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观点探索 > 正文
约瑟夫·奈:中美两国非常不可能不小心地、跌跌撞撞地陷入战争
发表时间:2023-08-22 17:54 来源:国际网
“中美两国非常不可能不小心地、跌跌撞撞地陷入战争。”“两国竞争还会继续,但我们不应忘记合作的重要价值。”这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8月初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一再强调的观点。这位86岁的著名国际政治学者认为,“中国对美国并不构成生存威胁”,美国想与中国“脱钩”也根本不现实。作为“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同时表示,政治两极化确实给美国“软实力”带来伤害,但他也提醒说,“美国还有其他比政治更重要的‘软实力’来源”。

“拜登政府正开始试图限制‘院子’范围”

环球时报:您在新书《软实力与中美竞合》中表示,美中关系应该保持“合作竞争”。但我们似乎看到美国和中国的竞争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少。在美国,有一些极端的声音只想要纯粹的竞争而不谈合作。在您看来,两国当下的关系,是否能算得上“合作竞争”?

约瑟夫·奈:你说得对,在和中国竞争而非合作方面,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我认为,当前可以看到一些美中两国恢复合作的迹象。这些迹象可以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今年夏天的访问,以及财政部长耶伦的访问和相关演讲中看到。耶伦谈到了美中关系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此外,在有关不扩散核武器等问题上也可以看到这一点。这些都是我们在竞争的同时可以加强合作的领域。

环球时报:越来越多的美国高层访华是美国试图恢复合作的一个迹象。但我们也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和“脱钩”言行依旧。中方最担心的就是美国“说一套做一套”。对此,您是否也有同感?

约瑟夫·奈: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完全“脱钩”对两国以及世界经济来说代价都太大了。“脱钩”根本不现实。有选择性的、涉及影响国家安全领域的“脱钩”可能会增加。正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所说,美国想建立“小院高墙”(对特定技术领域加以高强度的保护措施),但危险在于“院子”的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拜登政府正开始试图限制“院子”的范围。

环球时报:您认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不久的中国之行会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哪些影响?

约瑟夫·奈:会有帮助的!无论在哪个层面,美中两国接触越多越好。无论是基辛格这样的前官员访华,还是美国学生和游客到访中国,都可以减少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误解。基辛格此访是有益的。我同时认为,更重要的是美中现任官员之间的接触。

“中国对美国并不构成生存威胁”

环球时报:您一直强调“中国不是美国的生存威胁”。这样理性的声音是否也在回归美国决策层?

约瑟夫·奈:我在华盛顿看到的危险之举是对中国的妖魔化——只看到坏的方面,没有一个平衡的观点。不过在温和的美国政治家中,仍然有人理解我的观点,即“中国对美国并不构成生存威胁”。两国产生生存威胁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当我们不小心地、跌跌撞撞地陷入战争时。如果美国和中国之间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对两国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

环球时报:中美有多大可能会“不小心地、跌跌撞撞地陷入战争”?

约瑟夫·奈:非常不可能。美中两国决策层都意识到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在可能引发战争的事件上会谨慎行事。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可能发生战争。人类历史充满了错误,但我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环球时报:过去一段时间,美国政策的钟摆一直向着越来越反华的方向摆动。在您看来,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摆回来?

约瑟夫·奈:如果你从一个足够长的历史角度来看,比如从1949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算起,会发现大约每20年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次周期性摆动。在20世纪50年代,两国在朝鲜战场上是敌对关系。到了70年代,也就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后,美中两国进行了大约20年的合作。这之后又经历了将近20年的经济合作。大约2015年左右,钟摆开始向竞争的方向摆动。我不知道这次是否需要20年,如果是那样,要到2035年这个周期才能结束。

但人类历史并不那么具有可预测性。钟摆何时会摆回来?我不知道,但它会摆回来。当美国和中国意识到无论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疫情蔓延、核不扩散方面,还是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面的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利益时,下一个周期就会开启。当人们意识到中国不构成对美国的生存威胁、美国不构成对中国的生存威胁时,合作的条件会得到改善,但改善的速度很难说。

在一起开展项目有助于抵消“一切都是冲突和竞争范畴”的观点。我们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其他领域加强合作。(美中)竞争还会继续,但我们不应忘记合作的重要价值。

政治两极化确实给美国“软实力”带来伤害

环球时报:记得您2014年12月在山东曲阜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今天的中国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大的‘软实力’”。转眼快过去10年了,今天您是否依然这样认为?

约瑟夫·奈:是的,如果我们看中国传统文化,它对很多人都非常有吸引力。传统文化仍然是中国“软实力”的支撑。我总是回想起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它们非常精彩地对外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环球时报:谈到“软实力”的话题,很多国际媒体认为,当特朗普成为第一位受到起诉的前总统时,美国的政治禁忌不复存在,美国原有的价值观和“软实力”也受到冲击。这些美国内部政党极化的现象,是否已经严重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及其后果让美国——一个“民主模范国家”的吸引力减弱了。当我们越来越接近2024年大选时,会看到政治极化的加剧,这可能会让人们再次想起“国会山骚乱”事件。

当然,美国的很大一部分“软实力”并不来自于政治,而是来自文化和公民社会。它包括大学系统、各类基金会、好莱坞……我认为这些“软实力”并没有因为美国的政治局势而受到太大的削弱。政治两极化确实带来了对美国“软实力”的伤害,但好在美国还有其他比政治更重要的“软实力”来源。

环球时报:如果美国想要继续维持全球领先的地位,您会给美国决策者提哪些建议?他们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约瑟夫·奈:保持一个健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事情。虽然存在政治极化的问题,但在后疫情时代,美国的经济应一直保持健康。保持健康的经济、创新并对世界其他地区开放,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后,保持对各种“联盟”和国际机构的支持对于美国的国际领导力也很重要,但这些必须建立在美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约瑟夫·奈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文章转自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