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在欧洲方向上的作法截然不同,特朗普二任在“印太”方向上继续强化同盟关系,且更重视菲、日这两个“关键盟友”。美菲近期发表《联合声明》更宣布将在“印太”地区“重建威慑”,“重建威慑”理念认为,美国需在更大程度上建立威慑,包括增强美在“印太”关键盟友的军力,与美形成更强的联合威慑态势。同时,美国将更多域外国家引入“肩并肩”联演,要将南海这滩“水”搅得更浑。 |
4月21日至5月9日,美菲“肩并肩2025”联合演习在菲律宾吕宋岛和巴拉望岛的多个地点举行,美国和菲律宾分别派出约9000和5000人参演,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五国派小型分队参与,另有16国受邀观摩,其中荷兰、捷克、立陶宛、波兰是首次作为观察员到场。此次“肩并肩”联演是美菲之间的第40次,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后的首次。 进一步强化针对中国的备战特点 近年来,出于共同应对所谓中国在南海“咄咄逼人的行动”以及加强应对所谓“台海危机”的考量,美菲“肩并肩”演习中止了规模缩水、科目转向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调整,“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的作用被重新“激活”,在规模、科目、装备投入等方面越来越具备为高端战争作准备的特点,针对性和实战意味不断增强,有关趋势在今年的演习中有突出表现。 首先,加紧部署前沿武器。美军继2024年借“肩并肩”演习首次部署“堤丰”中程弹道导弹系统之后,此次又首次部署了“海军/海军陆战队远征舰拦截系统”(NMESIS)。该系统是美军2023年才交付海军陆战队的机动式陆基反舰导弹系统,主要由“海军打击导弹”、无人发射车、地面指挥车等组成,可通过运输机或气垫登陆艇运载,实现快速投送部署。它同“堤丰”一样,是美军重视发展陆基反舰导弹的产物,进一步印证了其加紧在“第一岛链”部署陆基反舰导弹的动向,目的在于转变过去主要依靠水面舰艇对敌方舰艇进行攻击的做法,以成本更低、机动性更强的方式,抵消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NMESIS可通过遥控方式分布配置,特别适合在多岛屿环境下的灵活、分散部署,在实现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概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军在演习中还部署了“海军陆战队一体化防空系统”(MADIS),该系统不仅可用来拦截传统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还能有效攻击小型无人机等“低慢小”飞行器,为远征作战部队提供防空保护伞,提升战术部署弹性。 其次,堪称“全面战斗测试”。菲军方将今年的演习描述为“精心设计的全面战斗模拟”,即,将真实的部队和事件引入模拟演习构想中,在最逼真和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下,测试、提升美菲联合作战能力。内容包括模拟击退敌军对岛屿的攻击、击沉假想敌舰、联合海军演习、空中作战侦察等,且在陆、海、空、天、网络、信息、认知等多作战域展开。有美军军官称,这次演习是一次“在模拟战时条件下检验联合作战计划执行情况的彩排”。 第三,吕宋濒海轮换部队首次参演。这支部队是美国第三海军陆战队濒海战斗团的前沿部署分队,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部队设计2030”战略打造,用于开发针对“印太”地区的作战概念和战术,此次参加了海岸防御、海上态势感知、防空行动演练。与美军驻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的陆战队轮换部队不同,吕宋轮换部队由濒海战斗团直接指挥并聚焦“跳岛”战术(Island hopping,通过快速、突然且集中的攻击夺取敌方岛屿)。 第四,日本首次作为正式成员国参演。这与日菲2024年7月签署《互惠准入协定》有关,该协定允许日本自卫队在菲领土上开展训练和行动,并且极大简化了行动期间日方人员、装备、弹药等的入境手续。日本此次派出约150名自卫队官兵和一艘“最上”级护卫舰,参加了救灾演练和网络、导弹防御交流,以及在吕宋岛附近海域举行的“多边海上演习”。 体现特朗普2.0“印太战略”布局初步考量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始三个多月,对于如何延续贯穿特朗普首任和拜登时期的“印太战略”尚未推出清晰、成形的思路。但是,3月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选择菲律宾为其首次亚洲之行首站抵达马尼拉,加上媒体前段时间披露五角大楼已经内部下达的《临时国防战略指针》部分内容,显示美国对特朗普2.0“印太战略”的军事布局已有初步考虑,“肩并肩2025”中的诸多变化令外界可以对其管窥一二。 总体来看,与在欧洲方向上的作法截然不同,特朗普2.0政府在“印太”方向上继续强化同盟关系,并且更加重视菲律宾、日本这两个“关键盟友”。