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赵可金:中国国际战略中的金砖国家合作
发表时间:2014-07-15 16:27 来源:国际网
金砖国家合作对中国意义在于:首先,她是新时期中国发展中国家外交的重要抓手。其次,她可成为中国参加全球经济治理结构重组的主要战略平台。强调金砖国家合作对中国而言,既不是从现有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中退出,也不是立刻建立起新的国际秩序,而是通过金砖国家合作这一平台巩固和提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共同推进国际体系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中国而言,金砖国家合作决不是某种策略性工具,而是一种战略性支点。对金砖国家战略意义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对经济数据和发展指标的粗浅认识上,而应当集中关注其战略影响力,要想真正释放金砖国家合作的战略影响力,必须致力于将金砖国家合作做高、做大、做新、做实。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以中国、印度等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力量不断壮大,“东升西降”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之一。西方国家首先认识到新兴经济体的战略价值,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BRIC)的概念,用来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后来,高盛公司在2003年发布的一份题为《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金砖四国”将超越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这一报告出台后,受到世界关注。美国著名政论家法里德·扎卡里亚在2008年出版了《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书中强调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的领先优势将大幅缩窄,世界正阔步从美国一国独大的世界进入群雄并立的“后美国世界”(post-AmericanWorld)。这一结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日益成为西方战略界热议的观点,普遍的看法均认为世界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化,基辛格甚至比作“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化”。

的确,如果金砖国家真正形成一个声音,其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金砖国家占据世界26%的国土面积,拥有40%的人口,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规模20%。2013年3月,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指出,去年,金砖国家中,除巴西外,增长率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几年,金砖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60%。国际战略界对新兴大国的重视,也引起了新兴大国彼此协调与合作的强烈兴趣,金砖国家也在寻求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努力将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更大的政治影响力。自2008年5月起,金砖国家外长会频繁召开,决定在国际舞台上协调立场,努力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能源、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在2010年12月一致商定吸纳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机制。尤其是2011年4月三亚金砖国家合作峰会顺利达成了《三亚宣言》,在推动国际经济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地区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在凸显出日益强大的竞争力。然而,在金砖国家合作如火如荼的时刻,一股唱衰金砖国家合作的“金砖失色论”甚嚣尘上,认为金砖国家存在着很大分歧、经济不稳定、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上立场分歧以及中国与印度存在严重的领土分歧等问题,决定着金砖国家合作缺乏基础,没有什么战略影响。

针对国际社会中的一些唱衰金砖国家合作的言论,中国表现出极强的战略坚定性。在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金砖国家合作作为重要的外交平台。2013年3月27日,在中国的支持下,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通过了《德班宣言》和行动计划,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本届峰会决定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备设立外汇储备库,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并就共同应对全球及地区热点问题、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促进全球发展事业等达成广泛共识,金砖合作机制向着实质性领域推进。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认为,关键是把金砖国家合作做实,“只要把这些合作项目做好了,金砖就做实了,自然就会让金砖失色等论调不攻自破。”显然,从中国对外战略角度来看,金砖国家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召开,金砖国家合作在中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金砖国家合作不仅是新时期发展中国家外交的重要实现形式,更是中国奋发有为国际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金砖“褪色”了吗?

2012年以来,“金砖褪色论”在欧美国家日益升温,认为金砖国家增长乏力,实力下降,不仅经济结构中存在深层问题,彼此的战略协调与合作也缺乏牢固的基础。还有人鼓吹“金砖威胁论”,认为金砖国家实力增长,“野心”膨胀,认为德班峰会是金砖国家在非洲乃至发展中世界构筑“势力范围”进行铺垫。事实上,这些看法都是一种没有根基的浅薄评论,决定金砖国家的力量基础不是一时一地的经济表现,而是一种在全球化时代基于共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战略需求。金砖国家面临着共同的国家发展任务,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形成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金砖国家合作不仅有着坚实的利益基础,也有着明确的战略需求。金砖国家尽管不能建成有着明确盟约义务的盟友,但仍然在经济、金融、发展气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首先,金砖国家均属于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金砖国家是由中、印、俄、巴、南非组成,这些国家的特点是能源资源丰富,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发展速度很快,潜力很大。除表现抢眼的中国外,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1.4亿,拥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其中,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48万亿立方米,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特别是201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俄罗斯经济在同年实现了3.4%的增长。尽管在2013年增长放缓为1.3%,但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保持低位运行,发展前景广阔。巴西是南美洲最大国家,国土面积世界第五,人口超过2亿,铁矿、石油、森林、水利资源丰富。2013年,巴西经济增长2.3%,潜力很大。印度也是人口大国,人口规模超过12亿,有丰富的煤矿、铝土、云母等资源,在软件、金融和服务业等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可见,金砖国家都是上亿人口规模的新兴经济大国,且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有着广阔的市场容量和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即便受到结构转型、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遭遇种种挑战,但其长期增长的势头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不容低估的,构成了金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基础。

