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外交与战略 > 正文
林铎:澳大利亚总理再度访华,释放什么信号?
发表时间:2025-07-14 17:03 来源:国际网
近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率团访华,此访释放三个重要信号:一是在澳大利亚大选中成功连任的阿尔巴尼斯团队,正在延续理性对华政策;二是坐拥更大权势的工党,或将探索澳大利亚战略自主;三是作为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正扩大务实外交收益和影响力。不过,中澳相向而行时也须警惕不和谐杂音,澳方若要贯彻“务实外交”,就必须为“泛安全化”筑好围栏。

7月12—1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率团踏上第二任期内的首次访华之旅。此次澳方访华阵容堪称“豪华”,横跨政商各界,足迹将覆盖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周期长达6天。在行前发表的声明中,阿尔巴尼斯肯定了澳中之间强劲的经贸纽带,赞其惠及两国人民和企业,并表示澳大利亚将继续努力稳定对华关系。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第二个10年的重要节点,面对愈发复杂动荡的国际经济与安全形势,此访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

第一,在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中成功连任的阿尔巴尼斯团队,正在延续理性对华政策。2025年5月,澳大利亚举行联邦议会选举,阿尔巴尼斯领导工党大胜对手联盟党,实现连任。在竞选表态中,阿尔巴尼斯团队明确将稳定对华关系视为第一任期的重要外交成绩。“稳定”之所以能成为成绩,主要由于前几任澳大利亚政府的“不理性行为”对两国关系造成严重破坏。中澳在建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双边关系长期平稳发展,一度树立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交流互动的典范。但在2017年后的澳大利亚联盟党执政周期中,澳方鹰派系列对华政策对中澳关系造成极大冲击。

阿尔巴尼斯上台后,奉行更为理性务实的政策,及时阻止澳中关系滑向更不可逆的深渊。澳方提出“能合作处合作,有分歧时直言,基于国家利益开展接触”的对华关系原则,与中方相向而行,促成双边关系重回正轨和两国各层级、各界对话有序恢复。2023年,阿尔巴尼斯顶住内外压力,重启中断七年的澳大利亚总理访华之行,并在第一任期三年中,同习近平主席成功举行三次会晤,与李强总理实现互访。

如果说阿尔巴尼斯政府第一任期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澳中关系继续恶化,其第二任期便应谋求扩大“稳定”的胜利果实。

大选后前三个月是观察其新任期外交政策走向的重要阶段。迅速成行的访华之旅足以体现澳方对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和期待,表明中澳关系已进入一条可预测、可持续的复苏轨道。

第二,坐拥更大权势的工党,或许将探索澳大利亚战略自主的可能性。在2025年大选中,阿尔巴尼斯领导工党创造了澳大利亚大选历史上的多项纪录。工党拿下150个联邦议会席位中的94席,以62.7%的席位数取得该党八十多年来的最大胜利,更开了二战以后澳大利亚执政党首次在完成第一任期后扩大席位优势的先河。工党重创了仅取得43个席位的老对手联盟党,对其他党派和独立候选人的优势也进一步扩大,成为目前澳大利亚政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第一大党。未来,其在施政过程中将面临更小的内部阻力。

回顾历史上澳大利亚的数次重大战略调整,工党往往扮演重要角色。80多年前,澳大利亚时任总理柯廷领导澳大利亚投身二战反法西斯同盟;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时任总理惠特拉姆决定同中国建交;90年代,澳大利亚时任总理基廷尝试推动澳大利亚拥抱即将到来的“亚太世纪”等。

当前,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正对澳大利亚国家利益造成不容忽视的损害。澳大利亚在战略层面谋求自主空间的呼声正日益高涨。二战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将澳美同盟视为本国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基石,并在美国“印太战略”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单边主义政策深度冲击了美国的全球盟伴体系。澳大利亚也在美国“关税大棒”的“扫荡”下深受其害。澳美之间的分歧还体现在安全领域。美国对“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突然审查打乱了澳方防务计划,而且美国在防务开支、关键矿产、国际规则及秩序等领域对澳方持续施加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特朗普与阿尔巴尼斯在七国集团峰会、北约领导人峰会等场合均未实现双边互动。一直“对不上”的日程似乎暗示澳美之间的战略嫌隙正在加深。

随着特朗普政府的上台,澳大利亚战略界已经出现反思的声音。在工党强有力领导下,澳大利亚可能会在未来谋求更多战略转圜空间。

第三,作为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正在扩大务实外交的收益和影响力。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不仅在美国全面对华竞争的战略背景下觅得一定的对华互动空间,也在尝试不以“麦克风外交”开道、不明确选边站队的战略选择。以中澳经贸关系为例,中澳贸易额占澳大利亚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澳大利亚25%的出口流向中国。澳大利亚政府多次强调加强对华贸易合作,期待为本国经济和就业创造更多福祉。这显然是不盲从“去风险化”思维的正确选择。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将出席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体现澳大利亚作为产能大国,希望与中国共同维护亚太乃至全球供应链稳定的积极意愿。这是此访传递的更深层信号,也是亚太多数国家的共同心声。

中澳在相向而行之际,也须警惕不和谐的杂音。不久前,澳大利亚政府和大选中的两党候选人再次围绕中国企业合法租赁澳大利亚达尔文港一事做文章。如果澳大利亚政府执意推进达尔文港“回购”,恐将损害澳方的契约精神和信誉,给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进入澳大利亚带来不利影响。若澳方要将“务实外交”贯彻到底,就必须为“泛安全化”筑好围栏,让对华合作真正惠及澳大利亚民众。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