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很快就宣布暂停对外援助90天,但没过几天便恢复了对菲律宾的约3.3亿美元援助资金,用于支持其武装部队现代化计划。赫格塞思访菲期间,美菲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采取“大胆步骤”在“印太”地区“重建威慑”,“用实力实现和平”。这些步骤包括:在菲部署更先进的美军能力,如海军/海军陆战队远征舰拦截系统和无人水面舰艇;在菲律宾的巴丹岛进行双边特种部队训练;发布双边国防工业合作联合愿景声明;发起双边网络安全行动。赫格塞思访菲结束后不久,美国国务院宣布批准向菲出售20架F-16C、F-16D战斗机,以提升菲空军的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并“加强对敌方防空系统的压制”。 “重建威慑”是赫格塞思就任国防部长后提出的三大优先议程之一。该理念认为,拜登政府的“一体化威慑”推进不够,美国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建立威慑,包括增强美国在“印太”关键盟友的军力,与美国形成更强的联合威慑态势。 受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问题牵制,特朗普政府短期内难以真正将主要精力转向“印太”,但也不会放弃利用南海问题等抓手在中美地缘战略博弈中寻求有利地位。东盟绝大多数国家不愿在南海问题上替美国火中取栗,菲律宾对美国而言则是相对容易利用的。近年菲律宾围绕我国的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等岛礁同中方激烈对峙,其国内围绕中期选举激烈争斗,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矛盾激化,其为转移国内视线、转嫁国内压力存在利用南海问题挑起新的事端的动机和可能。特朗普2.0政府延续了拜登时期的对菲基本政策,继续支持菲律宾与中国抗衡。赫格塞思访菲期间,高调宣称美菲同盟是“印太安全基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美菲必须“肩并肩”面对中国带来的“威胁”。 特朗普2.0政府将继续利用菲律宾和日本推动“印太”海上问题的联动。特朗普政府部分成员对美国是否应在重大危机时刻“协防”台湾存在争论,但也绝不会放弃“以台制华”的战略取向。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最近在谈到台海局势时称,美军的首要任务是“阻止中国大陆收复台湾”。日本是美国介入台湾问题最可倚重的帮手,菲律宾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美军对其北部基地业已在拜登时期得到扩大的准入权,难以置身事外。今年4月初,菲陆军司令布劳纳表示,如果台海爆发冲突,菲律宾军队“不可避免地”会卷入其中。 对我国周边海上安全影响几何 在“肩并肩2025”之前,美菲已经举行了“坚盾”“雷霆对抗”联演。美国还打算在2026年前在菲苏比克湾和克拉克附近修建一座大型仓库,预置武器装备。美菲不断强化军事合作,对我国周边海上安全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加紧部署“堤丰”和NMESIS系统,射程覆盖我国东南沿海,增加我国海上军事斗争准备的复杂性。NMESIS的加入标志着美菲在作战准备、技术整合和联合作战能力方面的提升,也体现了菲在美国“印太战略”中日趋重要的前沿国家角色。NMESIS在巴丹群岛和吕宋岛北部等关键地点的部署可使美菲部队获得强有力的海上拒止工具,从而在不必部署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情况下,就能置敌方舰艇于危险之境。在演习中同时部署NMESIS和“堤丰”,亦首次使菲律宾具备从本土对敌方发起分层、机动式导弹攻击的能力,增加对手目标识别和作战计划的复杂性。 美国还欲借“肩并肩”联演向菲部署陆基反舰导弹系统、高性能无人水面艇、濒海战斗团等新型作战力量,明显是在激化地区矛盾、鼓动对立对抗。 美国将更多域外国家引入“肩并肩”联演,是要将南海这滩“水”搅得更浑。就在“肩并肩2025”演习前后,日菲也进行了极为频密的互动,2月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访菲,参观了巴萨空军基地、华莱士空军基地,与菲方讨论了如何加强日菲双边、美日菲三边和美日菲澳四边合作,并表示“双方将继续推进防卫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合作”。菲律宾也正呼吁韩国、印度加入美日澳菲四边机制(Squad),并寻求与更多盟友签署部队互访协议或后勤互助协议、加强情报共享等。 对于“肩并肩2025”联演的玩火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指出,“菲律宾伙同域外国家大搞军事演习,引入和部署战略战术武器,破坏地区战略稳定,破坏本地区经济增长前景,公然站在地区国家的对立面,已经遭到地区国家的强烈反感和反对。”菲国内有识之士则认为,菲律宾拉美国和其他域外国家举行军演并部署陆基反舰导弹系统等武器,不仅威慑不了中国,而且会使菲律宾在战时沦为被打击目标,改变不了菲律宾作为美国“棋子”的可悲命运。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