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世界经济 > 正文
苑春强:美国的“脱钩”牌越打越烂
发表时间:2023-10-08 18:29 来源:国际网
当前,美国正全面发起对华产业链的“打压式”竞争。一是以压制科技发展为“主轴”。二是以出口管制为“大棒”,扩大实体清单,构筑“小院高墙”。三是以共同安全观为“旗帜”。TTC和IPEF两大支柱均将供应链作为核心,施压盟友对华围堵。但美西方对华产供链正处于“脱不动”的边界,美国内外理性看法都认为,强行与中国“脱钩”“断链”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代价高昂。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将中国作为战略对手,以意识形态划线,打造排华产供链“小圈子”。“脱钩”“断链”,已经成为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底色。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近期提出“新华盛顿共识”,将国内经济政策与全球安全战略相嵌套,大肆干预产业政策,无视经济相互依存的现状。西方舆论认为,“新共识”表明美国想要建立一个相对封闭且高度管制的经济体系。

招招相继,步步紧逼。当前,美国正全面发起对华产业链的“打压式”竞争。一是以压制科技发展为“主轴”。美特殊竞争力项目主席埃里克·施密特称,美要从源头影响全球产供链,并主导国际规则。二是以出口管制为“大棒”,扩大实体清单,构筑“小院高墙”。三是以共同安全观为“旗帜”。“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和“印太经济框架”(IPEF)两大支柱均将供应链作为核心,施压盟友对华围堵。

“脱钩”影响,隐隐浮现

美国拉拢盟友对华“脱钩”是长期战略,一些国家把中国当成产业链竞争对手,也希望借机分一杯羹。

原产供链布局已被搅乱。美国将产供链政策政治化,冲击了基于成本效率的传统体系,驱动半导体等产供链非正常“重构”。据英国《经济学人》统计,2022年美国从亚洲14个区域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1%,但中国所占比重从2013年70%逐步下降到2022年50.7%,由越南、印度等组成的“亚洲替代供应链”则明显上升。

中美重塑经济关系。美国政府宁可牺牲眼前利益,也要精准、缓慢对华“脱钩”。在此操作下,中美相互依赖程度正逐渐下降。据美统计,中国在美进口排名已从多年首位降到墨、加之后。“科技-产业”合作模式根本性转变。多年来,美国专注发明创新,中国胜在生产和市场规模。美企业在华所获利润投入新研发,同时确保中国适从美科技路径。当前美国对华管制紧咬不松口,意味着其战略目标已经从“领先于中国”,转为不许中国“跟跑”。

“脱钩”效果如何看?抽刀断水水更流

当前,美西方对华产供链正处于“脱不动”的边界。美国内外理性看法都认为,强行与中国“脱钩”“断链”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代价高昂。

一方面,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处于全球产供链“超级节点”,完整配套能力无可替代。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强行扭曲贸易产业政策,正遭遇理念“反思”、盟友“反弹”、市场“反噬”。

剪不断,理还乱。美国现已陷入理念悖论。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认为,美产业政策的根基“自给自足论”“补贴有效论”“创造就业论”都站不住脚。欧洲智库认为,美制造业衰落是自身原因,不应归咎于中国。

美国内业界反对声高。美政府管制范围不断扩大,意味着美企业与全球最大市场渐趋隔离,而在国内重建产业链的成本奇高。今年7月,英特尔、高通等三家半导体巨头向美政府呼吁对中国市场松绑,否则美产品无市场、利润无保障、研发无来源、建厂无意义。

“近岸”“友岸”回流难达预期。美制造业占GDP比重已从1953年28.1%的峰值下降到2021年11%。仅从半导体产供链看,美难以摆脱成本、人才和上下游配套劣势,补贴条件又极为苛刻。此外,美“友岸”伙伴也不给力。如印度虽有替代“中国制造”的雄心,但产业聚集度不够,营商环境不佳,让外企大呼失望。近期美推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被外界认为又是一幅纸上谈兵的“空中楼阁”。

思而后能定。为美“站队”要付出代价,这让越来越多盟友回过味来。美“补贴”“回流”政策只能吸引存量重组,意识形态背后是毫不含糊的利益抢夺。德国基尔经济研究所认为,“美国制造”压缩了欧企业空间,美还通过税收优惠“诱拉”德优质企业。

发展大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从耶伦、雷蒙多访华,到拜登在联合国大会发言,美国不再直接讲“脱钩”,而是遮遮掩掩地提出“去风险化”,但是其政策一点都没放松。然而,全世界都看得明白,美国渲染的所谓“中国经济风险”,在哪里呢?

市场最有说服力。野村证券称,“目前没有特别理由认为中国市场存在特别风险”,国外企业界也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近期荷兰阿斯麦总裁表态,将继续对华供货;美国特斯拉、欧洲空客等公司加大对华投资,用“脚”为中国投下“信任票”。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自由贸易的底层逻辑,就是通过各自发挥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当前,中国产业升级正带动区域产供链加深重构。如中国向东盟出口更多中间品,再加工成最终产品。在这种“产在RCEP,销往世界”模式推动下,东亚产供链将整体“变强”“变粗”,全球制造业重心将加速东移。

行胜于言。中国愿意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总条目增加了20%,中国就是以这样的实际行动,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做国际新秩序的建设者,做“急则可相依”的好伙伴。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到一个情境:凡是对中国友善、与中国合作的国家,都会发展起来,都会发展的更好。

(作者为现代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文章转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