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非传统安全 > 能源 > 正文
魏敏:中东能源转型背后隐藏域外大国较量,中国面临四大挑战
发表时间:2023-09-19 23:18 来源:国际网
中东地区的能源转型不仅事关本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事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来看,中东国家经济仍大多依赖油气收入,能源转型步伐较慢,新能源技术装备大量依赖西方进口。中国与中东国家在能源转型合作方面则面临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未来中国应创新同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模式,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将合作重点从贸易为主转向投资和基建并重。

能源转型是中东国家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东国家经济社会正在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中东能源转型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关系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地区国家和域外大国面对国际能源的新一轮转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博弈,角逐世界能源产业主导权。

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根据目前中东国家公布的能源转型计划,到2030年,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不含水力发电)总发电能力将超过192吉瓦,为当前水平的17倍,其中太阳能发电所占比例将达42%以上,风能约占35%。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中东国家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而且将为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当前,由中国企业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正在成为海湾国家电网或北非电力走廊的一部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一个能源安全共同体正在形成。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已经从最初的一般贸易,逐步发展为技术合作和双向投资,向纵深发展。然而,尽管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中国与中东国家在能源转型合作方面仍面临诸多因素挑战。

首先,中东国家对能源转型急迫性的认识和能源补贴制度阻碍能源体系转型合作进程。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油气收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补贴在内的福利制度,油气和电力价格低廉。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则难以直接获得政府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水电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在定价方面缺乏竞争力,导致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合作进展缓慢。

其次,中东地区新能源使用占比仍然偏低,对新能源技术方面的需求仍需激发。中东地区只有1%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情况稍好一些的国家包括:约旦9%、也门5%、以色列3%、阿联酋3%;而相对落后的国家中,伊拉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在全部发电量中的占比仅为0.1%,沙特0.2%,伊朗也只有0.4%。

第三,在有限的能源转型技术需求中,尤其在太阳能、风能、电力存储、氢能源等方面,中东国家几乎完全依赖西方进口设备和零部件。中国企业与技术尚难以大规模进入中东能源转型市场。

第四,数字化成为中国与中东清洁能源转型合作的新挑战。在中东能源转型的特有背景下,数字价值创造、数据集成以及平台赋能已经成为传统油气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传统油气产业的数字化成为转型关键领域。从实践来看,中东能源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中国和中东国家必须面对全球知名油气公司的竞争。

在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引领下,中国与大多数中东国家积极响应“21世纪后半叶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并先后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继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将能源安全共同行动列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行动之一,为中国与中东能源转型合作开创了广阔前景。

能源安全共同行动,即中方愿同阿方共建中阿清洁能源合作中心,支持中国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拉伯国家参与总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阿联酋作为中东首个宣布碳中和时间表的国家,承诺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23.5%。此外,巴林、以色列、阿曼、约旦、沙特、土耳其、摩洛哥等国也相继对减排目标和时间作出承诺。

在传统能源领域,中国与中东国家深入推进合作模式升级,形成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全产业链合作。双方合作建设了阿布扎比陆上石油勘探区块和延布炼厂等一系列旗舰项目。在能源转型与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上,中国和中东国家不断探索新的能源转型合作机制,合作重点从原有的一般贸易为主,转向以投资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的合作模式,为清洁能源数字化和电网建设的投资创造市场。

中东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量表现最差的地区之一。2019年,中东可再生能源增量仅占地区总发电能力增量的26%,而在其他地区,可再生能源增量几乎要高出三倍。因此,中东的能源转型拥有巨大潜力,也将迎来太阳能发电、风电的高速发展期。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在中东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中国在风电和光伏发电领域掌握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建成了规模庞大的输电网络,并已经成为中东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将为整个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作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文章转自“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