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国际视野 > 欧洲 > 正文
曹慧:意大利有望成为欧洲新领导者?
发表时间:2025-03-18 21:27 来源:国际网
意大利虽短期内难以取代法德的传统领导地位,但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未来一段时间内,欧洲可能形成德法意“三角架构”的新平衡。长期来看,意大利能否真正成为欧洲领导者,取决于其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和地缘战略定力。内部协调不力、资金不足以及部分全球南方国家的疏离,仍是其成为领导者的主要障碍。意需要在多边合作中更加注重包容性和实效性,以确保其倡议能够真正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

近年来,欧洲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传统上主导欧盟事务的法国和德国“双引擎”面临动力不足的困境,而意大利却在政局趋稳、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逐步展现出更大的地区影响力。梅洛尼政府执政以来,意大利在欧盟乃至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显著提升,引发外界关于其能否成为欧洲新领导者的讨论。

法德“引擎”熄火成为意大利的机遇

欧洲一体化进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欧盟传统领导核心的法德两国,近年来在推动欧洲事务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德国政党格局碎片化加剧,政府执政能力下降,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能源转型步履维艰,工业竞争力持续下滑。法国则深陷政治社会危机,马克龙总统的改革议程屡屡受挫,养老金改革引发的社会动荡暴露出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法德领导力的弱化导致欧盟决策机制陷入僵局。在防务自主、绿色新政、难民等关键议题上,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日益加深。东、西欧国家在乌克兰危机应对、欧盟扩员等问题上立场存在差异,严重制约了欧盟的决策效率。这种权力真空为其他成员国提供了施展影响力的空间。

意大利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正迎来提升影响力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地中海战略枢纽,意大利在能源安全、移民管控、对非合作等领域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价值。2023年,意大利工业产值逆势增长1.8%,展现出制造业的韧性。同时,意大利在时尚、美食、文化遗产等领域的软实力输出以及2024年担任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为其赢得了独特的国际影响力。

崛起的内生动力增强

2022年10月,梅洛尼宣誓就职意大利总理。通过整合右翼联盟内部力量、推进宪法改革、调整民粹主义政策取向,意大利实现了从政治动荡到相对稳定的转变。梅洛尼政府的稳定执政为意大利的转型提供了政治保障,其崛起的内生动力增强。

在产业政策方面,梅洛尼政府推出汽车业电动化转型补贴方案,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通过审慎的财政政策,意大利将2023年财政赤字控制在4.5%,显示出债务管控的决心。意财政部报告显示,2024年已实现基本预算平衡(不含利息)。

在文化、艺术、设计等领域,意大利的软实力优势依然不容忽视。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资源。米兰时装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性活动持续提升意大利的全球影响力。美食文化更是意大利的一张重要名片,意大利菜系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这些软实力资源为意大利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际形象提供了独特优势。

在科技创新领域,意大利展现出新的活力。都灵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工程技术和设计创新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梅洛尼政府加大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意大利还在航空航天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积累,与欧盟空间项目保持密切合作。这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意大利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奠定了基础。

欧洲绿色新政给意大利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作为传统工业国,意大利在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减排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不过,意大利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特别是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梅洛尼政府推出“国家能源与气候综合计划”,希望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30%。这一转型过程虽然艰难,但也为意大利重塑经济结构提供了契机。

对外事务影响力上升

在对外事务方面,意大利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在欧盟事务中,它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意大利提出重塑地中海联盟倡议,联合西班牙、希腊等国,试图构建南欧国家合作新框架。它在乌克兰危机中发挥调停作用,推动达成乌克兰粮食安全运输倡议,通过运输滞留在黑海港口的数百万吨谷物,避免了全球粮食危机。在数字主权领域,意大利率先推出国家云计算战略,为欧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还值得关注的是,在最新一届的欧盟委员会中,意大利兄弟党成员、与梅洛尼关系密切的菲托成功担任欧委会副主席;梅洛尼还抨击欧盟“绿色工程”项目,并试图扭转欧盟的难民政策,激起不小的水花,这些实践表明,意大利右翼的反建制派势力正进入欧盟的权力核心,在欧洲各项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提升。

