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热点聚焦 > 正文
孙兴杰:小国政治家 操盘大外交
发表时间:2015-03-23 17:46 来源:国际网
李光耀,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名片,也是这个国家在国际上最大的资产,他身为小国政治家,却操盘了大外交,这也是新加坡走向成功的推手,顺应天下大势者,才可以游刃有余。尽管于大国而言,李式外交有时也难免会引起不快,甚至有小国“玩弄”大国的剧目。毕竟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大国的,小国也有生存的意志和智慧,而李光耀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成为彼此对立的大国的朋友,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在李光耀之后,不唯新加坡少了“国父”,这个世界也少了一个智者。

亨利·基辛格被认为是近五十年来美国最著名的国务卿,而基辛格则说,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对他的启发最大。新加坡这么一个城市国家在独立之后没有变成周边强邻的附庸,反倒脱颖而出,成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李光耀,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名片,也是这个国家在国际上最大的资产,他身为小国政治家,却操盘了大外交,这也是新加坡走向成功的推手,顺应天下大势者,才可以游刃有余。李光耀不但为新加坡的外交把脉,也会给世界提供建议,每次到访华盛顿,都会有人排队等着见他,听他的高见。

把控大势之人

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赞扬李光耀能够透过宣传的迷雾,准确地阐述我们时代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也是基辛格所看重的“非凡思维”。不错,以新加坡的国力,即便是现在的国力,它都无法参与到大国政治的游戏之中,但是李光耀却成功进入大国政治家的朋友圈,而且被认为是良师益友,如果没有过人的洞察力,无论李光耀还是新加坡都不可能获得如此之多的关注,更不用说撬动国际格局了。

李光耀深受英国传统的影响,深得英国“均势外交”的真谛,他信奉马基雅维利的学说,对力量格局的变动保持着狐狸一样的敏感。在中美之间,新加坡并不想选边站,而是要左右逢源,最近,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也发表类似的观点,非常得乃父之风。将美国引入到东南亚之中,保持大国之间的平衡,尤其是中国与美日的平衡,李光耀预测中国的实力将超过美日,至少在东亚是如此。保持大国平衡,小国才会安全,1976年李光耀首度访华的时候就说,中国越强大对新加坡越有利,中国同美国、苏联力量越平衡,新加坡就越安全。

推行均势外交的前提是要对意识形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因情感而阻碍了力量的调整。1968年的时候,李光耀跟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提建议,跟中国搞好关系,接触50年代杜勒斯在台湾海峡人为划定的边界,争取中国制衡苏联。

众所周知,尼克松也是个现实主义者,打开与中国的关系也是尼克松所向,李光耀与他想到一起去了。一个小国的政治家,所思考的却是全球的大棋局,用《孙子兵法》里面的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李光耀身处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却有直升机一般的视野和思维。

均势外交需要对外来有洞察力,1975年的时候,李光耀就对英国人说,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主宰力量,东南亚至于中国犹如加勒比海国家之于美国或东欧之于苏联。他判断的一个依据就是,中国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就会在观念上改变,要求更好的生活,当中国也改革开放,这个国家会迸发出巨大力量。中国的确在21世纪的今天崛起,但中国的崛起也意味着均势格局要重新洗牌,由此也可以理解,新加坡为什么会对中国的崛起保持一定的戒心。当然,李光耀也认定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而新加坡加强与美国的防务合作,作为TPP的成员国,无不体现了李光耀的均势外交思维。

真正的高手不仅要洞察大势,也要参与其中。新加坡直到印尼与中国建交之后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李光耀从70年代开始就扮演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的角色。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投票中,新加坡投了赞成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不少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加坡则基于东南亚的复杂形势而暂缓与中建交。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李光耀提前布局,两国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确,李光耀因对中国比较了解而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的窗口,若仅局限于此,李光耀恐怕不会得到如此之多的政界名流的高度肯定,基辛格也认为,李光耀对亚太局势有很好的把握。

撬动世界的杠杆

新加坡虽然只是一个城市国家,但是李光耀却坚持认为新加坡必须是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从创新能力、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来看,新加坡并不是小国。事实上,新加坡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大国政治的权力结构之中,新加坡不仅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也是亚洲多边安全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的承办地。1990年李光耀卸任,但是他所奠定的新加坡的外交传统依然继续着。

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模式是无法轻易复制的,我认为这是我做出的最大贡献,也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事实并非如此,新加坡的成功已经成为“模式”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但新加坡却提供了城市治理的典范,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城市能够达到新加坡的治理水平,那这个国家就没有理由不崛起。

每年都有不少国家的官员前往新加坡观摩与学习,包括中国与印度这样的巨型国家。中国在经历三十年快速增长之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越南、缅甸等国家转移,东亚国家不断地重演新加坡当年的历史经验。印度莫迪政府上台之后,也在着力于提高本国的行政效率,模仿东亚模式。李光耀说,“21世纪,人们将见证亚洲恢复其世界地位。”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的大势,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能否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对于这样的问题,从不同的立场或者理论预设出发,会有不同的预期。李光耀本人一直强调对理论不感兴趣,他愿意选择可行的方案,并做好替代性的方案。李光耀认为,中国会不断发展,但中国不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更重要的是美国衰落论只是一种假说,21世纪,美国在军事、科技方面的优势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超越的。李光耀的观点为中美两国领导人所重视,尤其是两国关系比较微妙的时候,都希望李光耀能够提供”药方“,耄耋之年的智慧成为撬动世界的支点。

李光耀认为中国不会成为西方俱乐部的荣誉会员,但中国需要法治来捍卫经济发展,中国目前推进的“四个全面”似乎又印证着李光耀的洞察力。而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新加坡也是乐见其成,李光耀就建议美国不要过度关注中东,而希望在东亚平衡中国。笔者曾遇到一位新加坡的学者,坚持认为新加坡帮助美国平衡中国是天经地义,足见李光耀的外交思想何其流行。

李光耀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赢得了世界声誉,形塑了新加坡的外交,也使这个小国举世瞩目。当我们对新加坡的成功习以为常之后,可能不会觉得李光耀的做法有什么异常之处。环顾世界,能与新加坡媲美的国家寥寥无几,尤其是这个国家的淡水还需要进口。小国生存不易,发展更难,李光耀一直心存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在大国博弈形成的空隙中赢取未来,小国大外交的真谛在此。

于大国而言,李光耀式的外交有时候也难免会引起不快,甚至有小国“玩弄”大国的剧目。毕竟这个世界并不仅仅是大国的,小国也有生存的意志和智慧,而李光耀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成为彼此对立的大国的朋友,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在李光耀之后,不唯新加坡少了“国父”,这个世界也少了一个智者。

(作者为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际关系史博士,文章转自澎湃)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086-10-85323218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11号楼1单元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