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美国 > 正文
叶兴平:奥巴马新“国安报告”的六大看点
发表时间:2015-02-26 17:18 来源:国际网
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是“强大的、可持续的”和“必不可少的”,但美国要避免过度介入全球事务,以战略耐心对抗挑战。军力的使用不是唯一手段,应更看重包括外交在内的综合资源的效果。要确保共享空间安全使用,美国一个方面要有确保该空间安全使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有关负责任行为的规则的制定。亚太是奥巴马政府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美国将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

俗话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奥巴马新“国安报告”进行解读,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很多美国媒体批评奥巴马忽略军力发展而缺乏强有力的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措施,而中国媒体在报道“国安报告”消息时多使用了“美国欢迎中国和平崛起”以及“避免与中国对抗”这样的标题。

其实,美国的“国安报告”虽然只有数十页,但是由于其产生的过程十分复杂,几万字的篇幅通常经过千锤百炼,具有极强的内在逻辑联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局外者一般是很难通过几句话就能概括其基本精神的。本文也只能尽力捕捉几个亮点加以解读,以期引起有兴趣者更进一步深究。

总体印象,这份报告具有很强的奥巴马的个人色彩。虽然不敢断言奥巴马在多大程度上从美国国家安全的角度已经把握国际间的新发展和新挑战,但是他针对他眼中的这些新发展和新挑战所提出的大多数应对策略还算得上是冷静和克制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报告本身缺乏夺人眼球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至少以下几个方面堪称亮点。

美国如何领导世界

在奥巴马新“国安报告”中出现最多的词是“领导”或“领导地位”,接近100次。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觉得有多大稀奇。事实上,在奥巴马就任总统后,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感到了继续保持世界超强地位的压力。奥巴马本人在无数场合将美国对全球事务的领导或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挂在嘴边,可谓言必称“领导”。然而,在这一份新的“国安报告”中,“领导”一词有了不同的含义。奥巴马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应该是“强大的、可持续的”和“必不可少的”,而且美国现在要面对的不是应不应当领导的问题,而是如何领导的问题。报告详细阐述了美国如何实现领导的六个途径,即通过目标进行领导,通过力量进行领导,通过榜样进行领导,通过有能力的伙伴进行领导,通过运用美国实力要素的一切方面进行领导,以及通过对未来长远而正确的洞察力进行领导。

避免过度介入全球事务,以战略耐心对抗挑战

早在2010年,奥巴马在其第一份“国安报告”中展现出勃勃雄心。他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是用这样几个字来定位的:“寻求全面接触”。用他自己的话讲,所谓接触“意味着美国对海外事务的积极参与”。“简单地说,接触是自我孤立的对立面,而后者会剥夺我们塑造结果的能力。事实上,美国从未靠孤立主义取得过成功。作为在二战后促进国际体系的建立并引领冷战后全球化发展的国家,我们必须持久而全面地再次参与到世界事务中来。”

在2015年的“国安报告”中,奥巴马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他承认,虽然美国很强大,而且未来也很强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或应该试图主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所有事务。因为资源和影响力并不是无限的,而且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美国所面临的很多安全问题本身是不能快速和容易解决的。美国必须在许多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中做出艰难的选择。

奥巴马态度的转变,除了他个人的理想主义思想倾向和其他因素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国政府紧张的财政资源制约的。

军力的使用不是唯一手段

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力。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美国的这个独特优势如何在实施其对外战略目标和应对安全挑战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奥巴马新“国安报告”并没有完全排除军力使用的可能性,甚至强调它随时做好准备以捍卫国家持久的利益,为外交提供重要的杠杆作用。不过,奥巴马并没有将军力放在优先使用的位置,而是更加看重包括外交在内的综合资源的效果。报告明确指出军力的使用不是美国介入海外事务的主要手段,也不总是在应对挑战中产生最好效果的,而发挥主要作用的仍然是外交。除外交之外,经济手段也备受推崇,经济制裁在让不负责任者付出代价以及帮助摧毁刑事犯罪和恐怖主义网络中的效果得到肯定。

确保共享空间安全使用

新“国安报告”提出了一个“共享空间”的新概念,将该空间面临的安全问题与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气候变化和传染性疾病等相提并论。按照这份报告的界定,所谓的“共享空间”包括网络空间、外层空间、空气空间和海洋空间等四个部分,是促进世界范围人员、货物、服务和思想的交流的桥梁,同时将分散的世界联系起来。由于不断增强的竞争和挑衅性行为,目前存在着危险。美国一个方面要有确保该空间安全使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有关负责任行为的规则的制定。

将俄罗斯视为侵略者

新“国安报告”的一个几乎最引人关注的提法,是将俄罗斯称为侵略者。这样的提法在几万字的文本中出现不下五次。鉴于过去一年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斗法并且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事实,人们不会为此感到特别意外。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奥巴马实际完全拒绝了最近半年多来诸多美国顶级智库和权威媒体有关改善美俄关系的呼吁。他们提醒奥巴马,美国的主要对手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比如现实主义大师米尔斯海默在《纽约时报》发文呼吁,美国不应该在乌克兰问题上浪费精力与俄罗斯周旋,“与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美国需要莫斯科来帮助处理伊朗、阿富汗问题,并最终遏制中国——这个美国未来唯一的对手”。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F.扎卡利亚也在《华盛顿邮报》发出警告,“从长远来看,构成更大挑战的不是俄罗斯公开的军事威胁,而是中国的有耐心的、稳定的非军事性行动”。

从美国现实主义立场来看,奥巴马对外关系上的一大败笔是搞砸了与俄罗斯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无论奥巴马自己是否承认,有一个事实他确实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在2010年版“国安报告”中,奥巴马表示“我们寻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俄罗斯建立稳定、务实、多维的关系。”“我们将寻求与俄罗斯建立更密切的伙伴关系,以应对暴力极端主义,特别是在阿富汗。我们还将在贸易与投资方面寻求新的发展,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五年之间,俄罗斯在美国人眼里由密切的伙伴变成了侵略者,变成了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挑战和威胁。这多少会让奥巴马在外政方面的政绩失分。

推进亚太再平衡

自2009年11月奥巴马在东京向世界宣布“美国是太平洋国家”,诸如“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美国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等说辞不绝于耳。一句话,亚太早已经是奥巴马政府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尽管如此,明确声称“美国一直是,将来仍然是太平洋国家”,“美国将继续在促进该区域稳定、安全和贸易商业中处于领导地位”,这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规划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新“国安报告”还设计了实现该愿景的具体路径,这就是:1、更新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之间的同盟关系,并增进它们彼此间互动以保证其有能力应对区域和全球挑战;2、承诺加强东盟、东亚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制度安排以强化共同遵守的规则和规范;3、发展与亚洲伙伴国家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更加公开和透明的区域经济发展,支持那些使其作为全球经济成长之引擎而至关重要的国际经济规范;4、发挥TPP的中心作用。

(作者为深圳大学国际经济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文章转自搜狐)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