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研究成果 > 国际形势 > 正文
吴冰冰:中东地区的“变”与“不变”
发表时间:2023-07-21 19:29 来源:国际网
目前中美俄三国都调整了中东政策,寻求与中东国家关系进一步深化。美不再寻求对地区全方位控制,但力争在地区影响力上超过中俄。同时,中东地缘战略格局没发生根本变化,地缘战略竞争没有因“和解潮”而消除。但中东国家经济领域涌现积极动向,为中国进一步发展与其关系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近几年,中东地区形势“变”与“不变”相互交织。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中美俄三国都调整了其中东政策。

三大显著变化

变化一: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变化。在美国的全球布局里,“印太”、中东和欧洲三个地区是联动关系,无底线的收缩和退出中东对美全球布局是不利的,所以其在中东的战略收缩是有底线的。若退出中东地区,美国将失去“印太”与欧洲之间的连接,所以它的底线就是在中东要保持基本的存在。2021年8月,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是其中东战略收缩的极限。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方向,就是减少在中东投入的同时,要保持在中东的存在;既要把主要精力转到“印太”和东欧,又不能失去对中东的影响力。因此,美国的思路从以前的“控”变成现在的“争”,以前是付出极高成本来保持对中东的全面控制,现在则以低成本、高收益为目标来争夺中东。只要在中东地区能够比中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影响力更大就可以了,美国不再寻求对中东全局性、全方位控制。在过去30年里,美国在中东地区打了三场大战——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自小布什政府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国在阿富汗投入超过一万亿美元。2023年4月13日,在撒马尔罕中俄巴伊四国外长阿富汗问题第二次非正式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指出,美国从阿富汗撤出,“战术上似狼狈不堪,战略上系精心谋划”。美国目前很难在中东再搞大规模的地面战争。而美国中东政策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通过“非军事化手段”维持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美推行中东政策一旦施以“军事化手段”,必然是高投入、高成本,要降低投入必须采取“非军事化手段”,同时要“去阵营化”,就是不能再严格地选边站,要留一点弹性。

变化二:俄罗斯调整中东政策。乌克兰危机升级后,俄罗斯外交政策出现了“向东看”的态势,外交重点转向中东和亚太。俄罗斯有意加速推进“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复兴,这条通道通过中亚和高加索,经过伊朗连接南亚。中东在俄罗斯外交全球布局中的地位有很大提升。在俄中东外交中,土耳其和伊朗处于优先地位,这两国关乎乌克兰危机走势和俄外交全局。

变化三: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进一步深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东被视为中国周边的延伸或大周边。在2022年12月9日中国与沙特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双方强调应继续将中沙关系置于各自对外关系中的优先位置”。中东在中国外交布局中的位置显著提升。相应地,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中国对中东问题的立场是总体超脱、适度参与。中国于2019年提出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此后倡议搭建海湾安全对话平台和提出解决巴以问题的主张,对中东安全问题主动参与、积极塑造。中东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以及“全球文明倡议”,将安全与发展紧密结合,而不是将二者相互割裂。2022年12月,中阿、中海、中沙“三环”峰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2023年2月,伊朗总统莱希访华。2023年3月,伊朗和沙特在北京达成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中东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亮点。

地缘战略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三个权力中心依然存在:伊朗及其盟友体系,土耳其、卡塔尔对伊斯兰主义运动的支持,以及以色列、阿联酋依托《亚伯拉罕协议》和I2U2(美国、印度、以色列和阿联酋组建的四方组织)形成的阵营。目前来看这种权力格局还没有被打破。今年5月土耳其总统选举前,有分析认为土政局可能会发生巨变,进而会改变中东战略格局。但随着埃尔多安获得连任,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中东目前的地缘战略格局决定了有些基本要素依然存在:第一,巴勒斯坦问题没有边缘化。一直有声音认为巴勒斯坦问题已经边缘化。事实上,在中东地缘战略竞争中,该问题一直是核心要素。随着极右翼政治势力在以色列政坛影响力的上升,巴勒斯坦问题在中东地缘战略竞争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第二,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竞争依然存在,并没有因“和解潮”而消除。叙利亚虽回归阿盟,但其部分领土仍被外国占领,国家仍处于分裂状态;利比亚国内东西竞争依然存在;也门局势平缓目前只是暂时状态。这些地区热点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而高加索正在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纳卡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伊朗和阿塞拜疆之间紧张局势升级,也就是说,中东与周边地区的跨区联动加强。从这个角度讲,中东的地缘战略竞争形势依然严峻。

第三,对中东地区伊斯兰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还需要冷静观察。在土耳其,埃尔多安赢得总统选举,正义与发展党和在野党民族行动党等政党组成的“人民联盟”在土议会选举中胜出;伊朗在整个地区保持影响力;穆兄会在转型。这些问题都是结构性因素,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变化。

中东国家经济领域涌现新动向

伊朗总统莱希上台后提出了“亚洲优先”的外交理念,与前任总统鲁哈尼将伊核谈判置于优先位置的外交政策有明显不同。莱希今年2月在北京大学发表公开演讲时,明确提出“亚洲一体化”的理念,认为在安全和经济两个层面,亚洲的重要性日益超越欧洲。沙特在2022年形成了国家发展新战略,提出了经济多元化发展新理念,以工业化和供应链建设来推进经济发展。这种新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影响。阿联酋全力打造全球性新技术转让中心、供应链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三个国家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它们出现的新变化,为中国进一步发展与其关系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文章转自世界知识期刊)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