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能源
>
能源
唐志超:天然气大发现引发东地中海之争
2020-02-21 15:27
近段时间以来,西亚北非地区冲突不断。与此同时,在一向平静的东地中海地区,土耳其高调介入利比亚局势、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签署海上划界协议,塞浦路斯、希腊、以色列三国签署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协议等,似乎在喻示着一场新的地区危机正悄然酝酿,而这一切,起源于该海域的天然气储藏大发现,地区内原有的各种矛盾则进一步推动东地中海走向动荡。
李勇慧:“北溪-2”天然气管道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
2020-01-15 18:12
“北溪-2”项目是乌克兰危机后俄对欧外交的重大胜利,是指铺设一条从俄经波罗的海海底绕过乌克兰直通德国的天然气管线。其建成后每年俄输送德国的天然气总量会增加一倍,满足欧洲约10%的天然气需求。尽管近年俄遭受西方严厉制裁,但仍克服困难,成功布局了能源国际供应版图。“北溪-2”的成功,预示着俄在东、南、西三个方向上建立起能源管道网络,进一步筑牢了自己的国际供应格局。
陈文玲:能源大变局!石油不稀缺了?
2020-01-08 18:04
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全球能源总体供过于求;能源结构调整加快;供给西移,需求东移;油价总体走低;石油结算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将给全球能源治理带来重大挑战:一是加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建设。二是需要抓住能源格局调整契机,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三是加快建设独立于美元的结算体系。
顾正龙:谨防美国将能源供应当作地缘政治武器
2019-12-16 18:36
如今的中东格局已进入剧烈重组期。国家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课题,是地缘政治研究的重点。随着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以及中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因此,研究世界主要地区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中国能源战略与政策非常必要。
戴永红:莫迪和特朗普在休斯顿互夸,背后是美印能源合作玄机
2019-09-24 19:11
印美关系的现实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但印美能源合作也面临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瓶颈。当今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再加上特朗普压制伊朗导致印伊大宗原油交易取消给印带来的短痛,印美两国民粹主义对印美贸易关系造成损害,还有更长时间范围内印美双方的猜疑与防范,这些都成了制约印美能源合作“大跨步”发展的因素。
杨瑛:欧佩克+同意延长减产保油价,老牌产油国集团还能左右
2019-07-05 19:30
在页岩气革命和新能源开发浪潮的冲击下,年近六十的欧佩克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话语权呈弱化趋势。仅凭自身力量,欧佩克在维护国际油市稳定和各成员国的利益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目前,欧佩克正被边缘化,国际油市的决策权已落入美国、俄罗斯和沙特这产油“三巨头”手中。
林伯强:原油市场动荡,美国火中取栗
2019-06-17 20:36
尽管阿曼湾的油轮遇袭事件疑点重重。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际油价维持低位和地缘政治局势恶化的最大受益者将是美国。
林伯强: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不等于不安全
2019-06-06 17:37
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并不意味着能源供应就一定不安全。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并不要求该国所有的能源消费都自给自足。能源安全更重要的是国家能源对外依存可控,即宏观经济、社会稳定和外交政策不为能源对外依存所绑架。同时,对外依存度高的能源品种,如果其需求弹性较高,或是较容易被其它能源品种所替代,那么单个能源品种对外依存度高的负面影响也是可控的。
张全:美国仗着“页岩油繁荣”打压委内瑞拉和伊朗,但页岩油
2019-05-09 18:43
美国页岩油气的繁荣正受到最近地缘政治混乱的考验。美国炼油系统设计初衷是提炼重质原油,这种原油在沙特、委内瑞拉和伊朗都有发现,而页岩油则要轻得多。如果美国炼油厂没有足够的重质原油,它们可能难以生产出美国所需的汽、柴油。一旦任何地方出现供应中断,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地方油价都会上涨。特朗普认为可以在处理美伊冲突的同时控制油价,但这可能只会让全球经济不稳定。
张锐:国际石油市场重构下的竞与合
2018-12-25 17:54
当前石油市场上多种力量的博弈,更在深度上推动着原油市场主体结构发生空间位移,各种竞争力量由此进行重新组合,市场份额也会出现再次切割,最终催生出全球石油市场新版图。同时,未来石油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图谱中,而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依赖。
122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3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