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南亚
  • 钱峰:废钞危机,观察印度的绝佳窗口 2016-11-25 15:37
    治大国如烹小鲜,尤其对印度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政治生态多元、贫富分化明显、民间消费热衷现金,以及受长期浓厚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综合影响的大国,大多数民众对激烈改革承受力不强。莫迪显得有些急,事先没有想得很周全。但事已如此,决心已下,就看后续配套保障措施能否跟上。接下来一个多月是对莫迪政府的严峻考验,同时也向外界提供观察印度的一个绝佳窗口。如果莫迪能够化解各方不满,“废大钞”行动没有草草收场,世人确实要对印度今后的走势再看高一眼。
  • 范斯聪:从金砖国家果阿峰会看印度南亚战略 2016-10-25 17:26
    印度的地缘战略设计是基于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同认知。总体上看,印度谨慎支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而对海上丝绸之路则抱有警惕。现阶段,印度着力于孟加拉湾国家的经济整合,不但有助于印度获取诸如油气等自然资源,还可以间接以该组织为基础,逐步推进“东行”战略,进而实现印度洋东面与东南方向的战略与安全目标。
  • 李少丹:美印军事协议或为未来战略提前布局,“印太再平衡” 2016-09-07 17:28
    “美印军事后勤准同盟”并不能完全涵盖美印关系,异常复杂的美印关系将随着国际格局和国内政治议程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对中国而言,此次美印防长会面对美印关系做出“21世纪主要伙伴关系”这一界定,中国大可坦然视之。随着中美全球范围内竞争与合作的展开,中美关系越来越受制于所谓第三方因素的干扰乃至绑架。对此,中国应淡然处之,不要为第三者行为所迷惑,坚定不移地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 王晋:中国与塔利班静悄悄地接触 2016-08-15 09:48
    如何通过一个“和解”的阿富汗联合政府,将塔利班纳入到未来政治网络之中,促成阿富汗的政治稳定,防止阿富汗乱局外溢,是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作用的重要动机。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公平客观的形象,在阿富汗和地区国家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各方都能接受中国作为阿富汗政治事务的调停者。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更多的是通过“软实力”和外交手段发挥“建设性”作用。面对新形势的挑战,中国须尽力帮助阿富汗实现和平与稳定,这最符合中国的利益。
  • 毛四维:印度为何难以成为奥运大国? 2016-08-09 14:17
    观察一个发展中大国是否有雄心壮志,还要看它是否已经、或是否有意在自己国家举办一届奥运会。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有着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含义:1964年的东京(那时的日本也是个发展中国家)、1988年的汉城和2008年的北京,就是日、韩、中三国先后借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的崛起,并获得全球广泛的认同。2016年的巴西也将上演同样的故事。丝毫不必怀疑印度的志向。可以预计,只要巴西在2016年大获成功,印度肯定会再次激情萌动。
  • 张家栋:对阿富汗应“更积极地中立促和” 2016-08-05 18:47
    促进和谈应成为中国对阿政策的价值起点。由于有关国家已基本放弃将阿富汗培养成自身战略前进基地的目标,和谈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希望都在上升。今年初,中国、美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组成阿富汗问题“四方会谈”正是例证。然而,今年5月美国打死塔利班领导人曼苏尔的行动表明,这一机制尚未发挥应有功能。中国应利用这一形势和自身地位,促进阿富汗问题国际共识的形成,再以外促内,推动阿富汗和平进程。
  • 叶海林:印度的东海南海政策到底是什么? 2016-07-06 17:13
    尽管目前中印之间存在很多问题,但必须看到,印度并不是中国的主要战略竞争者与挑战者。中国如何应对印度的南海东海政策与行为,其实际是中国如何应对战略上的一个次要因素在主要战略方向上的次级活动。这与如何应对美日在南海东海的行为也就是中国如何应对战略上的主要因素在主要战略方向上的主要活动,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在如何反制之间衡量成本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均衡,而前者则更应该在是否需要反制之间做出选择。国际关系史反复表明,给对手贴标签的做法,往往会导致从根本上否定对手所有主张和全部行为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从而最终是博弈双方陷入原本或许可以避免的零和状态。
  • 毛四维:印度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努力受挫 2016-06-28 15:19
    防扩散机制本是由美国大力倡导、精心打造,是从制度上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个支柱,美国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需要一个强大的印度,竟可使之受损。然而,今天的中美关系已与八年前的状况大不相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咄咄逼人,中国不可能逆来顺受。事实上,也并非中国一家反感美国的利己主义政策,爱尔兰、瑞士、奥地利、新西兰等国八年前就对美国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因此,可以说,“首尔挫败”不仅是印度的、也是美国的一大挫折。
  • 王世达:印度:从“东动”到“西进” 2016-06-01 16:51
    两年前的5月26日,莫迪就任印度共和国总理,组建了印度政坛数十年以来少有的强势政府。印度国内外也对莫迪政府寄予厚望,高度关注莫迪将会把印度这个体量庞大的新兴国家带向何方。转眼两度春秋,两年间莫迪外交频率之高,活动范围之广,颇为少见。以2015年为例,莫迪的外交活动可谓高开高走,一年之内访问了28个国家,还迎接来自包括美国、德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和不丹在内的12位国家领导人访问印度。整体看来,莫迪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就是“东动与西进同行,大国与周边并重”。
  • 王晋:美军击毙塔利班头目,谁能高枕无忧? 2016-05-26 17:42
    在当前塔利班内部仍然脆弱、“伊斯兰国”加紧扩张的时刻,美军选择击毙了为数不多的能统领塔利班的领导人曼苏尔,其意图恐怕是为了制造塔利班内部的混乱,缓解从2015年中期以来阿富汗战场上面临着的巨大军事压力。不过这样的行为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因为如果塔利班无法达成统一,亦或是下一任领导人是类似于查吉尔或者雅库布那样的强硬派,那么阿富汗国内安全局势恐怕只能是更加严峻。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