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首页
时事追踪
观点探索
外交亲历
国际视野
热点聚焦
中国周边
研究成果
外国人看中国
/
中国人看世界
非传统安全
一家之言
走出国门
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南亚
>
南亚
刘宗义:如何看待美印“2+2”会谈
2018-09-13 17:24
美印“2+2”部长级对话的举行是极具象征意义的,这表明美印之间的战略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加强,逐步接近美国与其地区盟国的水平。美国与地区盟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就建立了“2+2”部长级对话机制,日澳也早已建立外长和防长“2+2”对话机制。如果未来印度与日澳两国也建立起类似的战略安全合作机制,那么离美日澳印四国安全联盟的建成就不远了。
龙兴春:印度能探索出新基建模式吗
2018-09-06 16:40
对印度这次提出的“百座新机场”计划,笔者持相对乐观的预期。第一,私人资本参与可以保证建设资金。第二,机场建设土地相对容易获得。机场的土地拆迁范围要小得多,征地难度也降低了,从而能缩短工期。如果,印度这项机场建设计划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可以为印度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出新模式,加速改变印度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
钱峰:新德里知道什么是不可承受之重
2018-09-05 16:20
无论是对中国不加掩饰的遏制意图,还是迫使印度早日“选边站”的做法,美版“印太战略”构想动机露骨,力度过猛,投入又如此吝啬,越来越与印度“战略自主”和“大国平衡”的外交原则背道而驰。成为与日澳相似的美国“小伙伴”,是新德里不可承受之重。
王德华:印度正回归外交政策传统
2018-08-09 16:58
印度正在回归传统“不结盟”外交。改善与中国关系是出于印度国家利益最大化之需。在对华政策上,一段时期内印度出现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摇摆,似乎对不结盟实践有淡化趋势。不过,经过之后的大辫论,印方大多数人认为改善与中国关系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之需。为此,今年以来,印政府调整了对“印太战略”的态度,致力于修复与中方的关系。
林民旺:印度打了中国冷枪吗
2018-08-08 18:40
将此次印度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征收关税之举,理解为印度与美国“围殴”中国,显然是过度解读了。当然了,在贸易保护主义阴云笼罩全球的背景下,印度作为“金砖”成员国之一、经济发展受益于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此时应该更多地与中国一道肩负起捍卫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重担。
龙兴春:显赫政绩为莫迪赢得2019大选奠定基础
2018-08-02 16:20
莫迪不仅在国内获得广泛支持,在国际上也赢得很高的声誉,因为这个莫迪魅力型领导人,世界对印度的关注度上升,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改善了国际形象。判断莫迪是否有利于印度?除了他的政策和政绩,还取决于印度多数民众主观认知。2017年地方选举结果已经说明了印度民众的选择,2019年的大选将给予最终答案。
龙兴春:观察印度切忌盲人摸象
2018-07-16 16:18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多样性是这个国家的最大特点。有印度研究的前辈曾说,“你在印度看到的任何现象可能都是真的,相反的情况可能也是真的,但都是个别或部分的,不是整体或全部”。印度的复杂性不输中国,我们抱怨外国误解中国的时候,也要切忌片面、简单地理解和判断产生“盲人摸象”寓言故事的印度。
徐长文:明年印度经济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五位
2018-07-12 16:33
2017年是印度独立70周年,是值得印度纪念的一年。但过去的70年中,印度经济持续低迷增长。印度拥有13亿人口,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6年印度经济规模(GDP)仅排世界第七位。2019年印度GDP将超过英国和法国,而跃居世界第五位。
苏畅:上合框架下,印巴为何能坐在一起?
2018-06-06 16:43
新安全观倡导的新型安全合作模式有利于成员国间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包括为印巴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争端提供对话平台。印巴加入上合组织之后,两国将在上合组织各级别会晤机制中会面,这为两国对旧有矛盾的沟通与磋商创造良好氛围,总体上对印巴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同样,印巴关系的调整甚至缓和,将大大有利于地区安全与稳定。
张家栋:美国强推“印太战略” 印度成了“局外人”
2018-06-05 16:35
目前印度对美国的战略信任度正在迅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越是强调印度的作用,印度就越是担心,担心自己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这对印度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战略失误。这次莫迪总理在“香会”上的讲话表明:印度的独立自主外交传统没有变,通过平衡外交谋取最大利益的手段没有变。这也使得印度版的“印太”,很难与美国版的“印太”合拍。
436条
上一页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44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李硕:中国气候外交转身悄然撬动世界秩序
钱文荣:朝核向题:为何美国要承担最主要责任?
吴祖荣:特朗普施政百日,美国未见剧变
李家成:韩国大选:"文安对决"由不分伯仲到拉开差距
热门文章
日媒:安倍发誓全力推进修宪 近九成民众支持现行宪法
魏城:金正恩将会视中国为敌?
郑永年: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孙海潮:法国两大传统政党在总统选举出局开辟“新历史时期”
刘宝莱:“一带一路”正在中东落地生根
陈友骏:特朗普贸易大棒为何挥向加拿大
刘志勤:特朗普“百日新政”,可圏可点
安倍再次表明任内修宪强烈欲望 称时机已经成熟
民调:安倍支持率稳定 64%日本人批其有所懈怠
特朗普:在适当的情况下愿与金正恩会面
频道编辑
国际网
网址:
WWW.CFISNET.COM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9049794号-1
国际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须注出处
Copyright©2012 cfis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