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国务院改组,标志着美国的全球战略从“全方位主导”转向“选择性介入”、以“精准减负”换取“局部霸权”的延续,同时也标志着美国从全球治理的“规则制定者”退守为“利益攫取者”。但长期来看,在自身软实力流失、经济困境加剧和盟友的离心风险影响之下,美国能否在“收缩”与“扩张”的钢丝上保持平衡,有待观察。 |
近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对美国务院进行全面改组,以扭转其“臃肿和官僚主义”,落实“美国优先”外交政策。此次改革被视为美国外交系统数十年来最大规模调整。此次重组预计在第一阶段将裁减15%的美国境内员工,撤销132个办事机构,在首都华盛顿削减约700个职位,关停涉及民主人权、多元化事务的部门,并设立应对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扩散的“新兴威胁”部门。此前曝光的改组草案显示,特朗普政府还曾考虑关闭近30个海外使领馆,尤其是大批驻非洲使领馆,仅保留少数事务,以获取非洲的“关键自然资源”。 此次国务院“大洗牌”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推进其“美国优先”战略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全球战略收缩的政治取向。 精简职能机构,从“价值观外交”到“交易型外交”。美国战略收缩的一大表现是系统性裁撤相关软实力机构。过去,美国往往通过所谓“民主输出”塑造国际秩序。此次改组,民主人权和劳工局、打击人口贩运办公室和全球刑事司法办公室等“软实力”部门被关闭或合并。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部分职能被整合到国务院,促使其在对外援助和应对冲突时,更倾向于从双边关系和特定区域的角度来考量。鲁比奥对此的解释是“确保项目更符合国家利益”,其实质是将“外交工具化”,服务于短期利益。这意味着美国国务院将进一步践行特朗普式的“交易型外交”。 弱化多边机制,从“四处插手”到“美国优先”。本次改组撤销多元化与包容性办公室、全球妇女问题办公室等机构,标志着美国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性别平等多边框架的剥离。此外,改组调整难民事务职能,实质是将人道主义异化为政治工具,服务于“阻止非法移民涌入美墨边境”的国内政治目标。这种“去多边化”行径与特朗普政府“退群”“爽约”做法一脉相承,凸显其将多边机制视为“限制美国行动自由枷锁”的狭隘认知。 缩减地缘存在,从“全面介入”到“选择性撤离”。改组草案显示,非洲成为美国战略收缩的试验场。关闭撒哈拉以南地区使领馆、撤销非洲事务局的计划虽未完全落地,但已透露出特朗普政府将非洲事务降级的意图。加之美国国际开发署被撤销,特朗普政府对非洲的援助预计将大幅减少。未来,美国在非洲的工作重心或从“民主推广”转向资源攫取,集中服务矿产开采与反恐合作。这种转变与中国在非洲投资基建、深化资源合作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所实施的战略收缩并非全面撤退,而是根据利益优先级选择性干预全球事务。 一是在新兴领域加速霸权争夺。此次改组新设立“新兴威胁应对局”,隶属于主管军控与国际安全的副国务卿之下。该部门通过整合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网络战、人工智能治理、供应链安全和数字外交职能,与特朗普政府在半导体出口管制、人工智能监控等领域举措形成合力,并在外交层面构建“数字联盟”,试图维系美国在数字时代的单边霸权。 二是在“印太战略”上精准加码。此次改组在成立“新兴威胁应对局”的基础上,把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INR)划入其中,工作重点转向“中国AI技术渗透”“关键基础设施防护”等议题。此前曝光的草案还显示,将设立四个新地区事务部门,其中的“印太小组”直接对标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布局。 三是在能源外交上强化攻势。改组将能源局并入经济和商业事务部,其职能从国际能源协调转向扩大页岩气出口。同时,国务院或将设立“能源外交官”职位,专责游说盟友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以对冲中国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美国副国务卿兰道表示,此次改革将通过内部工作组逐步推进,计划于7月1日前完成实施方案。但未来的改组进程仍面临重重挑战。 首先是三权分立争议。一方面,根据美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法》,机构裁撤需符合“国家安全需要”的法定要求,大量岗位的裁减是否超出必要限度存在争议;另一方面,根据美国《政府机构重组法》的要求,如果国会60天的审查程序尚未完成即启动裁员,可能引发联邦法院禁令。 其次是官僚体系动荡。此次大范围裁员或将导致美国外交体系出现“断代危机”。2025年1—2月,已有约700名国务院员工提交辞呈,其中约450人为职业外交官。而在2025年之前,美国国务院全年辞职人数通常为800人左右。国务院的裁撤计划已引发美国中情局内部的不安,关闭部分外交机构将影响中情局对外行动的效率。 最后是两党对立加剧。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马斯特称,改组将“确保美国优先”,认为“21世纪需要精简机构应对新挑战”,但民主党抨击其为“孤立主义复辟”;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参议员沙欣警告称,“美国收缩将让中俄填补真空”。在美国2026年中期选举前,两党极化对立或将进一步加剧。 此次国务院改组,标志着美国的全球战略从“全方位主导”转向“选择性介入”、以“精准减负”换取“局部霸权”的延续,同时也标志着美国从全球治理的“规则制定者”退守为“利益攫取者”。但长期来看,在自身软实力流失、经济困境加剧和盟友的离心风险影响之下,美国能否在“收缩”与“扩张”的钢丝上保持平衡,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