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分析认为,要中止哈马斯对加沙的控制,相关军事行动将持续数月乃至一年。这也是目前对哈马斯能撑多久的普遍推测。但从哈马斯的成长史、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冲突史以及当前的战场形势看,哈马斯作为实体,它可能被削弱,作为意识形态,它难以被摧毁。 |
当前,以色列已经开始对加沙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完成了对加沙城(系位于加沙地带北部的同名城镇)的包围,并推进到市中心地带。此时,作为守方的哈马斯能否守住、能撑多久,引发了各方关注。从哈马斯的成长史、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冲突史以及当前的战场形势看,哈马斯可能会被击败,但几乎不可能被彻底摧毁。 哈马斯是支什么样的力量 从“抵抗组织”到“执政党”。1987年,哈马斯正式成立,打出了消灭以色列、建立伊斯兰国家的主张,发起针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在巴勒斯坦和中东,哈马斯赢得了巨大声望,被视为抵抗组织和自由战士,但因其袭击以色列平民,1997年便被美国认定为恐怖组织。2006年,美国大搞“中东民主化”,力促巴勒斯坦举行立法机构选举。结果在172个席位中,哈马斯一举赢得74席,同意与以色列和谈的老牌政党法塔赫仅赢得45席。两党一度组成联合政府,但很快爆发武装冲突,结果从2007年起,巴勒斯坦陷入事实分裂,法塔赫控制了约旦河西岸,而哈马斯控制了加沙。哈马斯从社会运动、武装组织升级为365平方公里土地和超200万人口的“当家人”,迄今已执掌了加沙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2年加沙的人均收入只有西岸的四分之一,且加沙的失业率和贫困率分别高达45%和53%,西岸则只有13%和14%。但西岸的巴勒斯坦人频遭以色列军警和定居者的逮捕或袭扰,要靠与以色列合作维持统治的法塔赫无可奈何,其声望自然因此受损。2023年6月的民调显示,如果举行总统大选,哈马斯的候选人将轻松击败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 “双轨制”外援是主要财源。2007年以来,加沙一直遭以色列严密封锁,不时还陷入战火之中。这使哈马斯无法获得正常的财政造血能力,只能最大限度利用外援。为此,哈马斯区分了民用和军事资金的收支。民用领域,哈马斯的资金主要来自公开与合法的国际捐助。例如,加沙的学校、医院多由联合国机构出资和运营,而卡塔尔则是公务员工资、购买燃料费用和居民食品与现金补助的主要提供者。从公开数据推测,相关资金每年约有6-10亿美元,其流向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严密监控。军事领域,哈马斯每年军费支出约为1-3.5亿美元,主要来自伊朗和非公开捐助。此外,哈马斯通过征收税费、走私和投资获益等方式,每年能赚取3-4.5亿美元。在这种经济与财政模式下,哈马斯事实上将其并不擅长的治理职能外包给了联合国,自身的主要精力则用于对以色列武装斗争。 哈马斯与以色列的过往冲突 四度大打出手。2008至2021年,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爆发过四次大规模冲突。观其进程,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历次冲突中,空袭都是以军主要乃至唯一的作战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以色列自身伤亡,但却会对地面上的生命和设施造成不成比例的损害。其次,以色列两次出动地面部队,大规模地面进攻只有2014年一次。当时,以色列一路攻至加沙城市中心,主要目标就是要破坏哈马斯的地道。这次军事行动耗时50天,以军阵亡67人,而巴勒斯坦方面有2000多人死亡,双方死亡人数均超过其他三次之和。这折射了城市巷战的惨烈和地道的重大影响。最后,每次冲突过后,以色列都宣称取得胜利,强调取得了击毙包括高层在内的大量武装人员、摧毁大量武器和武器生产设施、破坏若干地道等辉煌战果,实现了严重削弱哈马斯军事能力的既定目标。 以色列有意斩草不除根。事后看,以色列的进攻仿佛“割韭菜”,哈马斯的战力总是“吹又生”——只要哈马斯能持续占领加沙,它就能在停火和以色列撤军后慢慢恢复元气。那么以色列此前为何不彻底打垮哈马斯并占领加沙呢?答案可能是以色列有意为之。从加沙目前的社情民意看,一旦哈马斯被击溃,不排除由更加激进和反以的组织取而代之。以色列也不愿像1967至2005年那样,再次直接占领加沙,从而需要治理大量满怀敌意的人口,背上沉重的安全和经济包袱。于是,在哈马斯发动惊天突袭之前,以色列满足于对哈马斯“割韭菜”式的军事打击,不求一劳永逸,但求及时修剪。以色列甚至担心哈马斯因为经济困难倒台,默许乃至欢迎卡塔尔援助加沙,还增加了加沙人到以色列务工的许可。以色列同样乐见法塔赫因哈马斯的存在而被削弱,因为分裂的巴勒斯坦显然会比团结的更好对付。 战场形势与前景展望 开打城市巷战。上兵伐谋,其下攻城。自以色列发动地面进攻以来,哈马斯发挥守方优势,利用通达的地道和密集的城市建筑,与以军打非对称的游击战,限制了后者的优势火力和制空权发挥。或许是为减少士兵伤亡,以色列迄今似乎只将有限精锐投入了巷战,尚不足以压倒哈马斯麾下卡桑旅的3万兵力。以色列总理内塔利亚胡承认,战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多数分析认为,要中止哈马斯对加沙的控制,相关军事行动将持续数月乃至一年。这也是目前对哈马斯能撑多久的普遍推测。同时,以色列还面临解救人质和减少平民伤亡的巨大国内外压力。统计显示,巴以冲突爆发一月以来的平民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历时1年8个月的乌克兰危机,加沙被联合国称作“儿童坟场”。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警告,随着国际舆论日益不利,以色列可能只有“几周”时间击败哈马斯。 两种可能前景。第一种前景就是在人员伤亡和外界压力下,以色列在没有击溃哈马斯的情况下就选择停火撤军。第二种前景是以色列不惜代价,打下加沙。在阿拉伯联军、北约部队或法塔赫都无意接盘的情况下,以色列可能会有如面对阿富汗的美国,驻军则疲于应付骚扰,撤军则可能意味着哈马斯卷土重来。毕竟,哈马斯深刻地扎根于巴勒斯坦承受历史不公之中。作为实体,它可能被削弱,作为意识形态,它难以被摧毁。 1973年,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曾对到访的美国年轻参议员拜登说:“我们以色列人有一个秘密武器。我们没有其他地方可去。”50年后的今天,哈马斯似乎也无处可去。 (作者为现代院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