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暴力事件频发从外部原因而言主要是西方转嫁祸水的结果。把“阿拉伯之春”引燃的伊斯兰世界对西方国家的仇恨情绪转嫁中国,是西方国家急切想做的事情,以达到减轻伊斯兰极端主义对西方国家的直接威胁,扰乱中国发展进程,瓦解中国对西方战略压力的目的。 |
西亚北非地区爆发“阿拉伯之春”运动以来,人们看到的中东,再次出现了伊斯兰化浪潮和国际恐怖主义反弹,中东剧变促使“基地”组织策略调整,使其意识形态重获吸引力,并为恐怖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崛起,令美国等西方国家惴惴不安,把“阿拉伯之春”引燃的伊斯兰世界对西方国家的仇恨情绪转嫁中国,是西方国家急切想做的事情,以达到减轻伊斯兰极端主义对西方国家的直接威胁,扰乱中国发展进程,瓦解中国对西方战略压力的目的。 西方转嫁祸水是新疆暴力事件频发的外因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9·11事件之后,伊斯兰世界对西方世界的仇恨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寝食难安;二是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构成了直接的挑战。近年来,我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非法活动、宗教狂热活动、恐怖活动、以及分裂国家的活动屡有发生。 今年6月26日凌晨,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发生暴力恐怖事件,造成24人遇害,另有21名民警和群众受伤;6月28日中午,新疆和田县罕尔日克镇发生一起群体持械聚集闹事事件。今年4月23日新疆喀什巴楚县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造成15名基层民警、社区干部遇害,6名暴徒被击毙。上述事实非常清楚,性质也非常明确,是“2009年7·5事件后、新疆发生的最严重恐怖事件”。 为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东突”恐怖势力与国际恐怖组织不断加强勾联,不仅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也对其他国家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新疆暴力恐怖事件从外部原因而言,主要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把“阿拉伯之春”诱发的伊斯兰世界对西方国家的仇恨情绪转嫁中国的典型事件,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和转嫁祸水的结果。 美国奉行双重标准包藏祸心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美国对待恐怖行为的态度一度很决绝。比如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并于2002年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但随着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进行,美国的反恐态度出现惊天逆转,不仅大搞双重标准,还试图挟持恐怖分子来抹黑他国。 新疆喀什巴楚县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后,美国以“疆独”为噱头大搞“煽风点火”的双重标准。美国官方呼吁中国“公开调查”,对新疆巴楚案表示“严重关切”,敦促中方对这起事件进行彻底、透明的调查,要求中方给维吾尔族人提供全方位保护,不仅包括中国宪法所规定的保护,也包括国际人权承诺,还呼吁中国保护宗教权利。在海外的“疆独”分子和美国官方相呼应,也趁机煽风点火。总部设在华盛顿,“致力于推动维吾尔族人权利的美国维吾尔协会”发表声明称,“由于缺乏细节信息和独立来源以证实中方的消息,外界在看待中国对巴楚暴力事件的定性时要非常慎重”,“中国政府经常对维吾尔人进行恐怖主义指责,但不允许其他机构进行独立核实”。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则指出,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华盛顿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她批评美国在恐怖主义上持“双重标准”,指出美国对中国民族政策的指责是荒谬的。 在国际上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影响和蛊惑下,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是新疆暴力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新疆始终是美国握在手里责难中国施行高压政策的一把利刃。 利用传媒挑拨中国与阿拉伯穆斯林关系 今年4月23日新疆巴楚县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后,一些阿拉伯网站援引西方通讯社歪曲真相的消息发布新闻,引发一些不明真相的阿拉伯网民宗教狂热性的议论。 其中有阿拉伯网民称,“我们要对东突厥斯坦的人民说,你们在我们和真主的心中,真主会帮助你们,在这个世界上,你们是不会被征服的”,“东突厥斯坦的维吾尔人正在遭受最严重的宗教歧视和种族迫害。只有发动一场宗教和信仰的战争,穆斯林才能摆脱灾难”。 上述个别阿拉伯网民的言论自然不能代表广大阿拉伯穆斯林的主流看法,但这些言论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和传媒,误导阿拉伯民众,挑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穆斯林的关系已成为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释放中阿穆斯林友好的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在北京某大学学习的阿拉伯留学生阿比尔先生,在半岛电视台阿拉伯网站上发表看法说:“目前我是在北京一所大学学习的阿拉伯学生,在校内外我与许多中国人打交道,他们并不讨厌穆斯林,他们很尊重穆斯林。我可以举例证明:大学校园里设有专门为穆斯林祈祷用的清真寺,有清真食堂、有专供穆斯林学生的宿舍,而且穆斯林宿舍要比中国学生宿舍好得多。此前,我曾在加拿大大学学习过,那里却没有见到这样好的待遇。同中国人交谈、打交道是很有益的。至于新疆问题,一些来自新疆的朋友与我交谈时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保护,美国就会染指。 另有来自科威特大学政治研究中心的阿拉伯学者穆罕默德?萨利姆在与中国学者接触时,对中阿关系发表看法指出,中国应该加强与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学者层面的沟通;向阿拉伯公众解释中国立场;中国应该主动向西方陈述自己立场的合理性。 鉴于复杂和多元的中东局势以及伊斯兰极端势力崛起,中阿传统友好合作的环境的变化不容乐观,如何警惕和防备西方把伊斯兰极端势力引向中国,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