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曹世功:新形势下中朝关系走向何方?
发表时间:2016-08-01 14:06 来源:国际网
既然不存在中朝恢复同盟的可能性,而且韩国也不会愚蠢地采取支持结成“美日韩三角同盟”的“自杀式选择”,那么,那种认为东北亚将要出现“中朝俄”与“美韩日”对抗格局和“冷战时代回归”的看法,貌似尖锐、新颖,实则完全不符合实际,无助于正确判断国际局势。此外还可以预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从国际防扩散、半岛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将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半岛无核化,不折不扣地履行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将继续坚持坚定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正确方针。

一个时期来,中朝关系由较长时期的僵冷和沉闷,逐步转为改善和活跃,世界广为瞩目。中朝关系的新变化主要体现为双方高层互动加快,为两国关系转暖和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和金正恩委员长在朝鲜党的“七大”、中国建党95周年以及中朝友好互助合作条约签署55周年之际均互致贺电,习主席还会见来华通报“七大”情况、转达金正恩口信的朝党国际部部长李洙墉,给予特殊礼遇,双方一致强调高度重视中朝传统友好关系,要为继续发展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努力。中朝积极拉近关系的意向十分明确而坚定。

国际社会对中朝改善关系反响强烈,议论纷纭,其中不乏正确的理解和判断,但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误解、揣测和担忧,当然也有恶意曲解和攻击。中朝改善关系意欲何为?两国将重温“同盟”旧梦?中国将改变无核化立场?对这些重大问题不能回避。

一、中朝积极改善关系的动因何在

笔者认为,近期中朝关系的松动、改善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由双方基本政策和形势变化决定的。

从政策层面看,中朝友好是双方既定的国策,虽然两国关系出现曲折、波动,陷入不协调和冷淡的低谷,但这些主要起因于无核化等具体问题的分歧;双方对“维持、发展中朝关系是两国共同的宝贵资产”的认识根深蒂固,基本政策没有改变,改善关系既顺理成章,也有深厚基础。

从形势角度看,中朝关系长时间处于于低谷,导致半岛战略失衡的危险逐步增大,对双方利益构成威胁,修补、发展关系符合双方利益,势在必然。

美国为遏制中国崛起,加紧推进“再平衡战略”,蓄意制造和推动南海、东海、台海危机,有可能出现“三海联动”的危急态势,中国的战略压力空前加重,如果半岛局势再稳不住,中国的安全和战略处境将更加不利。

朝鲜因核问题遭到联合国高强度制裁,国际孤立加深,特别是美韩力推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逼政策,剑指朝鲜政权和体制,特别是不断强化在半岛的战略资产,甚至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对朝实施先发打击的可能性,朝鲜的危机感空前上升。

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激发了中朝改善、发展关系的动力。双方目标虽不尽相同,但在共同利益上有契合点。中国追求的是对半岛局势的掌控力,防战、避乱,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朝鲜则是利用中国因素打破制裁、孤立的不利处境,谋求政治、安全、外交等综合利益。保和平、图稳定、求发展,是两国利益的共同分母。

二、中朝能否回归冷战时代的“同盟”

笔者认为,尽管中朝将积极改善、发展关系,但不会向冷战时代回归,那种认为中朝可能恢复同盟关系的看法是严重误判和杞人忧天。

基本理由是: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结盟不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选项。因为历史经验证明,结盟不是维护和平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有效政策,同时,同盟关系也很难靠得住。目前,国内学术界有人积极主张实行结盟政策,但还看不到可能被采纳的任何迹象。

从对朝关系来看,中国选择的不是同盟路线,而是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据披露,1991年10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金日成时明确指出,“我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什么同盟啊,牢不可破呀,历史证明不可靠。”实际上,中韩建交、中国反对朝鲜拥核等重大决断和举措证明,中国对朝外交已经摆脱意识形态划线,摈斥了同盟导向。

笔者理解,所谓“中朝正常国家关系”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改变冷战时期“以阵营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引下,“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也就是习近平主席指出的,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友好合作。

中朝友好合作不是一方施舍、大包大揽、有求必应的单行线,而是完全平等、互惠互利;不是不讲原则、不论是非、姑息迁就,而是坚持原则、是非分明。以维护大局为导向,该支持的积极支持,该反对的坚决反对,以真诚建友谊,以斗争求团结。中国在推进中朝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坚持无核化立场,支持和参与安理会对朝制裁决议,展现了新时期两国关系的新特点。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坚定地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针发展同朝鲜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当前,地区安全形势尽管出现一些不利变化和挑战,但中国有足够能力和手段从容应对,不可能慌不择路,轻易改变既定的基本外交战略。