其次,金砖国家均属于地区大国,有着强烈的大国意识,地区影响力不断上升。

金砖国家都是一些地区大国,均对所在地区事务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对亚太地区事务一直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东北亚、东南亚地区,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逐渐取代了日本在该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在东北亚和平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问题上显示出了与日俱增的战略影响力。作为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尤其是外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影响力。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致力于推进欧亚联盟;并在叙利亚问题、乌克兰危机以及中亚国家问题上都表现出显赫的影响力。尽管与中国、俄罗斯在地区事务上的影响力还有很大差距;但作为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巴西、南部非洲重要国家的南非以及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印度,都具有强烈的大国意识。它们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十分活跃,能够带动一批国家,是一些令全球性大国不可小觑的战略支点国家。因此,即便这些国家经济上短时间还难以真正与美国这样的全球经济体相媲美,但其对地区事务的战略影响力不能低估。此外,金砖国家面临着共同的内外问题,在参与世界经济治理和国际制度改革上面临共同的挑战,能够在一些议题上保持“一个声音”。

在全球化背景下,金砖国家内部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艰巨任务,也共同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知识产权、保护主义等形形色色国际标准和规则上的压力。在G20峰会、WTO多哈回合谈判等多边框架内,金砖国家都保持了密切的互动和磋商。在督促西方发达国家取消农产品补贴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发达国家已承诺大幅度削减农产品补贴。比如,欧盟承诺削减80%以上,从2200亿美元降到220亿美元;美国承诺削减70%,从1100亿降到145亿美元,削减幅度较大。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金砖国家也相互支持和彼此呼应,分担了压力,赢得了发展空间。多哈回合谈判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案例均表明,欧美国家主导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时代已经改变了,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协调,推动国际制度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金砖国家的战略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仍然处于发展过程的初期,还存在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不同国家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俄罗斯希望借金砖合作提高同西方打交道回旋的余地,想搞成牵制美国和西方的“安全平台”,并希望扩大俄在能源资源领域中的话语权。印度虽然看重金砖机制,希望在能源资源和环境变化领域中分担压力,但是存有顾虑,不想搞得太积极,怕得罪美国,顾忌美国与印度的关系,态度相对比较谨慎和低调。巴西希望通过金砖国家合作获得金融和投资支持,提升巴西在资源和能源领域中的话语权,增强巴西提升在南美地区中的影响力。南非则希望通过金砖国家合作提升自身的政治影响,获得实现国家发展的宝贵外部支持,提升南非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显然,由于存在不同的战略意图,金砖国家合作要想搞成类似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约那样深层次的合作机制短期内是很难的。且由于不同国家在不同问题上的目标各一,金砖国家合作只能建立议题性连线(Coalition of Issue),在性质上属于合作伙伴,而非盟友或国际组织。

与八国集团等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不同,“金砖国家合作”不是新的大国集团,不是政治同盟,而是发展伙伴。该机制集中于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是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南北对话与合作的一座桥梁。作为策略性的议题连线,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自建立以来,发展势头比较快,已经举行了三次领导人会晤。此外,还有大量涉及安全事务特别代表、外长、专业部长、使节和二轨合作的机制,甚至在常驻多边机制中的使节都有会晤机制。实践证明,金砖国家合作不仅有利于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战略协调的载体和“抓手”。显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能够有此出众表现,绝非仅凭内部经济发展因素使然,也非相关国家心血来潮的一厢情愿,更非来自于外部威胁的强大压力的结果,而是有着强大的价值驱动力,即强调发展为纲,包容为旨和稳定为基。这是一些国家谋求走出危机之路的新探索,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范式,拓展了国际秩序的新价值,代表着后危机时代国际秩序重建的新模式。正因为金砖国家合作倡导了众多符合世界潮流的新价值,它的生命力将是十分强劲的,它的政治潜力和发展前景恐怕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所谓的“金砖褪色论”之所以是错误的,就在于没有跳出现有国际秩序框架,仍然用传统国际合作的眼光观察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机制必将对G20、联合国、IMF、世界银行、WTO等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