原教旨主义落实为施政纲领,恐怖网络迅速蔓延全国,阿富汗成为宗教极端势力的培训基地。奥马尔虽已去世,但原教旨主义仍是塔利班的精神圭臬,对和解进程也发挥着重要影响。

共识网:塔利班在阿富汗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张卫婷:塔利班是阿国家和解的的谈判对象,而和解成败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联合政府的存续命运。如果塔利班坚持暴力斗争,阿富汗国家重建也不可能完成。

在2015年7月底奥马尔死讯公布后,阿富汗塔利班内部因领导权竞争出现新的分裂。在美中等国压力下,巴基斯坦政府要求塔利班要么接受和谈要么离开巴基斯坦,迫使一部分不愿意妥协的塔利班重新返回阿富汗。面对来自联合政府、塔利班巴基斯坦部分和IS“呼罗珊省”的三重威胁,阿富汗塔利班回国后很快就采取军事行动,同时向三方开战。塔利班,既不愿意加入联合政府,也不愿意解散武装回归社会,相反他们确信在国际联军撤出阿富汗后,塔利班将有很好的机会重新夺取政权,因此坚持以武装斗争实现伊斯兰酋长国的建国理念。2015年9月,塔利班在全国多处地方发动进攻并夺取北方重镇昆都士城。武装斗争既恶化了社会治安,破坏了政治和解,又制约国家重建和经济发展,为当地民众所深恶痛绝,因此塔利班几乎在各处都遭到民众的自发抵抗,而不得不到处游击。当然武装斗争也是塔利班与IS争夺地盘、竞争影响力的必要之举。为了压缩妥协派的生存空间,竞争阿塔谈判代表权,坚持斗争派在多哈设立了新的办事处,放大了塔利班内部的分裂,使得阿富汗国内政治形势更趋复杂。

英国所化“杜兰德”线附近恐怖主义猖獗

共识网: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如何?阿巴边界恐怖主义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张卫婷:阿巴两国都是逊尼派国家,分享漫长边境线,历史渊源颇深。为更好保护印度,阿富汗独立后,英国在阿境内划出“杜兰德”线,将印阿传统分界线由兴都库什山印度一侧山脚向阿境内山脊延伸。虽然英国长期在该线以东实施治理,但阿富汗历届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该线的合法性。

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继承了英国历史遗产,坚持以“杜兰德”线划分阿巴边境,这成为影响阿巴关系的最大障碍。该线两边的普什图人都自认阿富汗人,因此抗争不断,享有较高自治权利,可在边境两侧自由进出。地方反叛加上自然环境恶劣,使得该地区发展相对迟滞。阿巴两国出于领土争端,有意煽动和支持地方反叛,破坏对方稳定,更加剧了地区治理的复杂性。以上这些共同造成了该地区恐怖主义的长期猖獗肆虐。

在苏联入侵时,巴基斯坦容留大批阿难民,与沙特一起支持“圣战者”抵抗运动,也是仅有的承认塔利班政权的三个国家之一。出于巩固与美同盟关系、获得更多国际援助、利用塔利班进攻印控克什米尔、以及为其国内治理失败找借口等考虑,巴基斯坦在反恐战争中仍暗中支持阿富汗塔利班,向其提供基地庇护、经济资助和政治支持等,增加了阿政府武力消灭或政治和解塔利班的难度。如今,塔利班问题几乎已经成为当前阿国内所有安全和经济困境的根源。阿民众如此痛恨塔利班,甚至连带仇视支持阿富汗塔利班的巴基斯坦,虽然在外交场合,双方高层官员仍互称穆斯林兄弟。为争取塔利班参加和解,阿联合政府不断向巴基斯坦示好,包括2014年加尼总统出访巴国,结果却促进了国内民意支持率的下滑。但是要推进阿国家政治和解,巴基斯坦的积极参与仍是必不可少的。

全球大国和地区大国从各方向对阿富汗的干涉导致其无政府状态

阿富汗如何实现国家政治和解

共识网:阿富汗的国家出路在哪里?从阿富汗国家利益出发,对其国内和国外应有怎样的期待?

张卫婷:阿富汗目前最大的困境难以走出社会失序和无政府状态。一方面,联合政府是违宪产生的,治理绩效欠佳,安全和经济形势难有起色,随着北约联军撤出,国际援助逐步退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将进一步加速流失。另一方面,就业、教育、安全等社会公共产品短缺,战乱和高出生率导致年轻人口比例逐年攀高,反政府的塔利班和恐怖主义已经获得了组织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毒品和枪支的流动而不断膨胀。

阿富汗在外部势力干涉下中央集权矮化,地区分离倾向强大,难以维护国家统一。如果说二元制联合政府代表了反塔利班阵营内部南北方不同民族之间的妥协,那么伊斯兰共和国宪法就是温和政府与激进塔利班之间政治和解的基础。但是随着政府合法性不足问题进一步突出,南北方之间的妥协也将难以维持。至于与塔利班的和解,由于政府治理失败,塔利班反而受到鼓舞,继续采取攻势,试图重新夺取政权。

