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欧亚 > 正文
中国大外交着力于创新
陈向阳
发表时间:2013-09-17 13:04 来源:国际网
环顾中国周边,中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各国对华友善实属难得,这一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与精心呵护。习主席首次亮相G20、首次出访中亚拓展了中国周边战略的西部陆上空间,体现了中国对经略欧亚大陆的日益重视。

9月3-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并于9月5至6日、9月13日分别出席在俄圣彼得堡举行的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在吉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这是习主席首次亮相G20、首次出访中亚、首次出席上合组织峰会,不仅成果丰富,而且进一步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一、首次亮相G20峰会,从容应对世界经济增长新变局,引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适值世界经济面临新的复杂挑战的关键时刻,习主席首次参加以增长和就业为主题的G20第八次峰会,阐明“稳增长”、“调结构”的中国经济真相,为新兴经济体呐喊加油,为世界经济健康复苏输送“正能量”,赢得了全球经济治理博弈的战略主动权。

此次峰会时机特殊,背景复杂。就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周年之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力量对比“新升老降”的大势出现了暂时性回调。西方发达国家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其病态经济持续输血,竭力抢占新科技与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自身改革并加强彼此间的大联合,美国领衔力推“跨两洋”经贸大战略,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性颓势有所改观。反观新兴经济体,不少受到美联储即将“退出”量宽的严重拖累,加之自身经济改革滞后与经济结构单一,以至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本外流、本币贬值、金融市场震荡、增长显著放缓、通胀上升等被动局面。新兴国家近年来高歌猛进的势头不再,而发达国家则触底反弹,国际战略格局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为“老升新降”,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两大“集群”的消长博弈进入新阶段。

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习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了《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阐述“中国主张”,宣介“中国经验”,分享“中国机遇”,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引领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发展潮流。

首先,指明了实现世界经济健康增长的“三点要求”,强调应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创新”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各国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与增强经济竞争力;“增长联动”是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要求,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利益融合”是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需要。各国要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

其次,提出了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三条路径”,强调G20各成员应“建设更加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各主要经济体要首先办好自己的事,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要用社会政策“托底”经济政策;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不搞排他性贸易标准、规则、体系,避免造成全球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正当美国在WTO之外另起炉灶、推行“跨两洋”经贸战略并拉帮结派之际,习主席讲话可谓有的放矢;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使之更加公平公正。抓紧落实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制定反映各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权重的新份额公式,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改革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组成。

再次,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外界对中国经济放缓的质疑误读,客观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经济稳健大势与改革前景。习主席强调“中国采取的经济政策既对中国经济负责,也对世界经济负责。”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地方政府债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可控,中国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速降下来一些,并正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研究。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

此外,习主席还利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之际,力促彼此经济合作与战略协调,以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与国际安全新挑战,共同破解新兴大国“成长烦恼”与“崛起瓶颈”。

习主席首次与会G20成效明显,展望未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深刻调整,中国将统筹内外,适时加快改革,对外借重新兴大国与协调西方大国并举,确保国际战略博弈持续主动权。

二、首次出访中亚并出席上合峰会,倡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创周边战略新局面。

习主席首次出访土、哈、乌、吉等中亚四国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就提出了中国与各国互利合作的战略新构想,为上合组织更上层楼指明方向,有力推进了中国的“西向外交”与“西进战略”,进一步巩固与夯实了中国和平发展的西部地缘依托带。

放眼当今世界,中亚既面临更趋复杂的挑战,也存在新的机遇。

挑战来自两个层面:在全球层面,随着世界地缘经济与政治重心东移亚太,中亚在与周边其他“板块”的经济发展竞争中相形滞后,而以叙利亚危机为首的中东北非乱局持续不断且对外蔓延,致使中亚稳定面临挑战;在地区层面,随着2014年“撤军大限”临近,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纷纷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美为“转向”亚太迫不及待甩掉阿富汗战争包袱,乃至扔下乱摊子不管,阿战乱与国际恐怖组织“外溢”风险上升,中亚和平与安全面临挑战。

机遇主要来自“中国因素”,西部方向在中国周边战略中的地位上升,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正在加速,中国的地缘与对外经济战略加快“西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扎实推进,中国经济对中亚的拉动作用更突出,“中国道路”对中亚的示范效应更明显。

正是在此新形势下,习主席将西汉大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的战略创举发扬光大,就新时期中国的中亚外交与战略提出新思想与新倡议,并得到了中亚各国的积极响应。习主席于9月7日在哈发表《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的中亚战略。

首先,提出了中亚政策的“四个要”:一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二要坚定相互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三要大力加强务实合作,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四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

其次,就开拓欧亚经济大合作提出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路”大厦支柱有五:一,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二,加强道路联通。中国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三,加强贸易畅通。各方应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四,加强货币流通。各国可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环顾中国周边,中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各国对华友善实属难得,这一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与精心呵护。习主席此访拓展了中国周边战略的西部陆上空间,体现了中国对经略欧亚大陆的日益重视。历史上,开拓中亚曾帮助催生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西汉,而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当代中国将弘扬中华战略文化的优良传统,光大“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的务实政策,通过复兴“丝绸之路”与经营周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