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世界经济
  • 余翔:打贸易战,美国可能是啥套路 2018-01-22 16:10
    如果美国真的开打,首轮贸易战会避开对华出口量大、对全产业链有影响的领域。基于美国对华进出口商品的统计数据,很可能会集中在知识产权、设备组装和制造、太阳能产品、服装、家具等领域,尽量避开谷物、航空零部件、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为最大化攻击效果,行动可能会在不公平贸易、维护国家安全、强化投资政治审查等多条战线上同时发起。除了双边层面,为挤压中国的战略缓冲区,美国还会在多边层面对中国进行围堵。不过美方也要明白,两国间若爆发贸易战,双方都会受损。对华发起贸易战的事,美国还须三思而行。
  • 徐长文:美减税法案有利日本对美投资 2018-01-12 18:16
    尽管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大型减税政策,美国的经济专家、学者及原政府高官多持批评态度。但日本媒体报道,美国实施大型税制改革措施,将为日本企业带来巨大利益。法人税负担减轻后,给日本企业带来规模达4000亿日元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商社和汽车业,获益更大。美国的税制措施不仅会促进美国的设备投资,更有利于提高日本企业对美的投资欲望。
  • 宋国友:美对华经济问题安全化倾向凸显 2018-01-11 17:24
    虽然美国变得越来越防范中国,但美国仍然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市场。因此,中国对美要斗争不斗气,通过各种渠道明确说明美方经济安全化的危害性。而且中国也可考虑用市场化路径来化解美国的安全化压力。一是中国国内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用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不断塑造美国的中国观。二是中国企业也要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在美国开展各种商业活动。
  • 李金珊:美元回流:中美经济关系的重中之重 2018-01-02 16:56
    中美之间没有军事上的对撞,但必有经济、金融层面的激烈较量,中美关系的新格局将因此而定下。美元回流趋势对中国经济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不得不关注它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美关系的军事政治长期博弈还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无论美方如何动作,中国只能万变不离其宗,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提升竞争力,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我们的制造业及其技术的发展,最大的问题始终是金融和财税政策形成的高财务成本。政府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有去杠杆、降成本方面的政策,但结果似乎有待检验。
  • 白明:贸易保护抬头,中国如何自处 2017-12-25 16:48
    我们不应当认为所有的贸易摩擦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事实上,有些贸易摩擦也与我们的企业贸易行为不规范有关。对此,我们应当强调对外贸易的法制化。也要看到,对于绝大多数贸易摩擦来说,都需要保护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此,我们也不妨先礼后兵。针对一些贸易摩擦,政府部门和进出口商会固然需要组织相关国内企业积极应诉,甚至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反制手段,增加一些国家搞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
  • 徐长文:日本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2017-12-19 17:23
    日本是外向型经济,出口形势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日本经济的走向。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回升主要是出口增加拉动的。不过由于中国对日本的进口依存度下降,美国经济呈衰退趋势,未来日本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 余丰慧:减税又加息!美国这两把“利剑”对华影响多大? 2017-12-15 18:38
    目前,美国加息减税引发企业与资本双回流,首当其冲的就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减税方面,中国正在谋划应对之策。就在14日上午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现在企业普遍感觉到税收、费用包括各方面的成本负担还比较重,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也还有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的必要。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新兴市场大国的中国有智慧应对美国加息减税带来的大冲击。
  • 张蕴岭:亚太区域合作:出现阶段性的“分大于合”趋势 2017-12-15 18:34
    经济全球化2.0有两大趋势:第一,各国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发展利益和新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网络新技术、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速度快、规模大,将改变增长和发展动力机制与经济结构。新技术本身具有超能力,即超越国家市场边界,超越政府管控规制,也会改变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化构建模式。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思考在新形势下建立什么样的开放机制的问题,其中,可以看得清楚的是,要更加重视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利于合作发展的功能性机制建设,更加重视新技术发展对市场结构重组的推动和重构作用。
  • 陶 坚:世界经济正向好,全球治理不松劲 2017-12-14 17:56
    全球经济若要如愿进入新的稳定增长周期,首先取决于能否在巩固周期性复苏成果的基础上加快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矛盾。其次取决于能否在巩固全球经济治理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无论是世界经济增长还是全球经济治理,都离不开中美两国“稳定双核”的作用。因为美国“折腾”,所以国际社会期待中国“有为”。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积极作为值得期待。
  • 马雪:谨防美对华经贸政策“变招” 2017-12-04 17:13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已经修改或放弃了很多对华经贸极端说辞,中美出现全面贸易战的概率正在下降。但仍要引起注意的是,对华经贸强硬一直是美国国会共和党与民主党为数不多的共识。行政部门对华强硬的经贸政策也因此最易获得国会广泛支持。种种迹象表明,针对中国的各项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并未被“雪藏”。在全球贸易投资低迷,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若美国重拾贸易保护武器对华施压,或引发他国效仿,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