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孙冉:胡塞武装为何敢与美国叫板?
发表时间:2024-01-18 23:05 来源:国际网
依仗部族和宗教基础,且有后台撑腰,再加上自身武装力量强大,反美斗争经验丰富,使胡塞武装敢与美国叫板。但反观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有其局限性,美英联军出兵万里对付一支也门武装,可以说是打不赢、拖不起,很难有获胜标准。由此可见,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很难取得真正的胜利。中东媒体认为,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不仅未缓和地区危机,反而可能使紧张局势雪上加霜。

近日,美国联合英国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实施打击。胡塞武装以强硬声明回应,谴责美西方“侵略行为”,并誓言采取更强烈的报复,甚至用导弹袭击美军舰。这些年来,胡塞武装从也门内战到与沙特联军对峙,再到如今的红海危机,似乎越战越勇成了美西方难啃的“硬骨头”。贫弱之国也门的一支武装力量,究竟有何能耐搅动地区局势,且敢与超级大国美国叫板?

一、胡塞武装的底气

加沙冲突以来,胡塞武装之所以敢冲到反以挺巴的前线,并与美国刀兵相见,有其历史和现实渊源。

一是有部族和宗教基础。胡塞武装由也门胡塞部族领导,成员是长期居住在也门萨达省(位于也门北部与沙特接壤)的宰德派穆斯林。宰德派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分支,人数占也门总人口的35%至40%。20世纪80年代,也门最著名的宰德派领袖阿拉玛·胡塞和其他宰德派成员呼吁复兴宰德派。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下,1992年阿拉玛·胡塞之子侯赛因·胡塞在也门北部萨达省成立了“青年信仰者”组织,即胡塞武装的前身。“青年信仰者”早期多从事伊斯兰教宣传、出版书籍、建立图书馆和传授《古兰经》等宗教活动,专注于复兴宰德派社会。“9·11”事件后,因反对也门政府与美国合作,“青年信仰者”组织日渐走上反政府道路。2004年,侯赛因·胡塞被政府军杀害,“青年信仰者”改名为“胡塞运动”,以示永远追随胡塞。

二是有后台撑腰。宰德派在历史上产生于伊朗北部,伊朗和胡塞武装在宗教上有亲缘关系。意识形态上,胡塞武装深受伊朗伊斯兰革命影响。胡塞武装创建者侯赛因·胡塞曾于1986年、1997年前往伊朗学习,在领导胡塞武装的过程中,也传播了霍梅尼革命思想。政治上,胡塞武装是伊朗什叶派阵营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伊朗坚实的政治盟友。军事上,美欧指责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向胡塞武装暗中提供武器支持,派出军事专家,培训作战人员,但伊朗称其对胡塞武装的支持有限,只是政治盟友。

三是有武装力量。胡塞武装主要成员是什叶派民兵,来自多个松散的武装部落联盟。2021年联合国数据统计,胡塞武装的总兵力达到20万,核心精锐部队约4万,控制着也门多个地区,包括首都萨那和红海港口荷台达。此外,因宰德派是最接近逊尼派的什叶派分支,胡塞武装近年不再强调“复兴宰德派”,继而笼络了大批逊尼派人士,武装队伍进一步壮大。

四是有武器装备。早期的胡塞武装装备落后,人员衣衫不整被称“拖鞋军”。如今的胡塞武装已成为中东不可忽视的一支武装力量。据外媒称,除缴获自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各类先进武器,胡塞武装还接受伊朗的武器援助,并可自主生产部分武器装备。该组织现有7个导弹旅,拥有“布尔坎3”“台风”“起义”等各型号上千枚导弹、多种无人机、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瓦伊德”巡飞弹以及少量改进的反舰弹道导弹。近年,胡塞武装对美采取非对称式进攻,利用美防御疏漏发动攻击,用低成本的导弹和无人机袭扰美以目标,使美以防空系统不堪重负。

五是有斗争经验。胡塞武装成立之初,就开始了与也门政府的武装斗争。2004年至2010年间,胡塞武装与也门政府矛盾激化,爆发六次“萨达战争”。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胡塞武装联合反政府势力推翻萨利赫总统统治,成为也门境内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2015年以来,沙特为首的联军对胡塞武装多次空袭,胡塞武装与沙特联军搞拉锯战,使沙特损失惨重。

六是有反美基因。胡塞武装的基本意识形态是反美、反以色列、反西方,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敌视是美西方自己结下的苦果。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胡塞武装前身“青年信仰者”不满美西方对中东的军事干涉,开始宣传反美和反犹口号。2004年,该组织指责也门萨利赫政府与美国关系过于密切,与政府爆发多轮武装冲突。2015年,特朗普政府将胡塞武装列为“外国恐怖组织”和“特别认定全球恐怖分子”。由于坚定反美,胡塞武装也被美西方国家视为中东“抵抗轴心”的成员,是影响和牵制美推进地区战略的重要力量。

二、美国的局限

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有其局限性,美英联军出兵万里对付一支也门武装,可以说是打不赢、拖不起,很难有获胜标准。

一是非对称战争突显美国军事局限性。美西方和胡塞,一个想打远程有限战,一个想打报复持久战,根本就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非对称战事。首先,非对称战争使美国和盟军付出沉重代价。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胡塞武装使用的基础型无人机炸弹造价不足1.6万英镑,而英国皇家海军“钻石号”驱逐舰携带的“海蝰蛇”导弹造价则超过100万英镑;多国战舰编队参与美国主导的“繁荣卫士”的巡航行动,每天要消耗巨额燃料和保障资源。其次,“红海护航联盟”中,只有一小部分国家提供舰艇和其他协助,多数国家只派遣少数作战人员。美国担忧一旦对胡塞武装实施攻击,中东“抵抗轴心”可能将美国重新拽回中东泥潭。

二是美国对胡塞武装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的政策。迫于人道主义危机的压力,美国近年并未直接参与打击胡塞武装,而是为沙特提供军事援助。拜登上任后,一改特朗普时期对胡塞武装的强硬态度,宣布撤销对胡塞武装的“恐怖组织”认定,停止向沙特和阿联酋出售相关武器等。此次胡塞武装搅动红海危机,美国政策再次调整,对胡塞采取强硬攻击。加沙冲突中,胡塞武装宣称与哈马斯“并肩作战”,其反美反以反西方的坚定态度引起阿拉伯民众的广泛共鸣。除巴林外,公开支持美国反对胡塞的阿拉伯国家极少。

三是胡塞武装地处要塞的优势。除霍尔木兹海峡外,曼德海峡是中东乃至世界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之一。也门恰好扼守曼德海峡,若以也门西北部为发射基地,可轻易覆盖中东所有国家的石油产地。地区冲突一旦扩大蔓延,沙特等国的石油生产将全面瘫痪。由于曼德海峡所属的红海航道在全球能源与贸易运输中具有关键地位,胡塞武装因此具备影响全球运输航道安全的能力。美欧国家担忧未来红海若爆发大规模冲突,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将封锁全球能源运输主航道。胡塞武装这次在红海袭扰“与以色列相关的船只”,就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和不对称战术,以小博大,影响了全球市场的稳定。

以上种种情形可以看出,战未形而胜负已分,美国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很难取得真正的胜利。中东媒体认为,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不仅未缓和地区危机,反而可能使紧张局势雪上加霜。

(作者为现代院国际安全研究所海外利益安全研究室主任,文章转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