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言论 > 中国周边 > 东北亚 > 正文
孙兴杰:拦不住朝鲜玩火,怪中国?
发表时间:2016-02-05 18:18 来源:国际网
因为失焦,制裁才不能阻止朝鲜,更不用说“规训”朝鲜了,朝鲜从而获得了在大国政治夹缝中左奔右突的机会。而核武器的开发则挑战了东北亚脆弱的形势,在一系列的纷争之中,朝鲜已经处于缺位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朝鲜的失败。朝鲜核武的开发也暴露了东北亚安全面临的尖锐问题,即这一地区却少机制化的安全安排,借着六方会谈,东北亚有可能形成一种共识,进而变成管控危机的机制,但很不幸,这一会谈已经被朝鲜单方面地永久地退出了。目前制裁朝鲜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也不会反对,但制裁并不能实现半岛无核化、半岛和平的目标。无论朝鲜还是美韩都需要放下强硬的立场,共同管控危机。在六方会谈不能恢复的情况下,接受中国的斡旋是最现实的选择。

朝鲜第四次核试验的事情还没有了结,金正恩又放出大招,向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等联合国机构通报将在2月8日到25日之间发射“光明星”地球观测卫星。射星还是射弹,朝鲜与美日韩等国有不同的解释,以发射卫星的名义进行远程导弹的试验,也是朝鲜打造自己的核威慑力的有机构成部分。显然,金正恩已经不再顾及脆弱的国际社会的约束力,朝着核武器大步迈进,这种战争边缘的做法一直贯彻于朝鲜的核武力开发的始终。制裁,对于这个封闭的国家似乎已无效力。制裁,变成国际社会存在的一种“名义”,但是在制裁背后则是东北亚安全局势的急剧恶化,而朝鲜则如温水青蛙一样尚未感知到危险的来临。

朝鲜在一个月之内,先是核试验,且称氢弹试验,后是卫星发射,完全罔顾联合国主导的对朝鲜的约束,暴露了朝鲜的行为还停留在核不扩散规范形成之前,抱持极度自利的狭隘安全观。从1994年朝核危机出现之后,国际社会围绕这一棘手议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双边或多边的谈判都进行过,各种宣言和声明也发表了不少,但是为什么不能阻止发展核武器呢?

根本原因在于,朝鲜将自己的安全系于核武器,由此也造成了以下两种态势:第一,朝鲜的安全比较单一,主要是政权的安全,进一步说就是军事安全,核武器对于朝鲜就有了特殊的意义;第二,朝鲜的自我封闭,使国际社会很难以制裁的形式规训朝鲜,而严厉的经济制裁可能会导致人道主义灾难。但是没有制裁,国际社会也不能放任朝鲜发展核武器。

第三次核试验之后,约束朝鲜已经变成大国的共识,联合国也对朝鲜发射卫星和第三次核试验做出来及时的制裁决议。面对联合国的制裁,朝鲜还是将发展核武器写入了宪法,显然,国际制裁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第四次核试验之后,美国本能性的反应认为,中国对朝政策失败了,将朝鲜核试验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笔者接触的韩国学者也持有此种观点,对中国贯彻联合国决议是存在疑问的。无论韩国还是美国都高估了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中朝关系已经是正常国家关系,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并没有向中国等国家通报,可见,朝鲜的核武发展的确是“自主”的行为。

制裁之所以无效,因为它已经严重失焦:如前所述,朝鲜是少数经济高度封闭的国家,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不可能与伊朗相比,毕竟伊朗是一个“半全球化”的国家。作为制裁朝鲜的国际社会是多元的,各方的意见并不统一,第四次核试验之后,各国的研判并不一样,美国并不承认朝鲜拥有了氢弹,但是韩国对朝鲜的威胁感知却是非常直接的,美韩军事同盟的重要性被推上新的高度,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被部署到韩国。对朝鲜核武的不同感知与判断,造成各国制裁观念的不同,体现在联合国决议中就是各大国的博弈和妥协。

因为失焦,制裁才不能阻止朝鲜,更不用说“规训”朝鲜了,朝鲜从而获得了在大国政治夹缝中左奔右突的机会。而核武器的开发则挑战了东北亚脆弱的形势,在一系列的纷争之中,朝鲜已经处于缺位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朝鲜的失败,即便拥有核武器,依然得不到汲汲以求的大国地位。

