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俄罗斯
>
俄罗斯
刘强:“瓦格纳”到底为何要哗变逼宫
2023-06-29 17:45
普里戈任率“瓦格纳”哗变逼宫的原因,要么是因为要被收编,要么是为钱,这主要是基于普里戈任商人的本质和“瓦格纳”雇佣军的性质所决定的。客观而论,普里戈任在面对整个俄罗斯庞大国家机器而毫无胜算且无内应的情况下进行“哗变逼宫”的举动,可以说是一种冲昏头脑的自杀行为,他未来的命运大概率凶多吉少。
李勇慧:俄罗斯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再定位”
2023-06-29 17:37
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发起国之一。俄对上合组织设想、定位、发展前景等问题的认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2022年2月俄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遭到美西方全方位严厉制裁和空前孤立。面对新形势,俄对上合组织的战略定位进行调整,进一步突出其地缘政治和安全作用,以摆脱孤立和提高国家影响力,对上合组织加大战略依赖。为此,借着上合组织扩员进程推进、发展面临新契机,俄欲依托这一平台推动欧亚大陆秩序变革。
李静雅:普里戈任和他的瓦格纳
2023-06-27 17:49
普里戈任从社会底层到政治精英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他主导的此次“武装叛乱”虽快速收场,但对俄罗斯的政治稳定却伤害巨大,且将进一步推高俄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庞大鹏:从2023国情咨文看普京的安全观和发展观
2023-03-20 18:19
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发生改变。如果说俄罗斯此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发展问题,那么当前面临的威胁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安全问题。发展威胁并没有得到解决,安全威胁又迫在眉睫,国内社会稳定也令人担忧,三重风险叠加的复杂性在俄历史上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李勇慧:俄罗斯加紧推进“向东看”政策
2023-03-09 17:14
俄新版“向东看”政策意味着,将在非西方国家构建其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重塑地区经济一体化空间。鉴于在此过程中,相关地缘政治风险无法回避,此外考虑到当前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俄内部发展状况,新“向东看”政策面临多重挑战。在俄采取新的“向东看”政策以及重构欧亚秩序进程中,中国是其政策调整的关键。中俄在区域和全球层面的战略协作不断强化,将加快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吴大辉:对俄罗斯而言,“特别军事行动”不是战争
2023-02-06 09:35
从呈现形态上看,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和近现代战争没有本质区别。但是,俄政府将这场冲突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而非“战争”,背后有深刻的国际法和俄国内立法考量。
冯玉军:俄乌冲突下俄罗斯外交的困境与“亮点”
2023-01-12 18:34
2022年升级的俄乌冲突使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大面积恶化,其外交回旋空间大幅度压缩。在与西方关系跌至冰点并有可能长期冰冻的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将外交重点转向“东方”和“南方”。大变局下,中俄关系未受到实质性影响,维系了稳定发展的势头,成为2022年俄罗斯外交少有的“亮点”。
邢广程:俄罗斯站在乌克兰危机的重大历史关口
2022-12-27 20:17
目前,俄乌战事呈胶着状态,战事长期化趋势明显。普京预言,未来十年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危险、最不可预测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十年”。乌克兰危机是冷战思维作祟所产生消极后果的体现,也是苏联解体灾难性后果的延迟总爆发。苏联解体30年,原苏联国家并没有完全、妥善地解决苏联解体产生的一系列难题。今后俄日益面临必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一揽子”妥善解决与乌关系的问题,并理顺与其他“后苏联空间”国家的关系。面对新形势,俄准备“转向东方”。
吴大辉等:普京总统“瓦尔代”论坛讲话释放出什么信息
2022-12-09 18:09
10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19届年会,并发表主题为“新的世界格局正在我们眼前形成”的演讲。在近四个小时的演讲中,普京阐释了当前世界秩序存在的系统性危机,指出多极化世界秩序及其互动新模式的出现将是大势所趋,并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俄中关系等问题作出回应,展示他的国际视野和外交哲学。
郝赫:俄罗斯的双轨制兵役制度
2022-10-26 18:25
俄罗斯现行兵役制度是双轨制兵役制,其特点是: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相结合,且合同兵远多于义务兵。目前它愈发表现出不足,结合当前具体的战事情况至少可以看出两点:其一,俄义务兵与合同兵兵力失衡。虽然追求军事专业水平是必然之举,但义务兵才是一国兵源的基石,也是合同兵选材的土壤。其二,社会全要素动员能力有待提升。大众层面的心理铺垫没有做好,导致俄现在的局部动员面临着抗议和抵制,一旦战事不利,需进一步加大动员时,局面恐更加被动。这两者都暴露出俄兵役机制的预判能力和周密性尚存缺陷。
124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3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