除欧盟框架外,意大利致力于加强与地中海地区合作。通过“5+5对话”等机制,意大利与北非国家在能源、安全、文化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这种区域合作思路不仅有助于解决意大利面临的具体问题,也为欧洲整体战略部署提供了新的视角。意大利还将在特朗普2.0时代成为重塑美欧关系的重要推手。梅洛尼不但不惧怕特朗普的回归,甚至与特朗普、马斯克私交较好,这有助于其在大西洋两岸间发挥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在国际性平台中,意大利亦展现出领导力。去年意大利接任G7轮值主席国之际,正值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意大利立足本国利益,积极作为。它将非洲发展作为G7核心议程之一,提出“马泰计划”,旨在通过投资非洲的能源、教育和卫生等领域,促进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意大利通过这一计划,将非洲纳入欧盟的优先政治议程,推动欧洲与非洲建立更加平等的伙伴关系,而非传统的援助关系。意大利在G7框架内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的全球治理,特别关注AI对劳动力市场、伦理和社会的影响,相关倡议得到了G7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它还在G7框架内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推动成员国在军事援助和战后重建问题上达成共识。梅洛尼多次强调,维持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力量平衡是实现外交解决方案的关键。

通向领导者的荆棘之路

尽管意大利展现出崛起势头,但要成为欧洲真正的领导者仍有一些阻碍需要克服。首当其冲的是国内的结构性问题。公共债务占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依然高达140%左右,南北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南部地区青年失业率维持在28%的高位,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养老金支出压力持续增大。2025年预算法案中削减福利支出、限制罢工权利等内容引发全国性大罢工,民众反对公共服务质量下降,要求提高工资、保障劳工权益。受欧盟财政规则限制,梅洛尼政府平衡赤字与民意的空间有限。

在欧盟内部,意大利的崛起之路也充满博弈色彩。法德两国对意大利影响力的提升保持警惕,在欧洲稳定机制改革等问题上设置障碍。东欧国家因法治原则问题对意大利仍存疑虑,在绿色转型路线等方面也与意存在明显分歧。

移民问题对意大利具有“双刃剑”效应。移民问题一直是意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地中海沿岸国家,意大利首当其冲地承受着来自北非和中东的移民压力。移民问题既给意大利带来社会管理难题,也提供了劳动力补充的机会。梅洛尼政府强硬的移民立场,一方面需要在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第二任期内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支持;另一方面,意大利自身需要修炼内功,加强边境管控,完善移民融入机制。

备受关注的“马泰计划”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资金来源有限,意大利的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27%,远低于联合国设定的0.7%的目标。二是非洲国家对计划的可持续性和实际效果持观望态度,担心其可能沦为政治作秀,而非实质性合作。

实际上,梅洛尼政府领导的意大利正遭受部分全球南方国家的疏离,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合法性和影响力受限。意大利在G7框架内推动的议程,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和AI治理,未能充分考虑到一些全球南方国家的关切。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G7仍然是一个封闭的“西方俱乐部”,无法真正代表全球利益。以DeepSeek为例,今年1月,意大利以数据传输存在安全风险为由封杀了该应用。这不仅引发全球对数据主权和潜在政府访问的担忧,而且或限制DeepSeek在欧盟的可用性。

意大利的崛起给欧洲政治经济格局注入了新的变量。意大利虽短期内难以取代法德的传统领导地位,但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未来一段时间内,欧洲可能形成德法意“三角架构”的新平衡。长期来看,意大利能否真正成为欧洲领导者,取决于其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和地缘战略定力。内部协调不力、资金不足以及部分全球南方国家的疏离,仍然是意大利成为领导者的主要障碍。意大利需要在多边合作中更加注重包容性和实效性,以确保其倡议能够真正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意大利的转型之路不仅关乎自身发展,也将深刻影响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走向。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