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能源 >
能源
  • 何青:中国如何应对本轮全球能源危机? 2022-07-11 19:30
    应对本轮全球能源危机的冲击,一是要进一步促进能源贸易。二是要加强能源储备工作。三是要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四是要支持本国化石能源供给。五是要加强国际政策合作。六是要推动能源领域的人民币计价,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 杨成玉:高度依赖化石燃料,还要操纵气变议题……能源危机捅 2022-07-01 17:28
    气候变化和价值观外交是欧盟对外示强的两个“拳头”。伴随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发酵,欧盟能否兑现“气变雄心”引发高度关注。欧洲能源供给短板凸显,暴露了欧盟未立先破、强行“催绿”激进式能源转型的严重弊端,也令世人看到了欧盟操弄气候变化议题、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一面。面对窘境,欧盟将被迫围绕“气变雄心”目标开启4条新路径:一是打擦边球;二是强行洗白;三是借势转型;四是祸水东引。
  • 毛振华:全球变局加速演进下需高度重视我国能源安全 2022-06-22 18:34
    在俄乌地缘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发严峻复杂,在应对新变化、新挑战的同时,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压力测试,保证我国能源关系基本平衡、保证国家能源基本安全、保障居民生活基本稳定。
  • 王晓光:后默克尔时代的“去默克尔化”:以俄乌冲突后德国能 2022-05-05 16:41
    无论是东欧国家,还是其他国家,有不少人对默克尔的能源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其能源政策带来一些不良后果,首先是能源价格非常高。其次德国能源总消费的1/3来自俄,超过半数的天然气和硬煤要从俄进口,这造成了欧盟的分歧。而俄乌冲突背景下产生了德国“去默克尔”的趋势,几乎把其每一条能源政策都做了更改。她要求延续德俄能源关系,现政府却说将在2024年底完成能源领域去俄化。原来德国能源政策有选择性,现在则是加快能源转型。
  • 牛新春:全球能源权力新变局的六大特征 2022-04-08 20:23
    在新旧能源格局交互作用的背景下,能源权力重叠交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六大新特征。1、在传统油气领域,中东的权力明显上升。2、在油气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博弈中,消费国的权力明显看涨。3、市场、技术和金融三大权力结合,成为能源博弈中的杀手锏。4、在新旧能源形态的转换过程中,新能源权重持续上升。5、在新能源领域,技术、产能、投资是制胜王牌。6、中美两国最有可能成为能源权力转移的赢家。
  • 牛新春:乌克兰危机是能源权力转移的实验室 2022-03-18 21:19
    随着石油消费峰值的来临,现实中的石油权力正从产油国转移到消费国,这是石油权力的范式转变。过去,能源安全是指消费国获取石油的可靠性;未来,能源安全可能指产油国获得市场的稳定性。这次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权力博弈是全球最大体量的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博弈,是验证能源权力转移难逢的案例。未来俄欧之间如果真有能源制裁发生,短期内双方都有困难,但长期看俄罗斯困难更大。
  • 清泉能源:2022,全球能源市场的“形”与“势” 2022-01-28 20:27
    作者判断2022年:能源合作将继续成为大国博弈的“缓冲点”“平衡块”。新冠疫情继续成为影响全球能源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能源转型与能源短缺持续“相互交织”。我国奋进新发展格局将带来能源政策的一系列调整。
  • 韩立群:全球油气永久性减产是否会提前到来 2022-01-07 21:32
    新冠疫情蔓延导致能源需求大起大落,以及全球减排加速推进带来压力,再加上化石能源正在快速失去资本市场的偏爱,这些因素导致近年全球能源市场连续出现大幅震荡,油气行业面临未有的严峻局面。按照人们原来的估计,全球化石能源消费还没有达到峰值,油气生产还能持续增加。但从目前情况看,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峰值有可能提前到来。
  • 田慧芳:化石能源:会被新一轮能源革命淘汰吗 2021-12-02 22:01
    在全球能源格局转型期,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过渡能源,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的作用愈加突出。但在目前,传统化石能源依然在各国占很大比例,同时新旧能源结构在替代过程中不可能实现无缝连接。而且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还将增长,这些增长区的能源结构中,尽管化石燃料占比会逐步减少,但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占主导地位。预计在能源转型的过渡期,全球煤炭消费将率先达峰,而后天然气消费增速将超过石油和煤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的角色。
  • 林屾:解决“能源危机”,关键在这里…… 2021-11-15 19:52
    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但此次能源危机为国际能源低碳转型的合理化推进敲响了警钟,在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量变的同时也需大力推进质变。一是审慎把控转型节奏;二是大力发展储能系统;三是持续推进多能互补。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