阿富汗走出当前困境的出路在于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广泛利用国际合作和多边机制,推动实现国家政治和解。美国通过反恐战争在阿政府中填充了许多军事、经济顾问。事实证明,阿富汗不宜过分依赖某一个大国,因为这往往会打破平衡态势,导致该大国竞争对手的恶意介入,从而增加国内和解谈判的难度。相反,阿富汗应该积极寻求与国际组织或多边协调机制的合作,来抵消外部大国之间的相互敌意,促进塔利班问题的政治解决。随着美国的撤出,亚洲安全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阿富汗可以通过上合组织和亚信会议等地区安全机制,调解与周边邻国关系,获得部分国家安全保障。阿富汗和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都是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或观察员国。亚信会议作为地区安全论坛,正在向半官方、高层次的国际协调机构转型,阿富汗问题可以在亚信论坛下面的专题性、次区域分论坛中得到充分讨论,促进国际共识和协同政策的产生。

鉴于年轻人占据阿人口的绝大多数,阿富汗政府应着力引进国际合作,鼓励青年社会参与,削弱塔利班群众基础。阿富汗可以通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国界医生”等的合作,增加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同时加强安全部队和社区守望,积极打击毒品、枪支走私,切断恐怖组织的招募渠道。阿富汗还应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国家矿产资源为担保,在能源、基建、投资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政府重建绩效。

中国是促成阿政治和解最合适的国家

共识网:当前中国在阿富汗角色?中国在阿富汗局势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在阿富汗是否有中国企业?他们一般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阿富汗局势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有哪些挑战?中国在当地应该注意什么?

张卫婷:中国有必要阿富汗政治和解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首先,美国即将退出阿富汗,阿国内安全危机或将溢出,中国地理毗邻,难免不受到波及。其次,促进阿国内和解,推进国内重建,才能从根源上实现地区去极端化,更高效地维护我国国土安全。再者,中巴经济走廊是我“一带一路”的样本展示项目,阿巴边境地区安全形势恶化势将拖累巴基斯坦和中巴经济合作。最后,中国在南亚、中亚和西亚整体推进“一带一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推进地区产能合作、升级中国周边外交关系,都无法回避阿富汗安全问题。

中国是促成阿政治和解最合适的国家。首先,中国是周边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维护力量。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提倡不结盟、不干涉它国内政,主张通过经济发展化解社会转型危机。中国在能源开发和基建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限制阿富汗经济发展的能源短缺和基建破落问题,从而帮助凝聚民心促成共识,为阿富汗走出多年困境提供新的希望。其次,中国与阿富汗问题主要利益相关方都维持了良好的国际关系,是推进政治和解谈判的最佳选项。中阿历史关系友好,中国的治国理念与阿富汗加强中央集权、追求独立自主的渴望重合度高。中国是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与两国都保持了特殊的双边关系,在维护地区稳定、推进“一带一路”项目上有更大的共同利益。此外,中国与美俄也同时保持了良好双边关系,有资源和能力协调两国对阿政策。目前,阿巴美中已经举办两期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四边会谈也升级为一个常态、定期机制。

阿富汗地缘位置非常关键,将深刻影响“一带一路”项目的互联互通。阿富汗毗邻我新疆地区,离中巴经济走廊仅数十公里,距离经过中亚诸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也不过几百公里。阿国内安全冲突和恐怖扩张溢出将严重威胁沿线国家和“带路”基础设施的安全,地区毒品和枪支走私也很可能经由“带路”混入我国内地市场。相反,一个和平、稳定的阿富汗南北可以将中巴经济走廊与中亚廉价能源供应相联,东西将波斯湾能源与南亚消费市场相联,从而大幅扩大其业务范畴和服务对象,提升“一带一路”的国际品牌。当然,阿政府虚弱、财政赤字、基础设施差、失业率高、恐怖猖獗、族群歧见、西方NGO活跃等因素也都是中国在决策与阿“带路”合作时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也正因此,中国未来在阿推进“一带一路”应该循序渐进,而且重点要始终放在能源和基建合作上。

中国企业在阿富汗的援助、基建和投资项目较多,也曾多次经历针对中国人的绑架和杀害事件。在阿中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安全防范:第一,加强情报搜集和分享,提高安全预警意识;第二,利用政府间担保,推动落实双边投资保护协议,主要依靠当地安保力量提供安全保障;第三,加强与国际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合作,购买商业保险和私人安保,分化潜在风险;第四,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中企与当地社区的良性互动,尽量减少误解带来的冲突风险;第五,合作项目尽量多提供当地就业机会,促进阿政权与社会良性关系。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学者,文章转自共识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