东北亚安全的危险现实

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之后,朝鲜半岛的安全形势急转而下,朝韩之间在去年8·25达成的妥协已经变成了废纸,韩国恢复了对朝鲜的高音喇叭宣传。延续了以超强硬对强硬的姿态,韩国不仅不可能停止美韩军演,而且透露出要部署萨德系统的信息。日本更是积极,在朝鲜宣布射星之后,便公开宣布如果火箭经过日本上空,便予以击落。金正恩成功地将美日韩三方撮合到了一起,成为他们共同的安全威胁。

朝鲜核武的开发也暴露了东北亚安全面临的尖锐问题,即这一地区却少机制化的安全安排,美韩、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并没有给这一地区带来安全,相反,在冷战结束之后,东北亚安全更加碎片化,缺乏安全感的朝鲜更加依赖核武器,同样,韩国也更加依赖美国,半岛不折不扣陷入了安全困境之中,核武器与美国之间的对决变成了半岛安全的“潜规则”,朝鲜发展核武器,也是为了获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资本。

借着六方会谈,东北亚有可能形成一种共识,进而变成管控危机的机制,但是很不幸,这一会谈已经被朝鲜单方面地永久地退出了。第四次核试验之后,除朝鲜之外的五方会谈的倡议也被提出来,但是被中国、俄罗斯拒绝了,一个没有朝鲜的五方会谈对于解决朝核问题并无帮助,只不过做实了朝鲜宣传的外部包围圈的断言,进一步增强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国内合法性。

围绕朝核问题,东北亚安全的内里也被逐渐暴露出来:稀薄的信任空气中,核武器挑动着每个国家的神经,权力的现实与威胁的认知并不能完全匹配,从而造成了各种误解。朝鲜核武到底针对谁呢?在这一问题上的判定决定了各个国家的对朝政策,美国及其盟友是被朝鲜直接威胁的,形成对美国的核威慑力也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最重要目标。作为朝鲜的近邻,中国能够感知到朝鲜的核武震荡,每次核试验都会让中朝边境的民众感受到核爆带来的地震波。中朝之间有传统友谊,但是那个时候的友谊是在朝鲜还没有核武的时候形成的。

冷战期间,东北亚被分裂为两大阵营,安全与经济的边界是比较明晰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融入到了东亚经济网络之中。这一重大变革也助推了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经济的分离,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一态势更加明显。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以及朝鲜都是冷战在当代的遗存,冷战的思维在朝鲜核问题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某种程度上,朝核问题阻止了东北亚安全与经济分离的趋势,因朝核问题,韩国更加紧密地绑定在美国的安全体系之下,美日韩之间的军事合作空间就越大,而美日主导的TPP本身就内涵战略目标。

中韩关系在近两年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东北亚地区安全发展的重大变量,但是朝核问题的发酵也揭示了中韩关系的限度,在安全议题上中韩之间还需要更多的沟通与信任。萨德系统的部署问题,因朝核问题而被提上日称,无疑会让东北亚地区在安全问题上出现更加紧张的局势,甚至出现阵营化的态势。

中国穿梭外交的可能性

在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赴朝斡旋之际,朝鲜释放了将发射卫星的信息。有媒体认为,这是打脸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回应,到底打谁的脸,有关国家应该清楚。另外,中国外交部重申,不会容忍家门口生变、生乱,这一表态在当下这个背景下,这句话也有新的含义。半岛生变、生乱的动因不仅仅来自于朝鲜的核试验,还有美韩的军事部署,尤其是美国最精锐的海空军力量进入这一地区。

制裁朝鲜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也不会反对制裁,但是制裁并不能实现半岛无核化、半岛和平的目标。无论朝鲜还是美韩都需要放下强硬的立场,共同管控危机,而不是让对抗螺旋上升,最终陷入难以挽回的冲突境地。

在六方会谈不能恢复的情况下,接受中国的斡旋是最现实的选择。在六方之中,只有中国能够与各方“说上话”,可以充当信息传递人的角色。当然,中国无法阻止各方的强硬对抗,但是这种对抗需要有个底线,那就不要发生军事冲突。从此前各方的表现而言,战争不是选项,包括金正恩也是如此。如果他果真不惧战的话,去年8·25协议就不会达成了。在各方剑拨弩张的时候,也是需要降温的时候了,就坡下驴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中国的穿梭外交就是给各方提供一个比较合适的“坡”,缓解危机,也为中国自身及其周边的安全寻找紧急制动阀。

(作者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文章转自观察者)

责任编辑:王宇
分享到: 
4.55K
频道编辑
  1. 国际网
  2. 网址:
    WWW.CFISNET.COM
  3. 邮箱:
    cfis_abnet@126.com
  4. 电话(传真):
    010-56317675 (56317500)
  5.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旁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