习近平主席在中朝条约签订55周年致金正恩的贺电中指出,“中朝在条约原则和精神指引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今后推进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加强战略沟通,促进交流合作”,从中丝毫找不到“恢复同盟关系”的影子。

应该强调,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中朝两国在这一点上具有共同利益;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双方“加强战略沟通,促进交流合作”完全正当,势在必行,这与恢复同盟关系毫无关系。

中朝条约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一纸条约不能与同盟关系划等号。中朝条约是历史形成的,凡是历史形成的东西,也必须历史地对待和处理;当必要的条件具备时,它将不可避免地退出历史舞台。

当前,废除中朝合作条约的条件还远不具备,条约的原则和精神依然具有生命力。尽管中朝不是同盟关系,当半岛“生战”“生乱”,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时,中国不会坐视不管。

既然不存在中朝恢复同盟的可能性,而且需要强调的是,韩国也不会愚蠢地采取支持结成“美日韩三角同盟”的“自杀式选择”,那么,在东北亚重现冷战时代“中朝俄”与“美韩日”所谓“南北三角对立”版图的主张就站不住脚。那种认为东北亚将要出现“中朝俄”与“美韩日”对抗格局和“冷战时代回归”的看法,貌似尖锐、新颖,实则完全不符合实际,无助于正确判断国际局势。

三、中国能否因个别事案改变无核化立场

应当承认,中国社会和学术界一直存在同情、支持朝鲜拥核的主张。由于美国借“三海”问题加强对中国遏制以及韩美决定部署萨德,国内的安全忧虑和激愤情绪陡然上升,以“放松对朝制裁”甚至“支持朝鲜拥核”进行反制的声音随之高涨。

韩国部署萨德带来打破地区战略均衡的结果,严重危害中国安全,损害中韩互信,破坏来之不易的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此绝不可能听之任之,毫无作为,韩国对此不能抱任何幻想。舆情的突出变化,反映了民众对部署萨德的严重忧虑,值得引起韩国高度重视,韩国政府应当迅速警醒,深刻反思,果断纠正其严重战略错误。

另一方面,也必须回答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中国政府会顺应舆情改变半岛无核化立场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半岛无核化符合中国基本利益,是中国半岛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

制定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安全,半岛无核化方针正是从这一根本立场出发而确定的。中国的基本判断是,只要朝鲜拥核,半岛就难以排除“生战”、“生乱”的可能性,中国周边和本地区就不可能有和平安宁。对中国来说,朝鲜拥核威胁国际核不扩散,严重危害本地区及中国周边安全,半岛无核化绝非可有可无,也绝非权宜之计。中国为推进半岛无核化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了长期不懈努力,岂能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轻言改变和放弃?在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中国政府不会失去清醒犯情绪化的错误,更不可能被“民粹主义”所绑架。

其次,从利弊得失的权衡来看,放弃半岛无核化对中国损害极大。

毫无疑义,加强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对中国十分重要,但是,中朝两国已是正常国家关系,政治理念和发展道路存在差异,利益目标和行事方式差别很大,朝鲜历来坚持“自主”,主张通过拉近同朝鲜关系,牵制美国霸权和韩美部署萨德,这一想法本身就不靠谱。

美国强化对中国战略遏制及韩美部署萨德,朝鲜坚持发展核武力,都严重威胁和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但二者既有关联,也各有各的账,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顾此失彼。用削弱甚至放弃无核化的办法反制美韩,最终不但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反而会蒙受更大伤害。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放弃半岛无核化,那就意味着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发生颠覆性变化,由此必将产生全局性震动,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危害。

一是丧失信誉,缺乏担当,自损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二是彻底堵住半岛无核化进程,埋下“生战”、“生乱”的祸根。三是恶化同韩国的双边关系,致使多年积累的外交成果付之东流。四是为美国攻击、打压中国提供了口实,美将借机大举增强在东北亚的对华遏制力量。五是推动美日韩合作和主张美国构建“亚洲小北约”的野心,极大恶化中国的安全环境。

显然,这些后果无论哪一条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都十分严重,必须尽力避免。

可以预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从国际防扩散、半岛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将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半岛无核化,不折不扣地履行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将继续坚持坚定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正确方针。同时,中国也有足够的自信、能力和耐心,有效应对美国战略遏制和部署萨德问题带来的复杂变局。

(作者为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委员)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